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癌症易感生殖系致病变异且无个人癌症病史的个体进行降低风险手术:对当前英国指南的回顾》

  • 来源专题:重大疾病防治
  • 编译者: 蒋君
  • 发布时间:2023-06-05
  • 识别高外显性癌症易感基因中的生殖系致病变异的健康携带者为降低手术风险提供了可能性。NHS英格兰国家基因组测试目录为某些癌症或罕见和遗传性疾病的患者提供生殖系和体细胞测试,在某些情况下,也提供给他们的亲属。这篇综述总结了英国目前的降低风险的外科干预指南,适用于没有癌症个人病史的个人,他们被确定携带生殖系致病变异。对NICE指南和PubMed引文进行电子文献检索。NICE指南适用于双侧乳房切除术,目前正在制定降低风险的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与相关英国外科学会或通过相关英国外科学会或国际共识制定的指南可用于降低风险的子宫切除术、息肉切除术、胃切除术和甲状腺切除术。在制定和分发针对不同肿瘤类型的干预措施的国家指南方面存在差异。虽然我们关注的是英国的指导方针,但我们预计它们将具有更广泛的相关性,因此会引起更广泛的受众的兴趣,包括在没有国家指导方针可供参考的地方。我们建议,随着基因检测迅速变得更容易获得,干预指南的制定应该与检测指南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16-023-02296-w?error=cookies_not_supported&code=9f0fa7bf-ca9b-4aae-a103-1878cad9a4a4
相关报告
  • 《破解CRISPR引发的癌症恐慌》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7-30
    • 在仅六年的时间里,CRISPR基因编辑已经历了一系列争议,包括引人注目的专利纠纷和对人类胚胎进行编辑(Nature, 2017, doi:10.1038/nature23305)引发的激烈伦理争论。最近,对这种DNA编辑工具基本安全性的担忧使得人们怀疑它精确地永久性修复遗传病的潜力。 通常,在小鼠或人类细胞系中进行的临床前研究中提出的安全性问题并未获得如此快速和广泛的媒体报道,更不用说公司股票的两位数下降了。但这正是CRISPR领域三大主要参与者---Crispr治疗公司(Crispr Therapeutics)、Editas医学公司(Editas Medicine)和Intellia治疗公司(Intellia Therapeutics)---所面临的反复出现的情景。 CRISPR基因编辑利用酶Cas9(蓝绿色)和向导RNA(紫红色)在这个经过编程的向导RNA确定的位点上切割DNA(绿色)。图片来自MOLEKUUL/Science Source。 最近的事件发生在今年的6月11日,当时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两篇论文证实除非蛋白p53受到破坏或缺失,不然两种细胞系经常不受CRISPR基因编辑的影响。鉴于缺乏p53的细胞很容易发生癌变,因此这两篇论文提醒道,在人体治疗中使用经过CRISPR编辑的细胞之前,应该筛选它们是否具有功能性的p53。这三家公司没有开发与这两篇论文中测试的细胞相关的疗法,但是一旦新闻报道将癌症与CRISPR关联起来,这三家公司总共就损失了数亿美元。 Intellia治疗公司创新科学高级副总裁Thomas Barnes说,“对我而言,这两篇论文本质上是一个技术性的警示故事”,但是在新闻报道中,“我读到的内容是'CRISP导致癌症'。” Intellia治疗公司董事会成员、阿特拉斯风险投资公司(Atlas Venture)合伙人Jean-François Formela说,“市场对此作出的反应与25年前对基因治疗作出的反应差不多。” 对于任何导致DNA断裂的疗法来说,癌症一直是一个潜在的关注点,而将首次在人体中进行测试的传统形式的CRISPR就会导致DNA断裂。一种被称为Cas9的酶在向导RNA(gRNA)确定的特定位点上切割DNA双链螺旋。科学家们设计gRNA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脱靶切割和不想要的切割,但总是存在可能发生额外切割的风险。“一次脱靶切割并不等于癌症。”但随着脱靶切割的数量在增加,破坏重要的抗癌基因(如p53基因)的几率也在增加。 在第一篇论文中,来自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的Bernhard Schmierer及其同事们注意到相比于实验室培养的正常人细胞,CRISPR基因编辑在癌细胞中更频繁地发挥作用。Schmierer说,“这一发现或多或少具有偶然性。” 为了解释其中的原因,Schmierer团队研究了通常在人眼中发现的细胞,即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不过这些细胞经基因改造后发生永生化,这是一种在实验室研究中让细胞无限制增殖的常见做法。这些研究人员发现除非这些细胞缺乏功能性的p53,不然CRISPR在对它们进行编辑时表现比较糟糕(Nature Medicine, doi:10.1038/s41591-018-0049-z)。 蛋白p53以其在启动断裂基因的DNA修复中的作用而广为人所知,这让它获得了“基因组卫士”的绰号。Schmierer推断鉴于p53阻止CRISPR在他的团队使用的大部分细胞中高效地发挥作用,科学家们可能会在他们的实验和治疗中无意中地使用了经过基因编辑的但缺乏p53的细胞。虽然这并不意味着癌症会产生,但它看起来非常像一颗滴答作响的定时炸弹。 在第二篇论文中,美国诺华公司的Ajamete Kaykas及其领导的一个团队研究得出了关于p53的相同结论,不过这次是在人多能性干细胞中取得的(Nature Medicine, doi: 10.1038/s41591-018-0050-6)。Kaykas拒绝就这些结果对在其他细胞类型中进行CRISPR基因编辑意味着什么发表评论,但他表示诺华公司当前尚未利用多能性干细胞开展任何基于CRISPR的疗法。 其他人也在淡化这些研究结果的重要性。Intellia治疗公司的Barnes说,“我们不会在这些细胞上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因此故事到此结束。”Crispr治疗公司首席执行官Sam Kulkarni对此表示赞同。他说,“我想不出这会与如今的应用相关,但是在未来,它可能是这样子的。” 有些人对仅根据这个快速发展的领域的两篇论文作出结论感到担心。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CRISPR的Jacob Corn说,“我们一直都在寻找导致癌症产生的可能性。”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发现任何这方面的暗示,而且他认为这两篇新的论文并不是对治疗的警示。他自己的实验室已观察到在具有功能性p53的细胞中进行了高效地编辑,而在缺乏p53的细胞中进行了较差地编辑---这刚好与这两篇论文的结果相反。“因此,p53可作为一种预测因子,但是它很可能并不是唯一的预测因子。DNA修复是比较复杂的。” 就这一点而言,Kulkarni已习惯了对CRISPR安全问题的短暂炒作。“我们每六个月左右就会遇见一次这样的炒作。” 故事开始于2017年5月,当时一篇发表在Nature Methods期刊上的论文提出Cas9在实验室小鼠的整个基因组中进行了无关的切割,这意味着CRISPR远没有许多人声称的那样精确(Nature Methods, 2017, doi:10.1038/nmeth.4293)。几个月后,Editas医学公司、Intellia治疗公司和几位科研机构的科学家利用他们自己的论文进行反击,质疑这篇论文中的结果。随着又有其他的报告指出所谓的脱靶切割实际上是由于这些小鼠的自然遗传变异(bioRxiv, 2018, doi: 10.1101/154450),今年3月30日,这篇论文被撤回了。 今年1月,美国斯坦福大学干细胞生物学家Matthew Porteus在预印本服务器bioRxiv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指出一些人可能事先就存在针对源自细菌的Cas9的免疫力(bioRxiv, 2018, doi:10.1101/243345)。该论文导致媒体报道这提示着CRISPR可能不适用于人类,因此CRISPR相关公司的股票可能是毫无价值的。 同样地,这些CRISPR相关公司指出它们开展的实验有所不同。比如,Intellia治疗公司的最先进程序将利用CRISPR对肝细胞中的基因进行编辑。免疫系统将Cas9识别为外来物并对整个肝脏发起快速致命的攻击是非常糟糕的情形。Barnes说,“你可以列出理论上存在的问题”,但是Intellia治疗公司已经在小鼠、大鼠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身上开展过这样的实验。他说,“这根本不会发生。” Sangamo治疗公司(Sangamo Therapeutics)是一家使用一种不同的被称作锌指核酸酶(zinc finger nuclease, ZFN)的基因编辑系统的公司,也目睹它的股票在癌症恐慌新闻中下降。该公司首席执行官Sandy Macrae说,“我们与CRISPR在不好的事情上捆绑在一起,但是当CRISPR方面的好新闻出现时,我们很少捆绑在一起。” 与CRISPR一样,锌指核酸酶基因编辑会在DNA中产生双链断裂。Sangamo治疗公司已在104名感染上HIV病毒的人体内进行了锌指核酸酶测试,而且最近在4名患上亨特综合征(Hunter syndrome)的人体内进行了测试。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不良影响的迹象出现。 Macrae说,“至少在最初阶段,基因组编辑仅当疾病负担与这种迄今为止仍不清除的风险相平衡时才能开展。”对诸如HIV感染或癌症之类的严重疾病而言,人们可能很难区分疾病的自然进展或治疗的意外副作用。 CRISPR恐慌可能远未结束。斯坦福大学的Porteus说,“如今肯定有一种学术和新闻上的动机存在以至于这一过程很可能在未来重复发生。”比如,利用CRISPR开展的未受到监管的临床试验正在中国进行,并且Crispr治疗公司计划在美国开展的临床试验已被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在未给出任何解释的情形下暂时推迟。公众担心对生殖细胞系进行的基因编辑会将基因变化传递给后代---这也是基因编辑公司坚决反对的---可能继续让CRISPR成为一个争议的主题。 随着这三家CRISPR相关公司利用CRISPR开展的首批临床试验在明年推出,它们也将面临着严格的审查。 阿特拉斯风险投资公司(Atlas Venture)的Formela说,“很多这些常人难以理解的、仍有待验证的与假设相关的论文可能让人们兴奋24小时。但是最终真正重要的是临床数据。”
  • 《鲸鱼如何战胜癌症:良好的基因》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9-05-13
    • 科学家们知道年龄和体重是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这应该意味着,包括地球上一些最大、寿命最长的动物在内的鲸鱼,罹患癌症的风险极高。 但他们没有。相反,他们更不可能发展或死于这种神秘的疾病。大象和恐龙的近亲鸟类也是如此。北亚利桑那大学信息、计算和网络系统学院的助理教授马克·托利斯想知道原因。 托利斯领导了一个由来自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荷兰格罗宁根大学、马萨诸塞州海岸研究中心和全球其他九家机构的科学家组成的团队,研究鲸类动物潜在的癌症抑制机制。鲸类动物是包括鲸鱼、海豚和江豚在内的哺乳动物群体。他们的发现,将座头鲸的基因组,以及其他9种鲸类动物的基因组进行了分离,以确定它们的癌症防御是如何如此有效,发表在今天的《分子生物学与进化》上。 这项研究是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出资850万美元,新成立的亚利桑那癌症与进化中心(Arizona Cancer and Evolution Center,简称ACE)做出的第一项重大贡献。Maley是一位进化生物学家,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物设计弗吉尼亚G.派珀个性化诊断中心的研究员,也是生命科学学院的教授。他是这项新研究的资深合著者。 研究发现,自然在很多方面战胜了癌症在生命之树,Tollis说,研究人员可以使用这些信息来帮助找到预防癌症在人类潜在的新目标,喜欢用鲸鱼版本的一种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可以阻止细胞增殖发展药物在人类肿瘤萎缩。 托利斯说:“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让大自然告诉我们更好的癌症治疗方法,而且要让公众对癌症有一个新的看法。”“鲸鱼和大象的进化是为了战胜癌症,恐龙也曾遭受过癌症的折磨,这一事实表明,癌症在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一直是一种选择性的压力,它一直伴随着我们。”我们的希望是,这可能会改变人们与这种疾病的关系,这可能是痛苦的和个人的。它还有助于更好地欣赏生物多样性。在目前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中,我们需要所有能找到的保护物种的理由。” 为什么鲸鱼? 最基本的,癌症发生在身体细胞分裂和变异的时候。细胞分裂在生物中是正常的,体细胞或体细胞突变也是正常的。大多数时候,体细胞突变要么是无害的,要么身体能够修复这些突变。如果没有,就会导致癌症。 在这个基础之上,癌症变得更加复杂。尽管对所有类型的癌症和所有类型的生物体进行了所有类型的研究,但问题仍然多于答案。然而,年龄和体型是众所周知的危险因素。托利斯说,对这一现象的一种解释是,癌症风险总体上是生物体一生中细胞分裂数量的函数。 “这是由体细胞进化驱动的——当体细胞复制基因组、分裂并产生子细胞时,就会发生基因变化,”他说。“你活得越久,细胞分裂就越多,后代细胞基因组中发生致癌突变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样,较大的个体由更多的细胞组成,这也增加了致癌突变的几率。” 了解到这一点,我们有必要看看鲸鱼是否更容易患癌症。鲸鱼比地球上大多数哺乳动物寿命更长,身体脂肪的比例也更高。他们不是。托利斯和他的团队研究了这一现象,被称为“佩托悖论”。鲸鱼是如何抗拒这些众所周知的危险因素的呢?在早期的研究中,ASU的Carlo Maley研究了大象癌症抑制的替代机制。 方法和结论 该团队在联邦研究许可下工作,从马萨诸塞州海岸的一头成年雌性座头鲸身上获取皮肤样本。这种名为Salt的鲸鱼为研究人员和鲸鱼观察者所熟知。20世纪70年代中期,她被海岸研究中心(Center for Coastal Studies)收录进研究目录,之所以选择她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她的生活史是所有座头鲸中记录最完整的。该团队对Salt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和组装,这需要从皮肤组织中提取DNA,将其分割成更小的片段,然后通过一个DNA测序器产生近20亿个短序列。然后,他们将这些序列重新组合成一个跨越27亿个碱基对的基因组组合。(相比之下,人类基因组大约有31亿个碱基对长。)他们还对RNA进行了测序,这有助于找到基因在基因组中的精确坐标。 然后,研究小组将座头鲸的基因组与其他哺乳动物的基因组进行了比较,包括其他海洋巨兽,如蓝鲸、长须鲸、露脊鲸和抹香鲸。他们希望看到许多不同之处,但也有一些相似之处,特别是与基因组中执行重要功能的部分。他们还寻找了进化来帮助鲸鱼适应环境的基因组部分。 他们发现鲸鱼基因组的某些部分比其他哺乳动物进化得更快。鲸鱼基因组的这些部分含有控制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和DNA修复的基因,而这些对于正常细胞功能至关重要。在人类癌症中,许多基因发生了突变。鲸鱼的基因组也进化出许多肿瘤抑制基因的重复。 “大自然告诉我们,癌症基因的这些变化与生命是相容的。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些变化是预防癌症,我们能将这些发现转化为人体预防癌症?”卡洛Maley说癌症进化生物学家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物设计研究所和两位作者之一,他在2011年开始这个项目每Palsbøll,来自格罗宁根的海洋哺乳动物保护遗传学家格罗宁根大学进化生命科学研究所与海岸研究中心的Jooke Robbins合作。 托利斯说:“这表明鲸鱼在哺乳动物中是独一无二的,为了进化出巨大的体型,这些重要的‘管家’基因必须跟上,才能保持物种的健康。这些基因在进化上是保守的,通常可以预防癌症。”“我们还发现,尽管鲸鱼基因组中与癌症相关的部分比其他哺乳动物进化得更快,但与其他哺乳动物相比,平均而言,随着时间的推移,鲸鱼基因组中累积的DNA突变要少得多,这表明它们的突变率更慢。” 这种缓慢的变化速度也可能限制了鲸鱼接触致癌体细胞突变。 这项研究建立在ASU团队的研究基础上,他们在大象身上发现了更低的癌症发病率。大象是另一种体型庞大、寿命长的哺乳动物,但在基因上与鲸鱼没有太多共同之处。这两个物种通过不同的机制得到了相同的结果——癌症抑制。灭绝的巨型恐龙可能也是如此;尽管科学家们在恐龙化石中发现了癌症的证据,但这类生物包括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动物,因此它们可能也具有有效的抗癌能力。 托利斯和他的团队下一步将利用鲸鱼细胞系的实验更好地了解癌症抑制表型,这将为团队的基因组结果提供重要的功能验证。这将是产生鲸源性人类癌症药物的第一步。他们还在观察其他动物,如蝙蝠、乌龟和鳄鱼,以了解这些长寿物种是如何抑制癌症的。座头鲸基因组也将作为其他团队成员的研究的基础上鲸鱼变异率和其他适应利用一组9000 - + DNA样本收集的自由放养的座头鲸Palsbøll策划的团队。 这项研究由亚利桑那癌症进化中心(Arizona Cancer Evolution Center)资助,该中心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提供一项为期五年的资助,格罗宁根大学(University of Groningen)提供额外资助。 ——文章发布于2019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