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的饮食会影响新生儿健康》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18-03-03
  • 最近一份研究报告证实,孕妇于怀孕初期多吃蔬菜,胎儿出生后较不会气喘。气喘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会导致成人或儿童呼吸困难,严重时甚至能致命。由于全球空气不断恶化,气喘发生率在全世界各地区皆逐年上升,但至今仍未有完全治愈的方法。罹患气喘病的人持续居高不下,儿童气喘比例日益升高,这对于有子女及计划生育的家庭是必须注意的健康议题。

    先前海内外的临床试验研究都发现,气喘儿的饮食若多补充新鲜蔬果提供均衡营养,则气喘病发的机会可减少,使用气喘药物的频率能降低。已知气喘与遗传及环境(空气品质)都有关系,但是许多研究也显示饮食习惯如多摄取蔬果、维他命 D 及鱼油,对于改善气喘病发亦有助益。

    渐渐有科学家开始探讨孕妇的饮食习惯,是否会影响胎儿出生后气喘病发作的严重程度,例如 2017 年一篇英国科学家刊登于《欧洲呼吸学会研究期刊》(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的论文提出证据表明,孕妇于怀孕期间若摄取较多糖,孩子小时候(7 岁)发生过敏的机率较高,相对摄取较少糖组别高出一倍。但本次研究只记录孕妇于怀孕 32 周后的饮食情形,至于怀孕初期饮食对孩子出生后过敏、气喘的影响则无相关证据。

    最近日本国家儿童健康与发展研究院(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Child Health and Development)的科学家进行了孕妇蔬菜摄取量与出生幼儿气喘关系的研究。研究人员调查了东京地区至医院进行产检的 310 名孕妇蔬菜摄取的状况(纪录包括怀孕初期及末期两次资料),并在胎儿出生两年时,调查孩子出生后发生气喘的情形。

    整体而言,约四分之一的孩子曾经发生哮喘,而怀孕初期摄取较多十字花科富含叶酸蔬菜的母亲,所生孩子曾发生气喘的比例较低;怀孕中、末期蔬菜摄取则不影响孩子的气喘。该研究已刊登于今年 2 月的《欧洲临床营养学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根据一系列如上述饮食与胎儿过敏的相关研究,医师早就提出预防过敏发生的最佳策略,就是从怀孕期的饮食做起。遗传与环境是个人难以控制的变因,但孕妇在允许范围内尽可能采取对胎儿健康有益的饮食,为孩子打好健康根基是较可行的预防措施,总比孩子出生后吃这个也过敏、吃那个也过敏,甚至严重到必须花大钱做过敏原检查要轻松多了。

  • 原文来源:http://www.biotech.org.cn/information/153583
相关报告
  • 《Microbiome:孕妇的饮食模式或会影响婴儿的肠道微生物组》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7-06
    • 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Microbiom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达特茅斯-希区考克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孕期母亲的饮食或能影响婴儿肠道微生物组的组成,而且这种效应或许还会因孕妇的分娩方式而发生改变。 研究者Sara Lundgren表示,我们的研究发现了一种易于改变的因素,即母亲的饮食与婴儿肠道菌群之间的关联,这或许为孕妇或哺乳期女性制定基于研究证据的饮食建议提供了一定的线索。研究者发现,婴儿出生六周后期体内的肠道微生物组主要由肠杆菌科(20%)、双歧杆菌(18.6%)、拟杆菌属(10.44%)及链球菌属(8.10%)组成。 文章中,研究人员对阴道分娩出生的97名婴儿进行研究,在其肠道中鉴别除了三类不同的微生物菌群,第一类的主要特征是双歧杆菌属水平较高,第二类的主要特征是链球菌属和梭菌属的水平较高,而第三类的主要特征是拟杆菌属的水平较高;研究人员发现,剖腹产出生的48名婴儿肠道中的微生物菌群的组分不同,第一类的主要特征为双歧杆菌属水平较高,第二类的主要特征为梭菌属水平较高,而链球菌属的丰度较低,而第三类则表现为肠球菌水平较高。 研究者指出,母亲饮食的特定方面或许还会对婴儿的肠道微生物组产生一定的效应,在阴道分娩的婴儿中,母亲每天多摄入一份水果,婴儿体内第二类微生物群落的水平就会高出2.73倍,而且如果母亲摄入较多水果的话,阴道分娩出生的婴儿体内的双歧杆菌属水平就会下降,但剖腹产出生的婴儿体内的双歧杆菌属水平就会增加,而且还与母亲摄入的红肉及加工肉的水平有关,在剖腹产出生的婴儿中,如果母亲每天增加一次母乳喂养,其体内第二类微生物群落的水平就会增加2.36倍。 研究者Lundgren说道,由于我们知道,在母亲分娩时,阴道中的微生物群落会转移到婴儿体内,而剖腹产分娩则不会;因此我们分别对阴道和剖腹产分娩出生的婴儿进行了相关研究,我们预计两种分娩方式会对婴儿体内的菌群产生不同的影响,但本文研究中我们惊人地发现,在一种分娩方式出生的婴儿中,其体内的微生物群落会随着母亲摄入的食物水平而增加,而以另外一种分娩方式出生的婴儿体内的微生物群落水平则会下降。 为了深入阐明哪种母源性饮食方式会通过肠道微生物组的方式来影响婴儿的健康,研究人员对来自新罕布什尔州出生队列研究中的145名婴儿的粪便进行研究,以此来调查多种因素如何影响母亲和婴儿的健康;参与研究的大多数婴儿(66.9%)都是通过阴道分娩出生的,而且70.3%的婴儿都是母乳喂养的,同时研究人员还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记录了孕妇在24-28周时的饮食信息。 研究者表示,由于这些研究样本只包括来自新英格兰北部的女性和婴儿,这些人群具有一定的同质性,因此本文研究结果的普遍性或许受到了一定限制,在研究中研究人员所观察到的效应部分是由于哺乳期间母源性饮食所致,而且这项观察性研究并未得出相应的因果结论,或者观察到母源性饮食和婴儿肠道微生物组的定向关系。
  • 《研究发现孕妇孕期接种流感疫苗对后代机体健康并无影响》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xxw
    • 发布时间:2019-07-16
    •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BMJ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拿大和美国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孕期女性接种2009年流行的H1N1猪流感疫苗或与后代早期健康问题之间并无关联,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怀孕期间接种流感疫苗对于母亲和后代都是安全的。 在流感大流行和季节性流行期间,孕期及新生儿往往被认为是高风险感染群体,因此许多国家建议所有孕妇都接种流感疫苗,这就能够保护母亲和婴儿免受流感病毒的感染。但实际上,人群中疫苗的接种率较低,人们往往会对疫苗的安全性表示担忧,这是不接种疫苗的一个常见原因,在欧洲和北美尤其如此。尽管有大量研究证据支持流感疫苗接种对新生儿健康的安全性,但却很少有研究评估女性在怀孕期间接种流感疫苗对后代出生后的健康影响。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想通过研究分析了女性孕期接种2009年流行的H1N1流感疫苗与后代出生5年后机体健康状况之间的关联,利用与健康记录相关的省级出生登记信息,研究人员确定了在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再加拿大安大略省出生的所有活产婴儿,同时对这些婴儿进行追踪(直至其5岁)。 在104,249名儿童中有31,295(30%)名儿童的母亲在孕期进行了疫苗接种,研究者并未在接种疫苗的母亲所生后代群体中发现其癌症、感染、慢性病、住院或死亡风险的升高;但接种疫苗的母亲所生后代在儿童期出现胃肠道感染的风险略低,同时其患儿童哮喘症的风险略高,但这些关联性相对较小;研究者表示,他们无法排除其它可能性的存在,比如在分析中无法充分解释其它因素的影响。 本文研究是一项观察性研究,其无法建立上述关联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研究者经过进一步分析发现结果并没有变化,且与其它类型的研究结果一致。本文研究结果支持了2009年H1NA流感大流行时期孕妇接种疫苗的安全性这一论断;研究者表示,后期他们还需要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流感疫苗配方(比如季节性疫苗)中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这对于开发更为安全的疫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