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以来,美国一直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针对中国公司大做文章。
在对中国的《301调查报告》中,美国表示,中国加入WTO之后,未能履行在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方面的承诺。在相关领域的一些做法导致美国企业的技术被强制转让给中国,伤害了美国企业的知识产权。
中国对此予以否认。《人民日报》在题为《“盗窃知识产权”系无中生有》一文中表示,中国既有创造知识产权的能力,又有保护知识产权的决心和行动。
未来之路
韩华Q-Cells与隆基股份之间的专利诉讼只是中国光伏企业所处境遇的一个缩影,中国企业与欧美公司之间的专利战早在2010年就已拉开序幕。
在业界看来,太阳能光伏一直是中美贸易战的主战场之一。
早在2010年10月,针对中国清洁能源补贴问题,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政府便宣布对华清洁能源有关政策和措施启动“301调查”,并决定在不超过90天内向中国提出磋商要求。奥巴马政府对华的“301调查”涵盖了中国风能、太阳能、高效电池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154家企业,以查明美国相关企业的利益是否受到了损害。
此后,美国贸易代表向奥巴马总统提出建议,中国的风能补贴计划违反了世贸规则。当年12月,美国宣布调查最终决定并提起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磋商请求。最终中国同意修改政策中涉嫌禁止性补贴的内容。
太阳能光伏电池领域是典型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专利申请和专利诉讼异常活跃。美国针对光伏产品的专利问题曾启动过多次337调查。在过去18年中,“337调查”案件数量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而中国企业涉案绝大多数的案由是专利侵权。
更严峻的是,随着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意识的增强,专利战已成为传统价格战、技术战、营销战的升级版。不仅决定企业的命运,还将引发行业变局。
要从根本上解决国内企业在专利诉讼上遇到的困境,首当其冲就是要确定涉嫌侵权专利权利要求的实际保护范围,进行不侵权抗辩证据的检索。
在此过程中,联合行业协会,强化应诉机制,一同解决所面临的调查问题。
此外,为规避行业专利纠纷,推动专利技术尽早实现产业化,尊重和共享专利技术尤为重要。
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曾强调,一定要支持和保护知识产权,否则企业研究团队的信心和未来投入都会受到影响。在尊重技术创新者的基础上,也要积极推动授权协议,共同推动成本下降和产品质量提升。
事实上,中国制造了全球一半以上组件。中国光伏产业早已走过野蛮生长的时代,但中国光伏公司在享用盛宴时,往往忽视了专利保护缺失带来的隐患。
“技术专利纠纷上升到政治层面,或者技术始终对外封闭,这是整个行业不愿看到的。”杜邦光伏解决方案全球总经理汪伟认为,一个企业的研发投入关系到对行业的贡献、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值得尊重。
光伏是中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贸易战背景下,未来光伏企业面临的海外知识产权诉讼可能还会继续增加。在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唯有自身强大,才能无惧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