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推进“双碳机场”建设》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4-03
  • 近期,由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准,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开展了“双碳机场”评价认证,分别从制度、行动、绩效3个维度对国内运输机场碳排放管理能力开展有效评估:一星级为基础级,二星级为提升级,三星级为优化级,其中三星级为最高级。日前,在厦门举行的中国机场建设发展大会上,昆明机场获评首批三星级评价机场,西双版纳机场、腾冲机场、临沧机场获评首批二星级评价机场。

    锚定“双碳”目标奋力前行

    作为民航局试点建设的首个绿色机场样板,昆明机场从2012年6月28日转场运营以来,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围绕机场建设运营生命周期轴,依托技术创新和管理驱动,推进实施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运行高效、低碳减排的绿色机场建设,不断提高整体节能水平,在提升电能使用效率、减少燃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消耗、污水净化使用、垃圾无害化处理、提升能耗管控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2018年,昆明机场获得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志运营认证;2020年9月获得云南省“绿色建筑创新奖”。能源管理方面,昆明机场通过构建“能源云”智慧管理平台,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实现能源管理精细化、智能化。通过推进低能耗设备应用,实现每年总体节电率55%以上。同时,还首创“同向区域停放航空器绿色运行模式”,有效解决地面交通冲突和堵点问题,大幅提高机场运行效率,每天减少约13.56吨滑行燃油消耗,全年节省约4949.4吨航空燃油,全年减少约1.56万吨碳排放量。

    西双版纳机场1990年建成通航,共完成了3次改扩建工程,属国家一类口岸,云南省第二个国际机场。目前共有22家航空公司在西双版纳机场运营,开通国际国内航线66条,其中国际航线最高5条,辐射老挝、泰国、柬埔寨3个国家,通航城市56个。长期以来,西双版纳机场贯彻绿色发展、“减排”先行的理念,通过近机位全部安装桥载设备、高杆灯节能改造工程、采用EPSS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技术、机场中水回用工程等,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开展“绿美机场”建设专项行动以来,西双版纳机场飞行区绿化覆盖率达到72.94%,航站区绿地率近50%,机场降碳减排和固碳增汇能力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腾冲机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全面推行减碳行动。一方面聚焦顶层设计和绿美工程,建立健全碳排放和能源管理体系,制定能源、重点用能设备等管控措施,号召全员“向绿而行”。大力营造亲近自然、应景协调的乘机环境,推动机场绿化管养驶入精细化、规范化、长效化管理轨道,机场绿化覆盖率达到70%,“人在景中人亦景”的乘机环境基本形成。另一方面,聚焦绿色建筑,机场国际、国内两座航站楼的设计,在充分融入地方自然特色的基础上,在穹顶、外立面区域多采用玻璃材质,最大限度保证楼内自然采光照明。通过中水回用、安装节能灯具、开展节能降耗行动等方式,有效减少能耗,水电油消耗量连续3年下降。

    作为临沧市绿色生态窗口形象名片,临沧机场紧紧围绕“小型机场、绿色生态机场”的定位,创新工作方式,践行绿色发展,不断发掘节能降碳工作突破点。通过实施能耗精细化管控,加强节能降耗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推进能耗与航班运行量挂钩的动态化能耗管理,切实降低生产运营过程中的水电等能源消耗。通过引进新能源车、太阳能驱鸟设备、太阳能照明路灯等清洁能源设施设备,逐步替代传统耗能设备;投入电力监控系统,融合远程人工监控和自动监控功能,实现对电力设备开关状态及电流电压进行精细化管理。

    擦亮云南民航绿色低碳主色调

    按照《云南省绿美交通三年行动》要求,云南省在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融入绿色低碳、生态和谐的理念,打造一批绿色交通的示范项目。完成昆明、西双版纳、泸沽湖、大理、沧源、弥勒6个绿美机场的设计方案编制,航站楼内打造绿美景观点位76个,场区绿化覆盖率平均达到47.3%。

    基于云南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气候优势,云南各机场具有绿色低碳发展的优秀基因。长期以来,云南机场集团一直秉持“节能低碳、绿色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绿色低碳成果显著:2022年,云南机场集团单位旅客能耗为0.48千克标煤/旅客,远小于民航“十四五”绿色发展专项规划规定的机场单位旅客能耗目标值(0.853千克标煤/旅客)。

    专家介绍,此次云南省获评“双碳机场”的4家机场中,昆明机场代表千万级旅客吞吐量机场、西双版纳机场代表五百万级旅客吞吐量机场、腾冲机场代表百万级旅客吞吐量机场、临沧机场代表中小机场,4家不同运输体量的机场通过“双碳机场”评价认证,将成为全国各机场双碳工作的引领示范。

    云南机场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4家机场将以“双碳机场”评价工作为起点,持续强化碳排放管理基础工作,引导和带动云南机场集团下辖其他机场不断提升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提高碳排放管理综合能力,让绿色低碳成为云南民航主色调。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guonei/2023/04/03/detail_20230403131774.html
相关报告
  • 《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云南省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印发》

    • 来源专题:关键矿产与绿色冶金
    • 编译者: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5-04-17
    • 云南省人民政府近日同意并发布了《云南省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旨在加快全省绿色矿山建设,推动矿业绿色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方案由省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财政厅、市场监督管理局、林业和草原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云南监管局等7个部门联合印发。 方案明确,通过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主建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全面推进云南省绿色矿山建设。到2028年底,全省90%大型矿山和80%中型矿山将达绿色矿山标准。矿山企业需明确工作机构和专责人员,按期完成任务。各地应分类有序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签订建设合同,明确任务、进度和违约责任。剩余储量不足3年的生产矿山需加强管理,做好生态修复工作。 方案强调技术工艺升级、绿色低碳管理、清洁生产措施、污染防治设施管理和矿山环境动态监测。鼓励企业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企地和谐关系。工作步骤分为动员部署阶段(2025年4月-6月)、组织实施阶段(2025年7月-2028年9月)和总结提升阶段(2028年10月-12月)。 州(市)、县(市、区)需组建专责机构,制定细化方案,保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绿色矿山名录实行动态管理,不设市级、县级名录,国家级绿色矿山将从省级名录中推荐。
  • 《云南省双柏县石头村106MW光伏项目并网》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12-27
    • 12月26日上午8时8分,云南省双柏县石头村 106MW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   该项目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是中核汇能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第一个投资自建项目,项目规划装机容量106MW。于2023年7月14日开工,12月26日并网,全容量并网发电后预计实现年均上网电量约1.8亿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4万余吨,相当于增加植树近8万棵,增加造林面积129公顷,具有积极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项目协调难度大、施工困难多。云南公司与地方政府、电网公司及参建单位通力合作、多线并进,聚焦施工安全管理、送出线路建设、对侧间隔改造、主材设备运输、质量监督检查等关键环节,积极克服材料运输、施工环境艰苦,工期紧张等困难。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全力抢抓工期,缩短项目建设时间,确保按时投产并网发电。 该项目的投运为公司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和地方新能源建设注入了新动能。未来,云南公司将认真践行“协同有我、奋进中核”的精神,以协同破藩篱、以协同聚合力、以协同创一流,践行“务实、高效、创新、共赢、清正”的企业文化,持续高效推进其余项目落地,以实际行动践行国家“双碳”目标,履行好央企使命和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