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4月份锂电池出口额达1.61亿欧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8-21
  • 近日,波兰央行统计部专家Wojciech Mroczek发表文章称,波兰或成为欧盟锂电池出口的领导者。今年4月份波兰锂电池出口额就超过德国,达到1.61亿欧元(约合12.6亿元人民币),且出口增速也高于德国。

    此前,波德两国经济部部长探讨了两国共同开展电池技术合作的可能性,还计划通过建立“欧洲电池联盟”作为吸引相关企业参与的平台。

    不过,波兰生产锂电池的企业有数家,但只有韩国电池企业LG Chem生产电动汽车用高性能锂电池。

    早在2015年,LG集团就投资约16.3亿美元在波兰弗罗茨瓦夫建造电池工厂,按照当时计划的产能,该工厂可以为5万台电动汽车提供5万个长续航电池组。至今,经过几次扩充产能,目前将目标年产量提高到70GWh,预计每年可以为3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电池零部件。

    同时,今年初,梅赛德斯-奔驰也披露计划于波兰建造电动汽车电池工厂。

相关报告
  • 《2022年我国锂电池出口额近3426.6亿元》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2-06
    • 锂电池产品正在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新增长点。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22年中国锂离子蓄电池出口数额接近3426.56亿元,相较于2021年的1835.26亿元增长86.7%,创历史新高。 而2022年的增速相较于2021年66.5%的增速,也大幅增加了20.2个百分点。 从出口国别来看,2022年国内锂电池出口额排名前五的国家依次为美国、德国、韩国、荷兰和越南,占总出口额的57.6%。其中,国内出口至美国的锂电池金额为682.1亿元,同比增长112%。德国和韩国出口额分别为523.3亿元和354.7亿元。 美国已连续三年成为国内锂电池的最大出口国,占比约为19.9%。 2月2日,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表示,去年,以电动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的出口为代表,我国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的产品成为出口新增长点。 根据国内资讯机构EVTank此前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球锂电池总体出货量957.7GWh,同比增长70.3%。2022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达到660.8GWh,同比增长97.7%,在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的占比达到69.0%,2021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在全球的占比为59.4%。 EVTank分析认为,未来十年,锂离子电池仍然是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的主要电池技术路线。到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达到5212.0万辆;储能行业的发展也将极大的拉动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EVTank预计,到2025年和203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的出货量将分别达到2211.8GWh和6080.4GWh,其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2.8%。 2022年碳酸锂进口同比增长68% 值得注意的是,与锂电池出口额大幅增加相对应的是,2022年我国对电池原料锂精矿和碳酸锂的进口量也大幅增加。 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1—12月,我国进口锂精矿约284万吨,主要来源于澳大利亚、巴西、津巴布韦、加拿大等国,同比增长约42%。2022年全年碳酸锂进口量达13.6万吨,同比增长68%,增速比2021年增加6.3个百分点,2022年全年碳酸锂出口量为1.04万吨,净进口碳酸锂12.57万吨,同比增长约72%。 2022年我国碳酸锂表观消费量达47.43万吨,碳酸锂进口依赖度为26.2%。 其中,来自智利的碳酸锂为12.17吨,占进口总量的89.5%;来自阿根廷的碳酸锂为1.28万吨,占进口总量的9.4%。两个国家加总的碳酸锂进口量占据全部进口总量的98.9%。 上海为我国进口碳酸锂数量最高的省份。据上海海关统计,2022年全年上海市锂电池原料碳酸锂累计进口数量为8.4万吨,同比增长89.9%。 此外,2022年我国净出口氢氧化锂9.03万吨,同比增长约29%。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氢氧化锂出口国,95%以上产品出口到日、韩市场,其中出口韩国的氢氧化锂已经超过了日本,占比达到了63%。 为何我国是碳酸锂的净进口国,而是氢氧化锂的净出口国?据上海有色网分析,氢氧化锂主要用作高镍三元锂电池的原料,当前国外市场中更多生产和消费的是高镍电池及配套汽车,反之国内对氢氧化锂需求量相对有限,但全球当前90%以上的氢氧化锂冶炼产能均集中在中国,龙头企业有赣锋锂业、雅宝集团、雅化集团等。这就造成国内外两个市场供需结构产生差异。 而我国成为碳酸锂净进口国是从2019年5月开始。当时随着国内碳酸锂价格快速下跌,海外碳酸锂市场大量产品涌入中国市场;很多海外盐湖企业也将碳酸锂销售重点放在中国市场。 此外,南美盐湖提锂产品基本都为碳酸锂,且盐湖资源-锂加工一体化产能成熟配套,因此进口碳酸锂均价远低于国内碳酸锂现货价格。以2022年12月为例,当月碳酸锂进口均价为38.47万元/吨,远低于12月当月国内电池级碳酸锂约50万元/吨的价格。 据行业机构预测,随着南美盐湖提锂头部企业增产,中国国内锂电池产能的继续扩张带动对原材料需求的增加,2023年至2032年,中国的碳酸锂进口量都将持续增长。
  • 《611.21亿美元!中国锂电池对美出口金额创新高》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5-02-05
    • 2024年1-12月我国锂离子电池累积出口额为611.21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650.04亿美元,同比下降6%;2024年1-12月我国锂离子电池累积出口数量为39.14亿个,同比增长8.1%。其中,2024年12月锂离子电池出口额为60.48亿美元,同比增加14.5%;2024年12月锂离子电池出口数量为3.51亿个,同比增加17.1%。 据分析,出口呈现以下特点:出口总额下降,主要原因是去年和今年以来碳酸锂价格大幅下降,导致锂离子电池出口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降低;另一方面美国IRA法案对我们锂离子电池出口的影响开始显现;出口产品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动力电池出口增加明显,其它电池出口占比下降。 2024年1-12月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第一大市场仍为美国,出口金额为153.15亿美元,同比增长13%,占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的25%,占比较2023年提高4.2个百分点;第二大市场为德国,出口金额为102.54亿美元,占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的16.8%;韩国为第三大市场,出口金额为37.88亿美元,占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的6.2%。 2024年1-12月福建省是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产品的最大来源地,出口金额为167.49亿美元,同比下降8.3%,占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的27.4%;广东省为第二大出口来源地,出口金额为147.42亿美元,占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的24.1%;江苏省位居第三,出口额为97.92亿美元,占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的16%。福建、广东和江苏三省的锂离子电池出口额占到全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的67.5%。 2024年1-12月,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欧洲金额为227.57亿美元,同比降低10.5%,占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的34.4%;出口亚洲金额为177.95亿美元,同比降低13.8%,占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的29.1%;出口北美洲金额为158.53亿美元,同比增长12.4%,占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的25.9%。2024年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大洋洲地区金额增长最快,同比增长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