《国产水下滑翔机“海翼”首次应用于北极科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亮点监测
  • 编译者: liuzh
  • 发布时间:2018-09-19
  •   7月28日,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在“雪龙”号上安排布放我国自主研发的“海翼”号水下滑翔机。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水下滑翔机首次在白令海布放,也是首次应用于中国北极科考。

相关报告
  • 《实时观测海洋科学-德国网络直播波浪滑翔机任务》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zhoubz
    • 发布时间:2017-03-03
    • 据报道自基尔时间2017年2月22日开始可以在网上实时观看德国亥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GEOMAR)的波浪滑翔机任务的直播。目前已建立了“GEOMAR Navigator”门户网站(https://waveglider.geomar.de/navigator),网站不仅给出了路线、速度和过去的历史数据,还有气象资料、波动滑翔机上的传感器收集的附加数据以及各个研究项目的背景资料。 附图:GEOMAR Navigator网站截图 “开发这个平台主要是让波浪滑翔机的负责人在办公室里、家里的沙发或者酒店里就能核对任务参数”。GEOMAR技术转让负责人Warner Brückmann博士补充说:“希望对该任务或者仪器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利用这个网站获取信息”。目前第一个测试任务将针对大西洋东北部的亚热带地区。 GEOMAR现有三个波浪滑翔机。此次直播的是当前两架波浪滑翔机在佛得角群岛附近海底山的任务。两个现役的波浪滑翔机属于德国MARIA S.MERIAN MSM61号考察船。其中一个波浪滑翔机属于GEOMAR,已经几次被用于佛得角海洋观测站(CVOO)附近的海洋测量任务。另一个由不莱梅海洋环境科学中心(MARUM)提供。目前在MARIA S.MERIAN号考察船上执行任务的Leibold说:“对我们而言,这次巡航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测试,它能够检查网站是否有效以及是否易于研究人员操作。” GEOMAR和阿曼(Oman)合作推动了这个网站的开发并为该项目提供了资金。阿曼将很快把波浪滑翔机用于测量近岸海底地下水。该项目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沿海地下区域的地下淡水系统。淡水是生活的关键因素,阿曼的淡水资源匮乏。因此对阿曼而言,这项研究至关重要。 (陈松丛 编译)
  • 《“威海一号”:激光通信将首次应用于海洋遥感领域》

    • 来源专题:光电信息技术
    • 编译者:王靖娴
    • 7月13日,在第九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5所首次发布“威海一号”激光通信载荷项目,助力海洋遥感应用,为空间信息公路挂上“高速档”。 随着海洋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我国对海洋数据大容量、实时性的传输需求不断提升。面向海洋高精度遥感数据实时传输需求,25所与威海市政府、威海市环翠区政府、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结合各方优势,建设威海激光通信先进技术研究院,共同致力于高速激光通信技术发展。 “威海一号”激光通信项目依托高精度瞄准捕获跟踪、海洋大气湍流修正等技术优势,创造性地架起星间、星地高速激光传输“桥梁”,并通过多颗卫星的激光“接力”,实现了大容量海洋遥感数据、渔船检测数据的实时回传。其通信容量可达传统微波方式的上百倍,相当于每秒可传输一部高清电影,成功实现激光通信的应用拓展至海洋遥感与管控领域。 据悉,该产品现已全面完成测试,预计将于今年11月搭载卫星发射,入轨后将实现我国首次对海应用的星间—星地融合高速数据传输试验验证,为我国海洋经济建设、海洋信息获取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