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来股份电池研发团队关于中来独特注入金属化(JSIM)技术提效机理研究取得重要突破,研究成果在太阳能领域的权威期刊“Progress in Photovoltaic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上正式发表。中来与新南威尔士大学光伏与可再生能源工程学院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了此次关于JSIM技术具有超低复合性能优势的理论验证,该研究成果的发表,是中来团队研发实力的重要体现,也彰显了中来股份步履不停、专注创新的企业价值观,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JSIM技术采用了全新的低线电阻电极浆料体系,搭配高能量注入烧结过程,能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降低金属接触复合,浆料体系的改变解决了常规TOPCon电池组件面临的湿热稳定性问题,这一研究结果已在先期发表的文章中进行了报道。与此同时,JSIM技术的引入也大大提高了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中来和新南威尔士大学研发团队针对这一现象开展了科学研究。
由于JSIM技术在烧结过程中的特殊性,需要双面印刷电极实现注入诱导电流的导通,这样的结构给金属接触复合的表征带来了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中来团队及新南威尔士大学团队开创性地设计出具有不同电极接触占比且互不影响的金属接触单元图形,并结合Quokka 3模拟软件,成功提取了JSIM电池正背面金属接触复合数据,这一数值远低于常规高温烧结的TOPCon电池。对该数据的进一步的损失分析表明,接触复合的显著降低是JSIM电池效率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