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参加环太平洋国家海啸预警系统测试演习》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zhoubz
  • 发布时间:2017-03-03
  • 2月15日至17日,太平洋沿岸国家针对重大海啸灾害预警能力进行了测试演习。此次演习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创建的太平洋海啸预警和减灾系统为测试对象,测试该系统的潜在缺陷。

    演习代号为PacWave17,设计了智利和秘鲁、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菲律宾、所罗门群岛、汤加以及瓦努阿图海岸沿岸的几个地震场景供各国选择。警报从夏威夷(美国)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PTWC)和日本西北太平洋海啸咨询中心(NWPTAC)发出到各国的国家联络点。本次演习没有疏散群众,测试内容包括危机情况下警报传递系统的工作情况以及联络点的反应情况。按照太平洋海啸预警及减灾系统政府间协调小组制定的新流程要求,各国政府先收到来自PTWC和NWPTAC的公告,随后根据警报进一步汇报事态发展。

    中国南海海啸预警中心首次参与此类活动。该中心参与的场景有两个:一是菲律宾沿岸的海啸,其影响波及文莱、中国、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二是印度尼西亚沿岸的海啸,其影响波及马来西亚和菲律宾。

    早在2013年9月,在IOC太平洋海啸预警与减灾系统政府间协调组第25届大会上,中国被批准由中国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牵头建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2016年3月16日,参加全国两会的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在经过“部长通道”时表示,经过联合国批准,我国正在建立南海海啸预警中心,中心已经在运行,已经在向国际社会包括南海周边国家发布海啸预警。

    (傅圆圆 编译)

相关报告
  •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及联邦合作机构为淡水有毒水华设计早期预警系统》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金慧敏
    • 发布时间:2015-04-27
    • 美国国家海洋(NOAA)和大气管理局联合美国航天局、美国环保署、美国地质调查局,将用于探查海洋生物的卫星数据转化为保护美国公众免受淡水水华污染的信息。 这一360万美元的多部门合作致力于通过能扫描地表并收集淡水水体彩色数据的卫星对有毒和有害的水华进行早期预警。通过这一信息,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能给公众提供健康建议。此外,这一项目将有助于理解美国浮游植物水华蓝藻的环境成因和健康影响。 水华蓝藻是全球性环境问题。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水华迅速成倍地自然生长并出现在海洋和淡水中,产生有毒水华,对人体和动物健康产生风险。蓝藻受到特别关注是因为他产生可以杀死野生动物和家畜的毒素,并通过暴露于污染的淡水和消费受污染的饮用水、鱼类和贝类引发疾病。 “观察有害藻类对于理解、管理和预测这些水华是非常关键的。”Holly Bamford,博士说。他是负责养护和管理的商务部长助理兼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副局长。“这一合作将保证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努力辅助沿海和内陆公众卫生官员和管理者跨越地区界限,通过易于理解的方式将这些信息传播给社区,使他们对环境事件的反应更具弹性” 每年由于有毒水华造成的淡水恶化损失预计达到6400万美元,除此之外还有饮用水处理费和娱乐用水的损失和海滨房地产价值下降。2014年8月,在伊利湖被水华污染后,托莱多、俄亥俄州的地方官员禁止它作为400000多居民的饮用水使用。 “美国环保署研究人员正在针对实时水质问题和保护居民饮用水进行重要的科学工具开发,以帮助当地社区做出快速有效 的响应”,美国环保署署长Gina McCarthy说。“由于气候的变化,赤潮已越来越多地影响我们水体。与其它联邦机构合作,我们正在利用我们的科学知识、技术和数据来创建一个移动应用程序,从而有助于水质管理人员做出重要决定,以减少与害赤潮相关的负面影响。” “有害赤潮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经济问题,需要广泛的科学调查。” 国地质调查局局长Suzette Kimball说。“地质调查局利用会聚线的证据,从地面到空间来评估水体数量和质量、生态系统、自然灾害和国家重要环境、健康问题的变化” 。 新的网络将建立在以前的NASA海洋卫星传感器技术基础上,该技术用以研究在海洋生态、二氧化碳在大气和海洋之间运移、全球气候变化中起主要作用的海洋藻类群落。这些传感器检测到的海洋上层阳光的颜色,并创建有助于识别有害藻类水华的指标。 “空间视点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星球,更有助于改善世界人民的生活”,美国宇航局局长Charles Bolden说。“我们很高兴能把美国宇航局在空间和科学探索工作方面的专业知识用于保护公共健康和安全。” NOAA和NASA已经率先使用了卫星数据监测和预报赤潮。相比水体取样的方法,卫星数据可以更频繁地观察到更广的区域。数据也支持NOAA在墨西哥湾和五大湖区现存的有害藻类预报系统。 “太空仪器观测是解决这类危害公众健康问题一个理想的方法,因为他们具有全球覆盖和详细提供水中物质信息的能力,包括藻类水华”,NASA地球科学部的Paula Bontempi补充说。 项目前五年的第一步是使用海洋水色卫星数据,为美国淡水湖和水库创立一个识别蓝藻水华可靠、标准的方法。几个卫星数据集将用于评估和测试这些水体环境数据。 目前科学家可以使用海洋水色卫星数据,但不是常规加工和生产的、可满足国家和当地的环境和水质管理的格式。本项目将通过四个合作方开发的卫星数据中的蓝藻水华数据转化为公众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和门户网站使用的格式。 该项目还包括在美国全境进一步理解浮游植物水华蓝藻的环境成因、健康影响的研究内容。湖泊、河口的水生植物由于接收流域径流过多养分以及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导致产生水华,一些土地利用例如城市化、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改变了养分量和流域产沙量,从而影响蓝藻生长。 研究人员将比较时间尺度上最新的淡水水华卫星数据与卫星记录土地覆盖的变化,观察土地利用活动可能造成的环境变化中与水华的频率和强度。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更好地预测水华事件。
  • 《英国国家物理研究院(NPL)在太平洋试验海底电缆地震探测技术》

    • 编译者:李晓萌
    • 发布时间:2024-06-12
    • 近日,来自英国国家物理研究院(NPL)和新西兰测量标准实验室(MSL)的科学家们将在太平洋进行有史以来第一次基于光学干涉测量的地震传感测试。通过进行超灵敏的光学测量,这两个实验室的科学家将把一条延伸到新西兰近海的海底电缆“转换”成一系列地震和洋流传感器。这些试验将为调查现有海底电缆作为海啸预警系统探测器的潜在用途奠定基础。 该技术最早由NPL于2021年首创,源自量子科学的技术。它利用现有的光纤基础设施从海底收集连续的、实时的环境数据。此前,国家物理实验室在英国和加拿大之间5860公里长的洲际海底光纤链路上,在大西洋上演示了这项技术。 太平洋是一个地震高度活跃的地区,为推进该技术并展示其全部潜力提供了理想的试验台。NPL和地球科学实验室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之间的塔斯曼海海底的一段3876公里长的南十字星NEXT电缆上测试这项技术。 地球表面的70%以上被水覆盖,今天的海洋基本上仍未受到监测。全球只有少数几个永久性的海底传感器,因为安装和维护它们具有挑战性,而且成本高昂。通过将国家物理实验室的技术应用于大量海底电缆,可以实现数千个海底传感器。 NPL的传感技术不需要安装任何新的硬件或基础设施,也不需要对海底现有基础设施进行任何改变,而是利用光纤本身作为环境传感器。NPL的技术有潜力提供一个有价值的预警系统,在海啸发生时保护沿海人口。它还提供了第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来填补海洋监测数据的空白,在包括地震学和海洋学在内的几个科学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未来的项目可以将这一概念发展成为一个全球监测网络,更早、更准确地探测地震和海啸,并通过长期监测海底温度变化,增进世界对海底地质和气候变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