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M:科学家利用“自然系统”识别出了有望开发高效HIV疫苗的特殊蛋白》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3-06-07
  • 据WHO数据显示,自从1984年确定了引发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病因以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已经感染了超过8000万人,而且如今已经在全球引发了4000万人的死亡;目前WHO报告表示,全球大约有3800多万人感染了这种逆转录病毒,而且每年还有100万新发感染病例在不断增加,尽管抗逆转录病毒疗法能有效控制HIV,但患者必须坚持服药从而预防AIDS的发生。

    科学家们一直在尝试开发有效的HIV疫苗,但目前并没有取得成功,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题为“A cell-free antige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s HIV-1 epitope selection and vaccine design”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利用自然系统识别出了有望帮助开发有效HIV疫苗的特殊蛋白。

    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了他们2010年所开发的一种实验室技术复制了一种细胞环境,在该环境中,称之为抗原呈递细胞(APCs)的专门免疫细胞会分解衍生自HIV的蛋白,并使其对免疫系统的前线防御机制可见,即称之为CD4+ T淋巴细胞或辅助T细胞。研究者Scheherazade Sadegh-Nasseri说道,我们的简单方法—还原无细胞的抗原处理技术(reductionist cell-free antigen processing)能在试管中再现人类机体免疫系统所发生的复杂事件,而这些事件是免疫系统对抗原(诸如HIV等机体外来入侵者)的反应。当APC咀嚼来自抗原的蛋白并在其表面呈递名为抗原表位(antigenic epitopes)的片段时,这种抗原表位就会对辅助T细胞可见并且开启机体的免疫反应。

    如果研究人员能识别出哪种抗原表位具有“免疫显性”(immunodominant),即能引起针对病毒的最强烈免疫系统反应,那么他们或许就能拥有长期所寻求配方的必要成分,从而帮助制造有效的HIV疫苗。具有免疫显性的抗原表位拥有独特的结构,就好像锁与钥匙一样会与APCs上的细胞表面蛋白相匹配,即主要组织相容性分子(MHCs)。医学博士Srona Sengupta说道,如果你将HIV表位看作是一个热狗,而MHC看作是一个面包的话,那么大餐就是呈现给CD4+ T细胞的东西;能够识别HIV表位-MHC复合体为外来物的T细胞会被会被激活并向B细胞发送信号,而B细胞是另外一类能产生抗体的机体免疫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对HIV具有特异性)。抗体能与病毒结合并破坏已经被感染的细胞或预防HIV进入未感染的细胞,而这或许就是开发有效疫苗的关键功能。

    研究者表示,此前绘制和识别所需的免疫优势表位的努力已经被证明是不可靠的;传统的方法会利用一种“蛮力”系统,即对能代表真实HIV蛋白部分的合成性肽类进行测试,希望某些肽类能刺激机体的免疫反应并指导研究人员找到开发疫苗所需要的抗原表位;这种策略不仅成败在此一举,而且并不允许现实世界的化学和分子相互作用,而这些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表位的产生和功能。研究者解释道,这是有效的HIV疫苗策略仍然遥不可及的一个主要原因。Sadegh-Nasseri博士表示,我们的无细胞抗原处理系统能复制表位在APC细胞环境中被实际加工处理以及被呈递的方式,包括任何可能会发挥作用的影响因素等。这或许就能促进研究人员研究整个HIV蛋白质组(病毒所产生的所有蛋白)并明确识别出特殊的表位,而这种表位会被一种称之为HLA-DM的伴侣蛋白选择呈现给CD4+ T细胞;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研究者知道,由HLA-DM所加工处理和编辑的HIV表位是具有免疫显性特征的。

    研究者补充道,最近研究中所识别出的35个抗原表位此前是未知的;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无细胞抗原处理系统的分析揭示了三个重要发现:1)所识别出的表位的确是在HIV阳性的个体机体中产生的,而且会导致机体记忆性CD4+ T细胞的发展;2)这种新型的加工处理系统能被用来预测HIV蛋白的哪一部分在产生纳入到新型疫苗的免疫优势表位方面更有优势;3)该系统对全长天然蛋白的使用确保了任何细胞环境影响(比如那些在被感染的宿主细胞产生病毒后所引起的病毒表位修饰),且这些影响都会被考虑在内;当前的分析技术就缺乏这种能力。

    有趣的是,研究人员还识别出了能被糖分子基团所修饰的多个表位,这对于疫苗开发者而言或许是一个潜在的重要发现,但传统的分析或许就会错过这个发现;目前研究人员正在不断研究来完善这种免疫优势表位识别系统,并利用来自未来分析的数据增强疫苗开发者的能力,从而促进其开发出强大且有效的保护性策略来抵御HIV、SARS-CoV-2等多种病原体。

    原始出处:

    Srona Sengupta,Josephine Zhang,Madison C. Reed, et al. A cell-free antige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s HIV-1 epitope selection and vaccine desig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2023). DOI:10.1084/jem.20221654

  • 原文来源:https://news.bioon.com/article/4dbfe74857a5.html
相关报告
  • 《PNAS & JBC解读!科学家有望开发出治疗SARS-CoV-2和HIV感染的新型有效疫苗!》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12-21
    •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题为“A facile method of mapping HIV-1 neutralizing epitopes using chemically masked cysteines and deep sequencing”和国际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题为“Design of a highly thermotolerant, immunogenic SARS-CoV-2 spike fragment”的两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印度科学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出了能有效抵御SARS-CoV-2和HIV的新型有效的疫苗策略。此前研究人员报告了设计了一种耐热的COVID-19候选疫苗,以及一种快速的方法,该方法能识别被抗体所靶向作用的HIV包膜蛋白上的特殊区域,而这种抗体则能够帮助科学家们设计出有效的疫苗。 COVID-19候选疫苗包含有称之为受体结合结构域(RBD)的SARS-CoV-2的刺突蛋白的一部分,该区域能帮助病毒吸附到宿主细胞上,当研究人员在豚鼠模型体内进行测试时,他们发现,候选疫苗能够引起宿主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令人惊讶的是,这种候选疫苗还能在37度的温度下保持稳定一个月,而冻干的候选疫苗也能够对高达100度的温度耐受;这或许就使得疫苗能够便于储存和运输,而不需要昂贵的冷链设备进行运输就能在偏远地区进行大规模的人群接种。大多数的疫苗需要在2-8度的环境中或更低的温度下储存以免会失去疫苗的作用效力。与诸如mRNA疫苗等新型疫苗类型相比,制作基于蛋白质的疫苗在印度能够很容易扩大规模,因为印度的疫苗制造商们已经制作了几十年类似的疫苗了。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研究的候选疫苗还与其它许多正在研发的COVID-19疫苗之间有一个区别,其仅会利用RBD的特定部位,即一串200个氨基酸的序列,而不是整个刺突蛋白。研究人员通过质粒将编码该部分的基因插入到了哺乳动物细胞中,随后细胞就会制造出RBD部分的拷贝,研究者发现,RBD的配方在豚鼠体内引发免疫反应方面与刺突蛋白一样优秀,而且其在高温下也稳定得多,完整的刺突蛋白在50度以上的温度下会很快失去活性。研究者Varadarajan说道,目前我们需要项目资助来将相关研究结果推向临床研究阶段,其中就包括对大鼠进行的安全性和毒理性研究,以及在人体测试之前进行的工艺开发和临床试验,这些研究或许会花费大约10亿卢比。 在第二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重点对HIV病毒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人员旨在寻找确定能被中和性抗体所靶向作用的HIV包膜蛋白的关键部位,这些抗体能够阻断病毒进入细胞,而且能很好地对其标记从而被宿主机体其它免疫细胞所发现。基于这些区域的额疫苗或许就能够诱导宿主机体产生更好的免疫反应。为了绘制该区域的图谱,研究人员使用X射线晶体衍射学技术和低温电镜技术,但这些方法耗时、复杂且昂贵,因此研究人员就想寻找其它方法最终得出一种简便但有效的解决方案。 首先他们对病毒进行突变以便称之为半胱氨酸的氨基酸能够在包膜蛋白的几个地方出现,随后研究人员加入了一种化学标签粘附在半胱氨酸分子上,最后再利用中和性抗体来靶向作用病毒。如果这些抗体因为被半胱氨酸标签所阻断而无法与病毒上的关键位点结合的话,那么病毒就会存活并引起感染,通过对存活突变体病毒中的基因进行测序,研究人员就能够识别出这些位点。 最后研究者表示,这是一种快速弄清楚抗体结合位置的方法,其对于疫苗设计非常有用,同时还能够帮助检测不同人群机体中的血清样本如何对相同的候选疫苗或病毒产生反应,从原则上来讲,研究人员还能将这种方法进行修饰以适应于任何病毒,当然这就包括SARS-CoV-2。
  • 《科学家成功破解HIV疫苗开发困境!》

    • 来源专题:再生医学与健康研发动态监测
    • 编译者:malili
    • 发布时间:2017-09-27
    • -近日,一个国际研究小组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或能帮助研究人员克服在开发抵御HIV疫苗上所遇到的障碍,其能够促进机体产生特殊免疫细胞,并在机体循环过程中保持足够长的时间来应对HIV引发的感染。 早在2009年,研究人员在泰国进行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他们所开发的抵御HIV的实验性疫苗能够降低人类高达31%的HIV感染率,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疫苗或许是未来HIV治疗领域的一个新的前景,一种比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更具有明显优势的疫苗或许也能够有效清除HIV病毒。 然而在抑制疫苗产生长效保护作用上的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其所需要产生的关键免疫反应往往很短暂,如今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解决方法;当病毒进入机体后,其目的就是进入到细胞中并且在细胞中进行不断繁殖,进而在机体中扩散;HIV之所以臭名昭著,是因为其外壳蛋白能够特异性地靶向作用CD4 辅助T细胞,这种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调节子,CD4 辅助T细胞能够为机体其它类型的免疫细胞产生产生重要的信号分子,这些免疫细胞包括B细胞(能够制造抗体);杀伤性T细胞(能够杀灭病毒感染的细胞)。 通过特异性地靶向作用CD4 辅助T细胞,HIV就能够削弱机体免疫系统的控制中心,并且抑制免疫防御机制有效发挥作用,HIV甚至并不需要进入并且杀灭CD4 辅助T细胞,其会通过将gp140蛋白结合到CD4细胞的受体上来引发这些细胞出现功能麻痹,而CD4细胞受体是辅助T细胞表面的重要分子。 HIV的包膜蛋白是保护机体抵御HIV感染的疫苗中的关键组分,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靶向作用这种蛋白并且产生针对HIV外膜的特殊抗体从而抑制病毒进入细胞;如果疫苗所发挥的效应比较长久的话,再加上辅助T细胞的协助,人类机体就能够产生抗体来中和多种类型的HIV毒株,并且保护机体免于病毒感染。 此前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证实,利用名为gp140的外膜蛋白就能够直接诱导B细胞产生抵御病毒的抗体,但仅仅是在很短时间内,而且也并不足以产生足够的抗体来为机体提供长效抵御HIV感染的能力。 在同英国、法国、美国和荷兰的研究人员进行联合研究后,来自剑桥大学的研究者Jonathan Heeney教授发现,gp140结合到辅助T细胞CD4受体或许是引发障碍的主要原因,而通过抑制gp140同CD4受体的结合,产生抗体的B细胞中所发生的短期阻断或许就会被克服。发表在Journal of Virology杂志上的两篇研究报告中,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了这种方法或许是可用的,而且研究人员能够使得这种反应持续一年时间。 Heeney表示,疫苗为了发乎作用,其所引发的效应就必须长久,让人们每隔6-12个月就进行疫苗接种或许并不太现实,我们想开发一种疫苗来克服这种障碍,并且开发出能够长效产生抗体的细胞,如今我们发现了一种新方法。这项研究表明,将一种特殊的蛋白斑块添加到gp140上或许能够通过阻断其同CD4受体的结合来明显改善B细胞的反应,从而也能够在免疫反应的早期阶段来抑制辅助T细胞的功能缺失,这种小型蛋白斑块就是研究人员开发改善HIV疫苗的新型策略。 这种修饰后的疫苗策略能够帮助刺激产生长效的B细胞反应,增强B细胞识别不同病毒外壳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帮助研究人员开发出更有效的抗体;当然相关研究也能够促进新型的HIV疫苗被开发,这种疫苗就能够促进机体免疫系统在足够的时间里出纳生B细胞来制造更多保护性的抗体。 B细胞常常需要足够的时间才能够制造出高效的中和性抗体,但在此前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B细胞反应时间或许并不足以做出改变来有效阻断HIV的感染。文章中,研究人员开发出了能明显改善B细胞对HIV疫苗反应的方法,研究人员希望相关研究结果能够帮助促进HIV疫苗开发领域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如今他们希望能够寻求更多的资助来在人类机体中进行候选疫苗的临床试验。(生物谷Bioon.com) 参考资料: 【1】Study clears important hurdle toward developing an HIV vaccine 【2】Increased, Durable B-Cell and ADCC Responses Associated with T-Helper Cell Responses to HIV-1 Envelope in Macaques Vaccinated with gp140 Occluded at the CD4 Receptor Binding Site J. Virol doi: 10.1128/JVI.00811-17 【3】Cross-Linking of a CD4-Mimetic Miniprotein with HIV-1 Env gp140 Alters Kinetics and Specificities of Antibody Responses against HIV-1 Env in Macaques J. Virol doi: 10.1128/JVI.00401-17 【4】Vaccination with ALVAC and AIDSVAX to Prevent HIV-1 Infection in Thailand N Engl J Med DOI:10.1056/NEJMoa0908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