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扩大其在全球石油市场的主导地位,因为计划中的税收调整引发了连锁反应,促使加工企业增加原油进口并提高炼油厂的运行率。
从6月中旬开始,这个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将对三种石油相关产品--混合沥青、轻质循环油和混合芳烃--的入境流量征税,这些产品通常用于制造低质量燃料或在炼油厂进行加工。面对产品成本上升的前景,中国买家正在寻找合适的原油桶作为替代品。
已经有迹象表明会出现连带效应。中东和俄罗斯原油的现货差价已升至数月高位,而迪拜原油的时间差因预期中国将继续其石油采购狂潮而走强。这些价差是衡量供需平衡的一个关键指标。
"行业咨询公司FGE的高级石油分析师Grayson Lim说:"亚洲现货市场正从中国最近宣布的稀释沥青税中获得暂时的支持。"随着原油平衡的收紧,强劲的亚洲现货活动应在未来几个月内继续。"
随着中国继续从去年由新冠疫情导致的打击中恢复过来,新征税的连锁效应正在显现。随着病毒基本得到控制--与亚洲其他地区形成鲜明对比--中国的炼油厂一直在努力满足对汽油和柴油等燃料的急剧上升的需求,因为个人流动性增加,工业需求改善。
建筑模块
在行业之外,受影响的产品并不为人所知,但它们只是从原油中流出的许多关键构件中的一部分。沥青混合物可用于生产道路材料,或在炼油厂加工产生劣质燃料,而轻质循环油可混合成柴油或燃料油。
据彭博社调查的交易员称,新的关税表明沥青混合油和轻质循环油对加工厂来说不再像以前那样便宜,可以大量进口。这将促使他们购买其他类型的淤泥状原油,或迫使炼油商购买产生更多柴油的原油。
反过来,这可能意味着中国的一些炼油厂将需要提高工厂的产量,以应对增加的原油供应,生产出他们自己的燃料,如柴油和燃料油,供国内使用或出口,交易员说。
根据英国石油公司(BP Plc)的最新统计评论,中国是2019年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这一年,它每天运入1019万桶,远远超过美国,也超过了印度和日本的总和。
除了关税之外,FGE的Lim还认为,中国的原油需求的提升来自于独立炼油商对新一批进口配额的预期而进行的购买。此外,荣盛石化和盛虹集团等大型加工企业的试运行和增产也被认为提升了采购量。
马来西亚可能会出现进一步的转折,它一直是中国沥青混合物的主要供应商--其中一些是委内瑞拉变相的梅里埃原油。据分析公司JLC称,在税收变化后,炼油厂可能会转而增加进口重质油品,如伊拉克的巴士拉重油、哥伦比亚的卡斯蒂利亚和厄瓜多尔的纳波。
政府数据显示,在这一转变之前,中国上个月的轻质循环油进口量从去年同期的136万吨猛增至200多万吨。其中大部分通常来自韩国和日本的炼油厂,这些炼油厂一直在运送大量的新征收项目。
"Energy Aspects公司驻伦敦的石油分析师Yuntao Liu说:"这项税收的最大影响是,它将整个原油需求和炼油业从亚洲其他地区转移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