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16.6MW!400MW海风项目总承包结果定了》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5-04-07
  • 近日,三峡上海院成功中标莆田平海湾海上风电场DE区总承包项目、中闽能源诏安四都8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及前期相关专题咨询服务项目、中闽北岸400兆瓦渔光互补项目可行性研究及前期专题技术服务项目,中标金额合计8.79亿元。

    其中,莆田平海湾海上风电场DE区项目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平海湾内,场址西距湄洲岛岸线15km以上,中心距离岸线16.5km,场址水深18~27m,场址规划面积约38.8 k㎡;风电场场址拟布置8台上海电气8.5MW风电机组、8台上海电气16.6MW风电机组以及金风科技12台16.6MW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400MW。该项目已入选福建省2025年度省重点项目。

  • 原文来源:https://news.bjx.com.cn/html/20250407/1435556.shtml
相关报告
  • 《华能35MW级风电机组试验机位项目相关施工总承包招标》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5-09-10
    • 9月9日,中国华能电子商务平台发布《华能辽宁分公司营口电厂35MW级 风电机组 试验机位项目主体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项目招标公告》。 公告显示,为了满足深远海大容量风电机组的测试需求,提升我国在风电领域的技术竞争力,在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临港工业园区营口清洁能源高端装备产业园招标方具有使用权的已有建设用地建设35MW级风电机组试验机位项目,构建“全工况测试+智慧认证”的超大容量风电机组一体化测试验证平台,项目具备对单机容量为35兆瓦及以下容量的风电机组进行测试试验。 招标范围:35MW级风电机组试验机位项目分为风电场区和办公区,风电场区包括风机基础、吊装平台及相应的施工辅助工程;办公区包括综合楼、道路、停车场、旗台、附属用房、场平、围墙、室外给排水工程、室外消防工程、电气工程及相应的施工辅助工程施工;投标方负责办理工程相关合规性手续;投标方负责按照 华能集团 公司、东北分公司及清能院要求,完成相应的科技成果。
  • 《中广核烟台招远400MW海上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5-05-29
    • 从中国广核集团(以下简称中广核)获悉,5月27日,中广核烟台招远400兆瓦海上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作为中广核贯彻新发展理念、践行“双碳”战略的创新实践,该项目成功应用自主研发的双面双玻海上光伏组件等一系列创新产品,并形成可复制的海上光伏项目施工成套工艺体系,对我国海上光伏规模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打造海上光伏样板工程,年发电量近7亿千瓦时 中广核烟台招远400兆瓦海上光伏项目位于山东省招远市莱州湾海域,光伏场区距海岸最近距离2公里,最远距离6.2公里,总用海面积512.7公顷,通过16回35千伏集电线路接入220千伏陆上升压站。 “该项目于2023年12月26日开工建设,场区水深8.5米至11米,是山东省首批竞配的十个海上光伏项目场址中水深最深的项目。”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武表示,项目从设计之初即融入全生命周期绿色理念,预计年平均发电量6.94亿千瓦时,等效减少标煤消耗约20.8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3.58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562公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山东省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孟凡志表示,山东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坚持全域统筹、海陆并进,加快推进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全力打造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中广核烟台招远400兆瓦海上光伏全容量并网发电,是山东省能源领域经略海洋、向海图强的又一生动实践,将有效推动区域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对于加快构建多元互补的能源供给体系、助力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具有积极意义。 三大创新应用大展身手,锻造海上光伏“中国方案” 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光明表示,中广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联合产业链攻克海洋环境适配技术,项目团队在光伏组件研发应用、支架单元技术设计以及海上打桩等方面打造三大创新应用,取得显著成效。 海洋环境具有高盐雾、高湿度、高风载、高洋流冲击等特性,对组件的材料防腐、结构特性、系统稳定性等提出较高要求。针对项目环境特性,中广核以开放协作理念联合产业链伙伴研发国内首批适应海洋环境的单晶硅异质结N型双面双玻组件,光电转换效率达22.86%,组件双面率大于85%。通过该组件的研发和应用,中广核取得“纳米全钝化接触晶硅异质结双面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一种海面光伏发电设备表面盐垢清理机构”等7项专利,有力推动了海上光伏组件的技术进步。 在莱州湾的粼粼波光中,76万块海上光伏组件源源不断输送绿色电能。中广核烟台招远400兆瓦海上光伏项目由121个发电单元组成,每个发电单元由6至8套光伏支架单元组成。项目团队采用行业首创的“大跨度螺栓球钢网架+螺旋变径钢管桩”技术方案,打造光伏支撑“超级支架”。单套光伏支架单元可承载装机容量590千瓦,长69.3米,宽37.3米,相当于6个标准篮球场大小,承重约120吨,其承载装机容量以及支架尺寸两个维度均为国内光伏行业之最。此外,通过开展数值风洞模拟、测压风洞试验等设计安全性复核,从设计上保证了支架单元稳定安全。支架螺栓球节点部位均包覆冷缠矿脂带,有效提高了节点密闭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项目现场,覆盖近500公顷海域的蓝色光伏组件舒展至海天相接处,这片“蓝色海洋”下方,4400多根管桩发挥着关键支撑作用。中广核烟台招远400兆瓦海上光伏项目经理付红星透露,该项目研究形成了“多管桩高精度同步定位”等桩基施工工艺,并研发建造了“电建海装001号”新型打桩船,是全国首台(套)海上光伏智能高效打桩装备。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北斗+GPS”双重精准定位方式,实现桩基位置精准度控制在厘米级。配置的波浪补偿系统,能够降低船体晃动幅度,确保船上悬吊的打桩锤位置相对稳定。船体左右舷配备的两台吊机,能够同步开展悬吊打桩,作业半径可覆盖40米。对比传统海上打桩船,沉桩效率提升了5倍,施工成本降低50%以上。此外,基于良好的稳定性,该船还承接了海上光伏区箱变安装、电缆敷设、桥架安装等施工作业,实现了“一船多用”。 构建成套工艺体系,以技术共享推动行业协同发展 “项目建设过程中,中广核秉承‘能在陆上完成的工序,绝不放在海上’的理念,最大限度地将海上施工转为陆上施工。”中广核新能源山东公司董事长姜通海介绍,项目团队创新性提出支架单元陆上流水拼装、码头15度倾角翻转落驳、海上整体运输安装等关键技术方案,并自主研发制造了大跨度支架单元空中翻转装置、同频滑移电动平车、自升式桩顶作业平台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施工装备,全方位保障了支架单元安装的高效性、稳定性与安全性。 值得一提的是,中广核在该项目建设中形成了海上光伏项目施工的成套工艺体系,为全国同类型海上光伏项目积累了系统性的实践经验。项目承担多项重点科技创新研发,目前已取得专利7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30余项,已发表SCI论文4篇。据了解,中广核将系统总结可推广的技术标准与管理经验,通过行业交流分享助力全国海上光伏产业协同发展,以共享发展理念让更多地区和企业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