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气库独立商业运作是天然气市场发展必然方向》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6-24
  • 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副总经理谢丹在城市燃气储气调峰设施建设与运营研讨会上表示,储气库独立的商业运作是天然气市场发展的必然方向,是解决目前我国储气库不足的关键。

    谢丹表示,当前,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已经高达45%。在进口天然气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储气库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按照国外的一般经验,一旦一个国家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到30%,储气库工作气量需要超过消费量的12%以上。这就意味着,储气库在我国需要发挥更加重要的价值。

    谢丹表示,从我国储气库运行模式来看,目前我国储气库和管道基本捆绑在一起,储气库一直被作为管道公司的附属,其容量难以出让,更多的经济价值也难以发挥。

    谢丹从政策和市场两大方面重点阐述并建言如何实现储气库的独立运行并发挥其经济价值。

    政策层面上,首先,要有开放的政策环境。放开市场准入,将储气库定价从管网定价中分离出来,允许扩展多元化的投资渠道,这样既能更好地筹集资金和分散风险,同时又可以保证储气库建设项目的盈利及良性发展。其次,制订服务准则和标准。在天然气的产业链上,要将管网输送、配送、储气等环节分开,形成不同的服务准则和服务标准,这样才能更有利于这个产业链合理的发展。再次,要有完善的市场监管。政府要在储气关节的服务定价、投资布局还有市场准入等方面,加强对储气库经营商经营行为的监管,从而为稳定天然气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市场层面上,首先,要有专业化的市场主体。储气库的经营主体必须具有相当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掌握成套的储气技术和标准,满足不同需求的储气合约和成熟的运营管理体系,所以一定要有一个比较专业化的储气库单位。其次,应建立完善的配套市场运行机制。信息公开披露、储备气量、境外招标等问题必须要有一个运行规则,主要包括气量怎么分配,储气库的容量怎么分配,都要有相应的标准。再次,要有独立的价格形成机制。储气业务独立运行就面临着储气库价格及形成机制如何确立的问题。与管道不同,储气服务和容量怎么定价,应该都要确立相应的规则。

    谢丹表示,我们正在研究探讨以储气库为试点,通过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将储气库富余容量进行交易,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储气库独立的商业运作,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最终促进天然气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城市燃气储气调峰设施建设与运营研讨会在江苏宜兴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和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联合主办,港华燃气集团、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燃气分会协办, 港华培训学院、港华国际能源贸易公司、港华储气有限公司、宜兴港华燃气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城市燃气协会理事长刘贺明、江苏省宜兴市市长张立军、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董事长叶国标、港华燃气执行董事暨营运总裁纪伟毅、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燃气分会秘书长李颜强出席会议并致辞。国家能源局法制和体制改革司原副司长丁志敏、江苏省能源局副局长袁焕明、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副总经理谢丹、上海燃气集团董事长王者洪、港华燃气集团高级副总裁朱健颖、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副总经理汪志新、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学军等作主旨演讲。

相关报告
  • 《天然气储气库建设如何加快进入 "黄金时代"》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8-04-10
    • 3月下旬, 随着北方大部分地区供暖季陆续结束 "我国储气库由" 采 "转" 注。回头来看, 去冬今春一度出现的供气紧张让社会各界清晰地意识到, 我国天然气基础设施存在较大不足, 储气调峰能力欠缺成为主要短板之一, 储气库建设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我国储气库建设起步晚, 天然气需求增长快, 肩负保供重任和民生重任的储气库到底存在哪些瓶颈未来发展方向在哪要解放思想, 更要 "风物长宜放眼量"。储气库调峰能力与目标有多远?。 调峰增量快难掩总量短板, 远期规划依然存在缺口 每当进入冬春用气高峰期, 我国天然气的供应量和价格都会受到各方关注然而2017年刚进入9月, 全球多地液化天然气 (LNG) 价格就开始暴涨。12月LNG挂牌价飙升至9400元/吨 (折合天然气价格6.7元/立方米), 同比上涨一倍。这让更多人意识到, 在加大LNG资源统筹力度的同时, 储气库的作用不可或缺。
  • 《天然气“银行”扩容 储气库建设提速》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26
    • 日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为保障能源安全,将着力加强储备,未来将新增50亿立方米以上天然气储气设施,同时引导重点能源生产企业和大用户加强社会责任储备。 作为重要储气设施,地下储气库是天然气供应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天然气“银行”,在我国天然气调峰、安全保供中发挥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天然气消费的快速增长,储气能力不足给天然气安全平稳供应带来风险。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约为170亿立方米,在当年天然气消费量中占比不足5%,远未达到12%的世界平均水平,加大了冬季保供压力。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储气库工程首席专家郑得文表示,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任重道远。“开展我国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布局研究、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对于推进储气库建设、提升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促进我国经济长效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保供“硬核担当” 国际燃气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全世界约有695座地下储气库,总工作气量达4165亿立方米,约占全球天然气年消费量的12%。其中,欧美发达国家的这一数据为20%-25%,地下储气库在天然气供应安全中作用突出。 “我们虽然起步晚但建设速度快,经过近20年的努力,我国储气库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规模应用到形成大规模产业的飞跃,已经成为世界上储气库建设发展最快的国家。”郑得文说,“尽管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是我们用20年的时间,就走过了国外50年的发展道路。” “储气库建设是天然气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储气库调峰和保供的作用日益凸显。”郑得文说,“比如刚刚结束的供暖季,中国石油24座储气库供气突破110亿立方米,日最大供气能力达1.6亿立方米,与国内自产气、进口管道气和LNG联合保供。” 例如,辽河油田辽河储气库群周期采气量达22.2亿立方米,同比增加4.32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单日调峰能力最高突破3000万立方米,较去年翻番,日调峰增量位居全国首位。此外,本轮采气周期共有36口井参与保供,为历年之最。 “不过,我国现有的地下储气库尚无法满足当前天然气的调峰需要。为改善这一局面,政府、供气企业都在切实推进地下储气库建设。”某参与储气库建设督导工作的业内人士说,“未来储气库的建设进度必然加快,储气调峰能力的改善将为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储气设施要建,但也要赚钱” 2010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仅为1083亿立方米。到2020年,这一数字已达到3600亿立方米,年均增长量约260亿立方米,年均增速达14%。预计2025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将超过4500亿立方米。以天然气消费量的12%为地下储气库最低工作气量计算,2020年我国储气库工作气量应为432亿立方米,2025年需进一步提升至540亿立方米。 但目前,我国储气库建设仍存在资源地域分配不均衡、产权界定不清晰、标准规范不健全、盈利水平偏低、投资主体单一和市场化程度不高等诸多“障碍”。 当前,世界上典型的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类型有4种,枯竭油气藏储气库、含水层储气库、盐穴储气库以及废弃矿坑储气库。受访人士均表示,目前国内对于枯竭油气藏等资源的所有权问题尚无规范,既无强制退出机制也无相应二级市场,导致其失去了作为资产的融资功能。同时,其他3种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设规模也非常有限。 此外,调峰气价不明确也限制了企业建设储气库的热情。“由于各级管输储存费用、用途等不同,各地区的天然气价格不尽相同,价格体系复杂,调峰价格直接影响了企业建设储气库的动力。”上述参与储气库建设督导工作的业内人士说。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投资回报渠道和运营机制不完善。储气设施要建,但也要赚钱。但目前还没有系统的收益机制,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并尽快出台支持政策。” 上述参与储气库建设督导工作的业内人士补充说。 由于储气库垫底气费用约占总投资的一半,目前受储气库区位及资源渠道限制,大部分垫底气源为进口管道气与LNG,资金沉淀严重,极大增加了设施建设和后期运营成本。 据郑得文透露,垫底气相关补贴政策有望近期出台,届时将极大缓解企业资金压力,调动企业建设积极性。 “单纯依靠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企业不现实,应探索推动社会资本参与。但也不能一拥而上,合理有序建设,完善盈利模式和收益机制更为重要。” 北京世创能源咨询公司首席研究员杨建红建议。 技术支撑跨越发展 据郑得文介绍,由于我国库址资源地质条件复杂,储气库建设十分艰难。最初,按照国外成熟的建库方法建造,设计符合率也只有70%左右,目前这类储气库工作气量的占比仍未达标。 要实现“2025年全国集约储气能力达550亿立方米-600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的12.7%-13.9%。2030年达到600亿立方米-700亿立方米,2035年达到700-800亿立方米”的目标,离不开技术的不断攻关。 “‘十四五’期间,我国确定了加快地下储库建设的总体规划,根据需求,中国石油将新建储气库调峰能力超过112亿立方米。也就是说,我们要用5年时间完成前20年新建调峰能力的总和,责任重大、任务艰巨。”郑得文表示。 郑得文进一步介绍,“经过从‘十一五’到‘十三五’的连续攻关,我国已形成自己的复杂地质条件建库理论和技术方法,以及产品和装备。最核心装备的‘卡脖子’技术解决了,配套的一些小精尖设备和产品也已实现了国产化。” “但油藏建库在国内属于新类型,配套技术还有短板。我们的攻关团队已开展油藏建库选址评价研究,在塔里木、冀东、辽河和吉林等油田筛选了一批库址资源,开展油藏建库配套技术攻关。未来还将攻克大面积低渗岩性气藏甜点区建库,这属于气藏建库新方式,在国内外尚属首次。而复杂连通老腔储气属于盐穴储气新领域,建库速度快、潜力大,国际尚无先例,我们将针对张兴、叶县等薄盐层库址开展多井型造腔工艺优化。”郑得文表示。 “下一步,将选择一个断块群来整体建库,难度更大。我们也在加快研发应用智能化调峰保供的智慧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储气库用气调配的最优方案,精准供气。”郑得文说。 受访人士均表示,未来,可加速推进“小而快”的储气库建设,创造盈利空间,吸引更多资本进入。同时从规划、建设、运行各环节进行监管,促进储气库建设良性发展。(本报记者 渠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