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业大变革条件下乡村旅游异军突起
目前,我国旅游业已进入结构调整和深刻变革期:景点旅游的边际效益下降,出游方式散客化趋势显著,旅行社和导游核心业务削弱,核心竞争力转向旅游目的地综合竞争。在此背景下,随着小众游的兴起,集休闲与求知于一体的旅游度假成为新时尚,乡村旅游成为人们旅游选择的重要方面,呈现出异军突起、蓬勃发展的新态势。
二、绍兴发展乡村旅游的问题与着重点
当前绍兴乡村旅游发展集聚效应不够突出,产业规模不够壮大,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发展水平不够平衡。因此,全市发展乡村旅游应着重做好三点:
其一,注重布局设计。一要注重总体规划布局与当地总体规划相一致。景区村庄发展规划要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基础,要与产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交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精确对接,与美丽乡村建设计划有机统一。二要注重局部创意设计与自然人文景观相协调。景观规划设计要以山水生态资源为基础,以历史农耕文化为依托,以优化区域生态系统功能为目标,营造具有观赏性、文化性、艺术性的自然与人文景物和环境场地。三要注重建筑设计与农耕乡土建筑文化相融合。尊重地域特征和文脉,在建筑造型和立面外观上吸收传统民居建筑中优秀建筑元素,创造出极富地方特色、文化的经典建筑群。
其二,抓住核心要素。一要在明确比较优势上“定准类型”。景区村庄要明确自身比较优势,确定发展模式和主题类型,在找准着力点上下功夫。二要在打造旅游产品上“创出特色”。坚持以乡村资源环境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文化内涵为核心,以产业基础为支撑,从“六要素”中统筹把握、精心设计旅游产品。三要在培育经营品牌上“塑造形象”。实施品牌战略,构建品牌体系,丰富品牌内涵,促进乡村以“品”成“牌”,向品质、品味、品牌方向发展。
其三,挖掘乡村文化。一是从“历史”和“民间”中挖。要重点保护、积极修缮、合理开发珍贵历史遗迹;系统整理、编辑、介绍历史名人、事件和典故;深度挖掘、充分展示、互动体验民俗文化与风土人情。二是从“景观”和“生态”中挖。要挖掘开发独特自然山水景观和生态,展示地域文化。三是从“农耕”和“农事”中挖。重点开发极富魅力的传统农耕文化、独具地方特色的农事劳动技艺。四是从“饮食”和“种养”中挖。从“精、美、情、礼、土”五个方面挖掘饮食文化,提炼“土菜”养生功能,打造绿色健康文化。
三、旅游部门的定位和努力方向
一是积极参与协同。紧抓发展乡村旅游,创建载体,使农家乐、民宿、田园综合体等旅游业态向新空间、新景色、新热点和新主体转型升级,积极参与景区村庄创建的组织工作,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发展乡村旅游,形成发展乡村旅游齐抓共管良好氛围。
二是加强政策支持。要做好参谋,引导财政、农办等部门资金跟着项目走,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上向村庄景区建设倾斜。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村庄景区建设。坚持“美村富民”工作导向,鼓励发展休闲业态,大力发展养生经济、运动经济和文创经济。
三是强化人才保障。加大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力度,将农村实用人才乡村旅游培养计划纳入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积极吸引热爱农村生活、经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村青年返乡创业。
四是突出策划包装。重点打造乡村旅游集聚区、星级旅游区、特色民宿、房车露营体验、乡村研学等产品业态,形成具有乡土气息和一流品质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扶持并规范乡村特色民宿发展,制定乡村民宿服务规范,推进全市乡村旅游向乡村度假、乡村休闲、乡村生活转型发展。
来源:绍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