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南极冰盖存在加速融化的风险,地球上90%以上的淡水储存在南极冰盖中,一旦南极冰盖完全融化,将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数十米。作为德国东南极冰盖不稳定性研究计划(EASI计划)(2021-2025年)的一部分,德国地球科学家联盟将利用科考船“Polarstern(极星号)”对南极进行三次探险考察,提高对东南极冰盖-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机制的理解。第一次EASI探险于2022年初在亥姆霍兹极地和海洋研究中心(AWI)的领导下进行。第二次探险于2024年2月1日完成,由德国基尔亥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GEOMAR)主导,第三次探险将由基尔大学牵头。
(1)第二次科考的新发现
第二次科考EASI-2重点关注南极冰消融和系统变化。研究人员表示,2023/2024年初南极普里兹湾呈现出零海冰状态,仅仅普里兹湾的最东南部有结冰现象,这一数据远低于该地区过去四十年平均水平。对海水温度的测量结果表明,该地区海水表面温度远高于海水冰点,仅在较深水层发现低于零下1.8摄氏度的低温层。此外,海底地形图发现了冰期侵蚀地貌,这一新发现对卫星测深海底地形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此次航行,GEOMAR的研究人员收集了大量冰、沉积物和岩石样本,以调查该地区因风化作用导致的微量金属铅和铁含量,通过耦合不同水深海水温度、盐度以及微量金属浓度的变化,试图揭示过去和现在气候变化对南极洋流的影响。
(2)第三次科考重点考察对象和目标
第三次科考EASI-3重点关注南极洲东部过去的冰盖变化。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南极东部冰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知之甚少,尤其是在海洋-大陆边界。关于该地区冰架形态的数据仍然不足。因此,由基尔大学领导的此次巡航将获得新的地质和地球物理数据,深入了解过去冰盖状态,例如,恢复大约三百万到五百万年间冰期南极东部冰盖演化历史。EASI-3将于4月中旬在纳米比亚的沃尔维斯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