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除了遗传变异外,表观遗传变异在确定各种生物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天然遗传变异对作物驯化和改良的重要性已被广泛研究。然而,表观遗传变异对作物驯化在种群水平上的贡献很少被探索。
结果
为了解表观遗传学对作物驯化的影响,我们通过对45个大豆品种(包括野生大豆、地方品种和栽培品种)全基因组亚硫酸氢盐测序,对大豆驯化和改良过程中DNA甲基化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甲基化分析,我们确定了5412个差异甲基化区(DMRS)。这些DMRs表现出不同于基因选择区域的特征。特别是,它们具有显著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关联分析表明,只有22.54%的DMRs可以通过局部遗传变异来解释。有趣的是,DMRs中的基因与任何富集于碳水化合物代谢途径的遗传变异无关。
结论
本研究为不同品种间DNA甲基化提供了有价值的图谱,并剖析了大豆驯化过程中DNA甲基化变异与遗传变异的关系,从而拓展了大豆驯化与改良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