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生物院在抗炎止痛药物研发上取得进展》

  • 来源专题:再生医学与健康研发动态监测
  • 编译者: malili
  • 发布时间:2017-07-26
  • 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被列为世界头号致残性疾病。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关节炎患者有3.55亿人。截至2015年,中国大陆的关节炎患者有1.2亿人,发病率约为13%,,患病人数不断增加,且年轻人发病率逐渐升高。我国每年在关节炎患者治疗总费用上支出135 亿元以上,存在庞大的抗炎药止痛药物市场。选择性COX-2 抑制剂是一组新型的NSAID(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类药物,与传统的非选择性NSAID 相比,COX-2 抑制剂引起的胃肠道合并症更少,故自上世纪90 年代发明至今,在临床上使用越来越广泛。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药物研发体系高级研发人员张艳梅博士与美国著名药物化学家John J. Talley博士组成项目组,合作开发的COX-2选择性抑制剂抗炎止痛药物项目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美国药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上。

      化合物SF-1001是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新型COX-2选择性抑制剂抗炎止痛药物。科研人员通过生物活性检测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成药性和进一步研究开发的前景。SF-1001 对COX-1 的IC50 值大于10 uM,对COX-2 的IC50 值为0.018 uM。而临床一线药物塞莱昔布(Celecoxib)对COX-1的IC50值大于10uM,对COX-2的IC50值为0.050uM。由此可见,该化合物是COX-2 有效的选择性抑制剂。

      化合物SF-1001 具有良好生物利用度,它的生物利用度和半衰期(T1/2 = 12.5 h)优于Celecoxib。另外,SF-1001的分散容积为0.34,远远好于Celecoxib 的分散容积(1.944)与同类药物Celecoxib、Rofecoxib、Valdecoxib 相比较,化合物SF-1001在体内局部分布在致病组织,因而能够显著降低昔布类药物引起的心脏毒性和肾脏毒性。这是选择性的苯并吡喃类COX-2抑制剂所具有的特性。因此,SF-1001可被开发成高效而低毒的抗炎止痛药物。此外,在3种不同的动物模型上表征该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炎止痛活性,效果优于一线临床药物Celecoxib。化合物SF-1001制备相对比较简单,科研人员也开发S构型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经济而高效。

      该研究得到广东省、广州市科技项目的大力资助。

  • 原文来源:http://www.gibh.cas.cn/xwdt/kydt/201705/t20170508_4784862.html
相关报告
  • 《广州生物院在抗前列腺癌药物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4-13
    •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许永研究员团队在抗前列腺癌药物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旗下《药物化学杂志》上。 前列腺癌(PCa)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全球肿瘤发病率第二位。临床上前期主要采用雄激素剥夺疗法(ADT)治疗前列腺癌,然而几乎所有患者最终都会发展为致命性的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CRPC)。虽然FDA批准的第二代抗雄激素药物如恩杂鲁胺(Enzalutamide)和阿比特龙(Abiraterone)等对缓解疾病进展具有一定的功效,但患者很快会出现临床耐药。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治疗前列腺癌耐药的新策略。 通过抑制表观遗传靶标BET溴结构域(Bromodomain)进而影响雄激素受体信号通路,是近年来治疗前列腺癌及其耐药的一种潜在新策略。溴结构域是一种表观遗传调控因子,通过识别组蛋白上乙酰化赖氨酸,在转录激活中发挥关键作用,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相关。2014年,Nature杂志报道了密歇根大学Arul Chinnaiyan和Shaomeng Wang等的研究工作,他们提出BET溴结构域可与雄激素受体(AR)直接相互作用,影响雄激素受体下游基因的表达。因此,靶向BET溴结构域代表了治疗前列腺癌的新策略。尽管近年已开发了多个BET抑制剂,但进入临床试验以及用于前列腺癌相关功能研究的化合物仍十分有限。因此,不论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是在临床应用上,仍然迫切需要结构新颖且具有良好成药性的BET溴结构域抑制剂,以增强我们对BET抑制剂治疗潜力的理解。 许永研究员团队长期致力于创新药靶发现与确证和创新药物开发研究。团队前期以前列腺癌耐药等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为导向,以计算生物学、药物分子设计等理论策略为驱动,建立了药物化学、化学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技术平台。在此平台基础上,发展了苯并吲哚酮(Y02224,J. Med. Chem. 2016, 59, 1565-1579)和苯并噁嗪酮(Y08060,ACS Med. Chem. Lett. 2018, 9, 262-267)类BET溴结构域抑制剂。近期,该团队又开发了一类新型苯并[d]异噁唑类BET溴结构域抑制剂,通过分子对接和复合物晶体结构信息为指导,最终获得了磺酰胺类和苯并咪唑类两类高效的特异性BET溴结构域抑制剂。这些化合物对前列腺癌等表现出良好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 代表性化合物6i(Y06036)和7m(Y06137)与BRD4(1) 的结合Kd值分别为82和81 nM。在针对32个代表性溴结构域蛋白的选择性评价中,化合物6i和7m表现出优越的选择性。在体外,化合物6i和7m可以抑制多种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与克隆形成,同时可有效抑制前列腺癌细胞中AR、AR调控的下游基因以及ERG和MYC等癌基因的表达。在C4-2B异种移植的小鼠前列腺癌肿瘤模型中,化合物6i和7m也显示出良好的肿瘤生长抑制效果。该研究为前列腺癌药物开发提供了一类新的有前景的先导化合物。 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博士生张茂风、张岩和助研宋明,通讯作者为许永研究员。该研究工作得到了暨南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吉林大学、上海交大等合作者的大力支持,也得到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个性化药物”先导科技专项、美国前列腺癌基金等多项基金的大力资助。
  • 《Science:降低阿片药物上瘾风险的新型止痛药有哪些?》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9-21
    • 随着阿片类药物上瘾危机在美国愈演愈烈,科学家们和医药公司也加大了研发更安全,更不易上瘾的止痛药的力度。如今,多个研发团队已经在研制创新阿片类药物,或者替代药物方面取得显着进展。日前,《科学》杂志撰文对在这一领域的突出进展进行了盘点。今天我们将为读者介绍这篇盘点,一起看一看在创新止痛药领域方面的最新研究。 阿片类药物是强力止痛药的原因是他们可以与大脑和脊髓中一个关键性膜蛋白相结合,这就是μ阿片受体(MOR)。当MOR被激活以后,它能够通过细胞内G蛋白来引发分子级联反应,导致疼痛缓解。但是传统的阿片类药物同时会激活另一个细胞内蛋白,它就是β抑制蛋白(β-arrestin)。这种蛋白会导致呼吸抑制和便秘,它们是阿片类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 日前在旧金山举行的美国化学会(ACS)的会议上,位于旧金山的Nektar Therapeutics公司提出了一个新策略。该公司的NKTR-181是一种改良的羟考酮(oxycodone)。在动物实验中,它跨越血脑屏障的速度比羟考酮要慢70倍。通常羟考酮会触发一个止痛和欣快的高峰,这是由于它可以在大脑中导致多巴胺的迅速释放。而NKTR-181导致多巴胺的释放过程更为漫长,从而在持久止痛的同时降低欣快感。在包含600名患者的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发现它与羟考酮相比,导致更少上瘾现象和其它副作用。 “它显然是一种有效的止痛药,”基因泰克公司的药物化学家Steven McKerrall先生说:“而且他们将缓释功能整合到了药物本身。”但是他同时警告阿片上瘾的患者已经想出过办法来绕过已有的缓释配方,比如压碎带有缓释外层的药片。“上瘾的人总会想出办法来的。”Scripps研究所的生物化学家Laura Bohn女士说。 Astraea Therapeutics公司研发的新化合物不给上瘾患者破坏缓释功能的机会。该公司的AT-121能够同时激活两种大脑分子,除了激活MOR以外,它还可以激活孤啡肽阿片样受体(nociceptin opioid receptor, NOR)。当NOR在大脑中被激活时,它可以对抗MOR激活的效果。同时,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其它区域增强MOR介导的止痛效应。 在近期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发表的一项研究中,Astraea的研究人员发现,接受AT-121治疗的猴子获得的疼痛缓解是同样剂量吗啡的100倍以上。而且,这一药物没有触发呼吸抑制,成瘾行为和对药物的耐受反应。AT-121还可以对抗由标准阿片类药物导致的上瘾。由于羟考酮上瘾而自我服用羟考酮的猴子在接受AT-121治疗之后,继续寻找羟考酮的活动急剧下降。“实验结果看起来非常有前景。”Bohn女士说。 完全避免阿片类受体是另一种在镇痛同时降低上瘾风险的策略。Aptinyx公司研发的一种化合物名为NYX-2925,它能够激活NMDA受体。NMDA能够帮助加强与学习和记忆相关的神经突触的强度。虽然急性疼痛与学习成份无关,但是慢性疼痛被认为会导致长期神经结构变化,而这种变化的一部分是由NMDA介导的。 很多众所周知的药物能够阻断这些受体,例如氯胺酮和美沙酮,他们在止痛的同时与阿片类药物相比更不容易上瘾。但是这些药物会对其它靶点产生作用,因此带来其它的副作用。数据显示,NYX-2925的特异性更高。在小鼠和大鼠的临床前实验中,这一化合物可以缓解疼痛,并且对与学习和记忆相关的神经突触进行重塑,将那些已经习惯于疼痛的神经通路重新连接。 实验结果“很令人兴奋”,安进(Amgen)公司的药物化学家Ben Milgram先生说。Aptinyx现在在临床2期试验中检验NYX-2959在治疗糖尿病神经痛和纤维肌痛(fibromyalgia)患者时的疗效。 在这一会议中发布的大多数研究只进行过动物实验,因此这些在研药物还需要跨越很多障碍才能够成为获批药物。然而,它们给研究人员带来了希望。“这是令人鼓舞的,”Bohn女士说:“我们看到了推动研发非阿片类止痛药的巨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