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最大的电池存储系统提前四个月上线》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11-28
  • 可再生能源公司Harmony Energy Limited已经打开了欧洲最大的电池储能系统的开关,使该系统上线并储存足够的电力,所储能量可以为30万个家庭提供长达两个小时的电力。

    该设施位于英国东约克郡的Cottingham,采用了特斯拉Megapack技术。该系统在一个充放电周期内可以储存高达196兆瓦时(megawatt hours)的电力,并将为能源网提供平衡服务,同时也支持化石燃料来源被太阳能农场和风力涡轮机等可再生能源取代。

    该电池储能系统建在Creyke Beck变电站附近,Dogger Bank海上风电场将在明年夏天投入使用。

    每个特斯拉Megapack可以储存超过3兆瓦时的能量,或足以为平均3600个家庭供电一小时。Harmony没有说它在建设中部署了多少Megapack,但根据简单的计算和新闻稿中附带的施工照片,现场至少有几十个单元。

    Harmony说,该项目原本打算分两个阶段投入使用--一个阶段在2022年12月,第二个阶段在2023年3月--但他们决定现在就把所有的设施都接上线,以应对冬季的挑战。

    上个月,天然气和电力市场办公室(Ofgem)表示,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战争,英国今年冬天可能会出现天然气短缺。天然气负责生产英国40%至60%的电力,天然气短缺可能对电力生产产生重大影响。

    该设施将基于Autobidder运行,这是特斯拉的一个实时交易和控制平台,允许公用事业公司将电池资产货币化。Autobidder已经在监督其他几个电池存储项目,包括南澳大利亚的Hornsdale Power Reserve(HPR)。

    Harmony说这是它打算在未来几年内交付的六个类似项目中的第一个。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article/65559.html
相关报告
  • 《欧洲最大的电池储能项目可提供快速反应和系统平衡》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1-02
    •  英国商业、能源和工业战略部(BEIS)已批准部署一个由英国能源公司InterGen开发的320兆瓦/640兆瓦的储能综合设施,该设施建成后将成为欧洲最大的储能项目。   这个耗资2亿英镑(2.66亿美元)的项目计划部署在伦敦港口世界门户,这是一个位于埃塞克斯泰晤士河畔的物流园。该公司称可以扩展到1.3 GWh的储能系统,有望在最初的两个小时内提供快速反应的功率和系统平衡。   该公司表示:“充满电后,电池可以为300000户家庭提供两个小时的电力。但是它将主要用于支持和稳定现有的电力供应。”   另一方面在美国已批准将Vistra在加利福尼亚州蒙特雷县的天然气莫斯兰丁天然气发电厂的发电站扩容至1,500 MW / 6,000 MWh,这为世界上首次看到兆瓦级电池储能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10亿瓦特的电池储能已经提上日程。   拟议中的扩建将使电池系统的规模扩大四倍,并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池存储装置,超过两倍。   瑞致达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柯蒂斯·摩根(Curtis Morgan)表示虽然许可证已获批准,但扩张将“在市场和经济条件支持的情况下进行”。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该国在2018年底的全部已安装电池存储容量为869 MW,而在2019年底已安装的电池总存储容量根据伍德·麦肯齐(Wood Mackenzie)的数据(包括仪表背后)约为1.7吉瓦。这款电池建成后,其容量将比该国所有其他公用事业规模的电池储能系统大。   该系统将分阶段推出,目前只有两个阶段正式宣布。第一阶段的300兆瓦计划在2020年底完成,第二阶段100兆瓦的扩建预计在2021年晚一年完成。   庞大的设施预计将于2024年上线,建设计划于2022年开始。没有提供有关该项目的更多技术或财务细节。但是,它说正在计划在林肯郡斯伯丁附近的第二个大型电池项目,容量为175 MW/350 MWh并且仍在等待批准。   InterGen目前在英国和澳大利亚经营着约4吉瓦的发电资产。其中包括伦敦附近的一个800 MW灵活的天然气联合循环发电厂,以及利物浦附近的另一个810 MW的同类设施。
  • 《“欧洲电池”挪威拟“充电”中国》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11-04
    •   在欧洲,挪威被称为“欧洲电池”。这个北欧国家拥有欧洲清洁能源中最大份额的电力储备,而排放量则长期处于最低。   11月1日,挪威石油与能源部国务秘书Rikard Gaarder Knutsen在挪威亚洲商业峰会上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他看好并期待中挪两国在可再生能源开发以及技术研发领域合作的前景,并表达与中国企业共享技术以及解决方案的愿望。   灵活的供电系统   挪威的发展离不开其丰富的资源禀赋,及其对自然资源高效、清洁的开发利用。   资料显示,挪威拥有丰富的化石能源,却同时拥有接近100%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挪威三面环海,多山地、湖泊和瀑布,水电资源极其丰富,在该国发电总量中,大约有98%来自于可再生能源(主要为水电)。   Rikard Gaarder Knutsen告诉记者,挪威水电系统的一大特色是高存储容量。挪威拥有欧洲一半的水库存储能力,而挪威超过75%的水电生产能力是灵活的。可以根据需要以低成本快速增加和减少产量。   “这很重要,因为电力系统中必须在生产和消耗之间保持平衡。特别随着风能和太阳能间歇性生产技术发展,为电力系统的其余部分提供灵活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能源合作方面,挪威与欧盟成员国之间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机制。   根据Rikard Gaarder Knutsen介绍,挪威的电力供应链覆盖整个欧洲。“与其他国家的电力系统相互整合,加之挪威水电生产的优势,使得挪威的供电系统非常灵活,这减少了在季节和年之间生产波动的脆弱性”。   期待更多合作   中国、挪威两国在环境领域合作已持续20余年。中国的能源转型,让挪威看到更多合作机会。   “中国能够带动能源改革,将使全球受益。挪威拥有丰富的能源开发经验,挪威在水力发电行业的许多公司正与中国的公司合作。我认为,挪威能够为中国工业建设提供更多服务,特别是在可再生领域。”Rikard Gaarder Knutsen表示。   挪威同样也是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生产国。Rikard Gaarder Knutsen表示,多年来,这一行业对挪威来说同样非常重要,目前,这一行业的发展重心集中于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开发。   挪威国家石油公司是世界石油巨头之一,对挪威经济起着很重要的作用。2018年,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将名字从“Statoil”更改为“Equinor”,代表生态的“E”,印证其向可再生能源生产的战略转变。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已经投资了很多绿色能源项目,尤其是海上风电项目。   挪威国家石油公司与中国在能源领域,特别是可再生能源领域正不断加强合作。   北京时间9月25日下午,国家电投下属公司中电国际(CPIH)与挪威国家石油公司(Equinor)在北京签署谅解备忘录,将共同开发中欧海上风电。   “挪威与中国在能源领域还有很多可共享的经验,我们期待与中国公司分享经验并进行更多合作。”Rikard Gaarder Knutsen表示。   挪威是一个富裕但体量小的经济体,而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两者之间的经贸往来有更多发展空间。   据挪威统计局统计,2018年,挪威与中国的双边货物贸易额为112亿美元,增加9.5%。   中国-挪威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也出现积极进展。截至2019年9月,中国-挪威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已经进行至第十六轮。双方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投资、原产地规则、贸易救济、环境、法律议题、争端解决、竞争政策、政府采购、电子商务、机构条款等相关议题展开磋商。   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为中国、挪威两国商贸往来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   Rikard Gaarder Knutsen对第二届进博会的召开表示极大支持。他表示,进博会创造了很好的机会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汇聚在一起。诸如能源转型这样的事无法由单个国家解决,必须通力合作,共享技术以及解决方案。   今年,挪威食品、农业以及医疗设备企业积极参与进博会,Rikard Gaarder Knutsen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能源企业参与进博会,深度参与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