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来联合新南威尔士大学全新力证!超低复合的中来独特注入金属化技术助力TOPCon电池提效0.58%》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7-15
  • 中来股份电池研发团队关于中来独特注入金属化(JSIM)技术提效机理研究取得重要突破,研究成果在太阳能领域的权威期刊“Progress in Photovoltaic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上正式发表。中来与新南威尔士大学光伏与可再生能源工程学院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了此次关于JSIM技术具有超低复合性能优势的理论验证,该研究成果的发表,是中来团队研发实力的重要体现,也彰显了中来股份步履不停、专注创新的企业价值观,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JSIM技术采用了全新的低线电阻电极浆料体系,搭配高能量注入烧结过程,能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降低金属接触复合,浆料体系的改变解决了常规TOPCon电池组件面临的湿热稳定性问题,这一研究结果已在先期发表的文章中进行了报道。与此同时,JSIM技术的引入也大大提高了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中来和新南威尔士大学研发团队针对这一现象开展了科学研究。

    由于JSIM技术在烧结过程中的特殊性,需要双面印刷电极实现注入诱导电流的导通,这样的结构给金属接触复合的表征带来了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中来团队及新南威尔士大学团队开创性地设计出具有不同电极接触占比且互不影响的金属接触单元图形,并结合Quokka 3模拟软件,成功提取了JSIM电池正背面金属接触复合数据,这一数值远低于常规高温烧结的TOPCon电池。对该数据的进一步的损失分析表明,接触复合的显著降低是JSIM电池效率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

  • 原文来源:https://solar.in-en.com/html/solar-2452579.shtml
相关报告
  • 《重大突破!中来独特注入金属化技术助力TOPCon组件实现单玻封装!》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9-18
    • 众所周知,当PERC电池的效率提升遇到瓶颈的时候,绝大多数的厂商选择了TOPCon的技术路线。而在对传统TOPCon电池进行封装时,通常采用双玻封装,才能通过相关的耐候测试,尤其是湿热测试。其主要原因是当组件长时间置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中,EVA会分解释放出醋酸,进而导致TOPCon 电池银铝浆中铝的氧化速度加快,从而带来电子丢失,影响光伏组件的转化效率,体现在组件上就是在湿热测试以后,明显的功率衰减。这也导致了目前的TOPCon组件多以双玻封装为主。即便在成本、单瓦碳排放和安装运维上有明显的劣势,全行业也不得不选择双玻路线。这也成为困扰全行业的一个难题。 最近,中来光电宣布已成功研发出一种全新的光伏电池注入金属化技术,即“中来独特注入金属化技术(Jolywood Special Injected metallization)——通过独特的金属化工艺,有效提升电池片的光电转换效率,并完美解决TOPCon组件湿热测试后的功率衰减问题,为双面单玻找到了解决方案。 金属化影响电池成本及转换效率,最终关乎电池路径的选择。电池金属化是光伏电池片制作工艺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导电浆料印刷和烧结,在电池的正背面制备金属电极,使电极与电池片间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将光生载流子导出电池。金属化关系电池片生产成本、转换效率等方面,最终影响未来电池工艺路径的选择。因此,金属化技术研究不仅成为各电池厂家为实现降本计划重点攻克的领域,同时成为行业关注重点。 在常规的TOPCon电池制造过程中,为了达到良好的接触效果,电池正表面采用银铝浆料作为电极材料,然而,这为后期组件的可靠性带来了隐患,特别是湿热老化问题。通过采用JSIM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矛盾,这是因为JSIM技术在TOPCon正表面采用了全新的金属浆料配方,可以使电池栅极与硅衬底之间形成优异的接触界面,在降低接触电阻的同时,降低接触复合电流密度,不光电池效率得到明显提升,也同时解决了TOPCon电池对封装材料的敏感性问题,为TOPCon电池的双面单玻封装奠定了技术基础。 中来股份凭借多年的研发及项目经验走在了TOPCon 最前端,拥有效率25%+ TOPCon 全套量产技术方案,公司还掌握n-TOPCon、n-IBC、TBC等技术,在n型技术方面拥有全面的知识产权,电池、组件累计发货超过8GW。但双面单玻的TOPCon组件技术也一直是困扰中来的一个痛点。 本着以终为始的原则,中来的研发团队终于成功研发了JSIM(中来独特注入金属化)技术,不仅显著提高了电池效率,还有效解决了TOPCon电池组件抗湿热的问题。通过长时间的实验室验证测试,结果表明采用JSIM技术后双面单玻组件顺利通过85°C, 85%湿度条件下2000小时湿热序列测试。这足以证明中来的JSIM技术完美攻克了双面单玻TOPCon组件长时间湿热条件下的功率衰减问题,同时也有效丰富了TOPCon组件封装材料的多样性,无论EPE, POE,EVA都可以轻松和中来的透明背板组合使用。通过实验室提供的数据我们发现,中来的双面单玻组件还具有更低的工作温度,温度系数和热斑温度。这不仅证明了双面单玻具备更佳的发电增益,同时也具备更高的可靠性和耐候性。 此次关键性技术突破,标志着中来光电TOPCon电池技术研发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迭代。作为行业技术创新的引领者,不断为TOPCon技术路线增效降本探索更多可能。为TOPCon双面单玻的时代吹响了冲锋号。
  • 《燃料电池和电池系统为商用运输注入动力》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2-25
    • 上海,2021年2月24日。科德宝集团持续推进产品研发,为重型车和商用车开发全系列电池组、燃料电池及混合动力系统。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研发活动,这家技术集团在2020年提升了市场地位,并在应用于卡车、巴士、轮船和火车的电气化动力传动系统方面扮演行业先锋角色。 2020年,科德宝集团在商业航运领域取得了多项里程碑式的进展。该公司正在供应全球最大的船用电池装置之一--两艘P&O渡轮将配备该装置。每艘渡轮配备大约1200块高性能电池,这些电池将均等分入四间电池室,并相互联网。科德宝旗下子公司XALT Energy将供应这些电池。该公司于2018年12月成为科德宝集团新成员,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米德兰(Midland),其电池在纽约和洛杉矶等城市的公交车中得到广泛应用。渡轮预计将于2023年开通,定期往返英国多佛(Dover)与法国加莱(Calais)。 同时,科德宝的甲醇动力船用燃料电池系统凭借安全概念而获DNV GL船级社"原则性认可",标志着该公司在进军船用燃料电池市场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该系统由研究项目"Pa-X-ell2"资助,最早将在2021年安装在AIDAnova号邮轮上。五家具有创新精神的合作伙伴正在携手开展相关工作,它们是科德宝、乐顺游艇公司(Lürssen)、迈尔造船厂(Meyer Werft)、爱达邮轮公司(AIDA Cruise)和DNV GL船级社。科德宝成功开发了该技术成果,计划在集装箱运输领域推广。所有组件都在预制系统单元中,便于安装。单个集装箱的额定功率最高达500千瓦,可与其他单元组合使用,让重型远洋船舶的总功率迈上10兆瓦台阶。 渡轮图片:科德宝电池使港口渡轮实现零排放操控,并允许230米长的船舶停靠和离港 与Quantron建立合作关系 科德宝的燃料电池技术还成功应用于陆上场景。该公司与商用车改装商Quantron合作,为40吨重卡开发了一套特殊系统,旨在检验此项技术成果在连续商业化驾驶条件下的性能、日常使用适宜性和系统耐久性。巴伐利亚州经济事务、地区发展和能源部的"能源研究计划"为该项目提供资金,这是首批明确支持开发重型商用车配套燃料电池的项目之一。按计划,到2021年年中,第一辆应用新型动力传动系统技术的试验车将在巴伐利亚州上路。这辆车名为Energon,去年8月初公开亮相。 卡车图片:旨在检验燃料电池系统在连续商业化驾驶条件下的性能、耐久性和续航里程 2019年底,科德宝宣布与菲利克斯巴士(FlixBus)就搭载燃料电池传动系统的巴士达成合作协议,并与美国制造商Motor Coach Industries就搭载高能锂离子电池组的长途客车达成合作协议。 卡车照片:第一辆应用全新燃料电池技术的试验车预计将于2021年中在巴伐利亚州上路 展望未来 科德宝的电池和燃料电池,甚至两者的组合,还为铁路旅行注入动力,尤其在非电气化支线铁路和调车运输方面更是扮演重要角色。科德宝专家认为,混合解决方案,即燃料电池与电池的组合,是重型车和商用车的理想选择。这两项技术相辅相成,在重量、安装空间和续航里程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科德宝能够独立提供两个系统,并为客户设计最佳配置。从电池隔膜、燃料电池膜、单体电池、电堆到完整解决方案,科德宝技术团队在众多细分领域具备特有专长,能够创造更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