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国家文献战略储备库建设工程建筑设计方案揭晓》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 xuxue
  • 发布时间:2017-05-29
  • 5月22日,国家图书馆与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关于国家图书馆国家文献战略储备库建设工程建筑设计合同签字仪式在国家图书馆举行。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国家图书馆馆长韩永进出席仪式并致辞。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魏大威、孙一钢,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海、项目总监赵鹏飞参加签字仪式。

    国家图书馆国家文献战略储备库建设工程选址位于河北承德市承德县,场地四面环山,占地10.17公顷,总建筑面积约6.7万平方米,主要功能为存储库区、数据资源存储及灾备中心、业务加工区和配套用房等。建筑方案设计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前期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在工程设计招标中,国家图书馆认真贯彻落实文化部领导“科学设计、科学论证、科学编制方案、建设优质工程廉洁工程”的指示精神,经过资格预审、设计方案和技术建议征集、公开招标等多个阶段,历时7个月,最终崔愷院士领衔的中国建筑设计院方案,以“隐于自然,融入环境,展现中国建筑园林美”得到专家和各有关方面的一致认可,在众多优秀参选方案中脱颖而出,成为中标方案。

    该方案在设计理念上,化大为小,化显为隐,以“小式”建筑组成“聚落”形态,贯彻了隐于自然的理念,营造出曲径通幽、步移景异的中国传统园林景观意向,呈现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园林美;在功能布局上,呼应周边自然形态,依山就势,顺山势布局建筑,减少对山体的破坏,节约造价;在可持续发展上,秉承绿色、节能、生态、低碳理念,就地取材,形成本土化的环境与文化特色。

    韩永进在仪式上表示,本次设计签约是国家文献战略储备库建设工程的重要里程碑,是工程近期工作的关键节点。后续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希望双方精诚合作,牢记使命,再接再厉,按照预定节点安排完成相关工作,共同把国家文献战略储备库项目建设工程建成经典工程、百年工程。

    国家文献战略储备库项目承担对国家重要文献异地备份储藏和数字资源灾备存储的战略责任,是保障国家文化安全和长远发展,全面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的国家重点文化工程。该工程得到了中央领导和文化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已被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等相关规划。项目建成后,国家图书馆将会形成北京白石桥馆区、文津街馆区和承德国家文献战略储备库“两地三馆”的格局。

相关报告
  • 《国家图书馆举办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揭晓》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xuxue
    • 发布时间:2017-05-22
    • 4月23日,在第二十二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在国家图书馆揭晓。国家图书馆馆长、党委书记韩永进,北京市海淀区委书记崔述强以及来自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华社、北京市海淀区、国家图书馆、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出席仪式。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作者和出版单位代表,文津图书奖组委会、专家评委会、媒体评委会代表以及来自全国的公共图书馆联合评审单位代表、媒体记者200余人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由国家图书馆联合北京市海淀区、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新华社《北京参考》共同举办,活动旨在通过政府、图书馆、媒体等协力合作,调动家庭、社区、学校等各方力量,共同大力营造阅读氛围,推进全民阅读,构建书香社会。   本届文津图书奖共收到推荐书目1800余种,全国64家图书馆担任联合评审单位,8家媒体评审参与图书推荐和初评环节,14位知名学者进行终评工作,共评选出获奖图书10种,推荐图书44种。《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德国天才》《造房子》《古乐之美》《大国大城:当代中国的统一、发展与平衡》《消失的微生物:滥用抗生素引发的健康危机》《星空帝国 中国古代星宿揭秘》《吃货的生物学修养》《去野外:探索大自然之旅》《盘中餐》等荣获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其中社科类5种、科普类3种、少儿类2种。获奖图书中有7种是原创作品,3种是翻译作品,原创性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比往届有所提高。活动现场宣布了“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最受读者喜爱的入围图书投票活动”结果。   仪式开始前,由国家图书馆、京港地铁长期合作的M地铁·图书馆第七期主题活动“那些年,我们共同度过”在地铁4号线国家图书馆站举行。活动通过打造“京港文化交流主题站”、开出“时光专列”以及推荐国图优秀电子图书等形式,让公众了解两地文化,感受双城魅力,增进两地文化的交流与互通。乘客可以通过扫描地铁4号线沿线各站主题海报上的二维码,进入掌上国图专题阅读推荐图书。   为配合本次文津图书奖揭晓,国家图书馆还举办了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及推荐图书展览,全国60多家图书馆在各地的巡展同步开幕。同时,文津图书奖组委会举办了文津图书推广活动,共有12家公共图书馆的120名馆长和馆员担任发起人,开展阅读接力活动。此次推广活动通过在线报名、后台遴选、寄送图书的流程实现面向社会的阅读接力,共投放历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及推荐图书1000册,涉及历届获奖和推荐书目150余种。
  • 《国家图书馆馆长会议(CDNL)分享“全球愿景”》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mawutong
    • 发布时间:2017-09-27
    • 国家图书馆在一个国家的图书馆和信息体系中负有特殊职责,且这些特殊职责常为法定责任。因此,国家图书馆是在国家层面实施变革的关键机构。国家图书馆采取的行动,特别是各个国家图书馆之间的互动,最终可能导致全球性的反响。国家图书馆领导开展相关活动,是它们利用、影响和倡导全球图书馆界核心价值观能力的重要体现。 会议期间,国际图联国家图书馆常设委员会(NLSC)介绍了其“全球愿景”报告的结论,该报告是一大批刚刚发布的报告的一部分,这些报告均探讨了联合起来的图书馆界应对未来挑战这一观点。讨论在面对面交流和线上会议中展开。国际图联国家图书馆常设委员会报告向受访者强调了一个共同主题,即通过协助实现“全球愿景”讨论的目标,既可以强化国家图书馆承担的收集、保存和提供文化遗产的重要使命,也可以提升加强其他团体和机构间的合作和参与的必要性。 紧随国际图联国家图书馆常设委员会报告之后,即为“全球愿景”投票环节,该环节由国际图联秘书长杰拉德•莱特纳(Gerald Leitner)主持。来自50个国家的国际图联国家图书馆常设委员会代表参与投票,他们加起来有1124年的图书馆经验以及约500年的国际图联参与史。投票结果实时公布。 随着国家图书馆越来越多地参与“全球愿景”讨论,我们期望看到它们对该项目未来的巨大影响,因为它们在地理上(全球)和体制上(政府支持)都具有战略性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