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传染病
  • 编译者: 张玢
  • 发布时间:2023-09-26
  • 新华社北京9月6日电(记者顾天成)增加新研究证据、更新流感防控有关政策和措施、更新2023至2024年度国内上市使用的流感疫苗种类与接种建议……记者6日从中国疾控中心获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日前已发布《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为更好地指导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和疫苗使用工作作出指引。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有关专家表示,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危害更为严重,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易发生流感暴发疫情。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降低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负担的有效手段。新版指南明确,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优先推荐包括医务人员、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人群、 6至59月龄儿童及其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等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

      根据指南,在接种剂次方面,对于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建议6月龄至8岁儿童,如既往未接种过流感疫苗,首次接种时,应接种2剂次,间隔≥4周;2022至2023年度或以前接种过1剂次或以上流感疫苗,则接种1剂次;9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无论是否既往接种过流感疫苗仅需接种1剂次。对于流感病毒减毒活疫苗,无论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仅接种1剂次。

      指南还提出,建议各地在疫苗供应到位后尽早开展接种工作,尽量在当地流感流行季前完成接种。对可接种不同类型或不同厂家疫苗产品的人群,可由受种者或其监护人自愿选择接种任何一种流感疫苗,无优先推荐。

  • 原文来源:http://www.news.cn/politics/2023-09/06/c_1129847714.htm
相关报告
  •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9-2020)》》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病毒学领域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malili
    • 发布时间:2019-11-29
    • 为更好地指导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和疫苗应用工作,中国疾控中心组织有关专家编制和印发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9-2020)》。该指南内容主要包括流感病原学、流行病学、季节性等特征,不同人群流感所致的健康和经济负担,流感疫苗种类及免疫原性、效力、效果、成本收益、安全性,及2019-2020年度接种建议。指南推荐6月龄-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为优先接种对象,对于≥6月龄且无禁忌证的人群均可接种流感疫苗。   本指南是中国疾控中心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在《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8-2019)》(简称“2018年版指南”)的基础上进行更新和修订形成,指南更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增加了新的研究证据,尤其是我国的研究结果,包括流感疾病负担、疫苗效果、接种疫苗可避免的疾病负担、疫苗安全性监测、疫苗预防接种成本效果等;第二,增加了一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流感防控有关政策和措施;第三,更新了我国2019-2020年度国内批准上市及批签发的流感疫苗种类;第四,更新了本年度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组份。指南适用于从事流感防控相关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预防接种点的接种人员,各级医疗机构儿科、内科、感染科等医务人员,以及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专业人员。   本指南可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下载(网址:http://www.chinacdc.cn/jkzt/crb/bl/lxxgm/jszl_2251/201910/t20191016_206297.html)。
  •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新版流感疫苗接种指南 推荐四类人群优先接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病毒学领域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malili
    • 发布时间:2020-09-22
    • 中国疾控中心日前发布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0-2021)》,建议医务人员;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重点场所人群以及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中国疾控中心表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此起彼伏,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气温降低有利于新冠、流感等病毒的存活和传播,存在今年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为此,季节性流感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指南提到,每年流感季节性流行在全球可导致300万-500万重症病例,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尤其是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流行态势仍将持续,今冬明春可能会出现新冠肺炎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情况。而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可以减少流感相关疾病带来的危害及对医疗资源的占用。 记者采访了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他表示,秋冬季节是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的高发季节,就诊的病人数量将会增加,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叠,将给医护人员鉴别诊断带来困难,加大隔离难度和医疗负荷,不利于疫情防控。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重点人群尽早接种流感疫苗。 结合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全球流行的背景,指南推荐以下人群为优先接种对象:医务人员, 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等。对于≥6月龄且无禁忌证的人群均可接种流感疫苗。(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