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 大规模社区监测研究中持续SARS-CoV-2感染的患病率》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2-27
  • 2024年2月21日,牛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发表题为Prevalence of persistent SARS-CoV-2 in a large community surveillance study的文章。

    该研究通过病毒序列数据,识别出持续感染SARS-CoV-2的个体,并发现他们更容易报告长期COVID症状,对疫情防控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持续的SARS-CoV-2感染可能成为病毒的储存库,可能引发新一波疫情,产生高度多样化的病毒谱系,并导致长期COVID-19后遗症(长期COVID)。研究发现,持续感染的人群中,有超过50%的患者报告出现长期COVID症状。据估计,可能有0.1-0.5%的感染会变成持续感染,持续时间通常超过60天,且病毒载量会反弹到高水平。在一些个体中,病毒基因序列发生多处氨基酸替换,表明存在强烈的正选择压力,而另一些个体在较长时间内的序列中没有明显变化,表明选择压力较弱。这些替换包括了一些对于SARS-CoV-2变种具有定义作用的突变,以及在免疫受损人群中常见的突变。

    这项研究对于我们理解和描述SARS-CoV-2感染、流行病学和演变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关报告
  • 《废水中的SARS-CoV-2基因组监测作为监测地方性病毒进化的模型》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23-11-27
    • 随着全球 SARS-CoV-2 负担和检测频率的降低,废水监测已成为支持临床监测工作的重要工具。本研究的目的是鉴定和描述从南非城市中心收集的废水样本中的 SARS-CoV-2 变异。我们在此表明,废水测序分析与临床基因组监测在时间上是一致的,并揭示了临床监测未检测到的多个品系的存在。我们的研究表明,即使在没有临床样本的情况下,废水基因组学也能可靠地恢复当地循环变异的流行率,从而为 SARS-CoV-2 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支持。此外,我们还发现,分析在废水中观察到的变异可提供即将发生的血统转变信号。我们的研究证明了废水基因组学在监测地方性病毒进化和传播方面的实用性。
  • 《SARS-CoV-2 感染牙买加果蝠肠道类器官模型中的抗病毒反应》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23-11-27
    • 蝙蝠是几种人畜共患病病毒的天然贮存库,这可能是因为蝙蝠控制病毒感染的能力较强。然而,蝙蝠的抗病毒反应机制尚不明确。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牙买加果蝠(JFB,Artibeus jamaicensis)肠道类器官模型,用于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在感染 SARS-CoV-2 后,检测到病毒 RNA 和亚基因组 RNA 增加,但没有传染性病毒释放,这表明 JFB 器官只支持有限的病毒复制,而不支持病毒繁殖。SARS-CoV-2 的复制与 I 型干扰素和炎症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显著增加有关。有趣的是,SARS-CoV-2 还能促进 JFB 有机体的形成和生长。蛋白质组学显示,炎症信号转导、细胞更替、细胞修复和 SARS-CoV-2 感染途径均有所增加。研究结果表明,原代 JFB 肠上皮细胞成功地启动了抗病毒干扰素反应,JFB 细胞感染 SARS-CoV-2 可诱导保护性再生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