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屹光新材料5万吨/年醇胺等项目在四川大英开工竣工》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12-30
  • 12月28日,大英经开区彩旗招展、掌声雷动、机器轰鸣。在大英建县22周年的当天,四川屹光5万吨/年醇胺项目正式开工,大英县工业污水处理厂、兴茂石化危废集中处置中心、蜀泰化工高活性汽柴油加氢催化剂和纳米新材料、久大蓬莱盐化迁建技改、四川康泉生物制药GMP建设等总投资达22.2亿元的五个项目正式竣工,为大英22周岁生日献礼。 " 今年以来,大英坚持“工业强县、文旅兴城”战略目标不动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用良好的营商环境助推项目落地落实见效,全力推动大英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提速项目建设,大英全面落实“四全”项目推进机制,创新实施“三定”项目管理制度,全环节高效解决项目建设困难。县领导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定期带队深入企业上门服务、现场办公,以“不要企业跑 路、部门上门服务”的服务理念,帮助企业及时有效解决发展中的难题;各职能部门进一步优化服务举措,选派业务精英驻企服务,与企业手牵手心连心,共同加快推动项目建设。在大英县22岁生日到来之际,全县上下的辛勤耕耘结出了累累硕果。 当天上午,在四川屹光新材料项目现场,大英县委书记胡道军宣布项目开工。挖掘机、装载机机声轰鸣,电子鞭炮声响热烈,建设工人蓄势待发…… 项目方在致辞中表示,项目能够顺利落地,得益于大英县优良的营商环境和领导干部务实的工作作风,10分钟签订协议、10小时解决电缆问题、10天移走建设障碍等等大干实干快干的有力举措,确保了项目工作高效运行。 据了解,四川屹光新材料5万吨/年醇胺项目是大英县新材料产业链上重要的一环,项目建成将进一步完善园区新材料产业链,真正实现园区内部产业有机结合、深度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 在大英县工业污水处理厂区大门处,大英县委书记胡道军,县委副书记、县长胡铭超,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朱俊华,县政协主席张钰共同为项目揭牌。 在大英县工业污水处理厂项目竣工仪式上,胡道军宣布项目竣工投用。 胡铭超在讲话中表示,大英县工业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将有效提升园区承载能力,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并将进一步改善郪江水质,促进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实现共赢。希望各有关部门单位切实加强管理,确保设施高效运行,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全县上下更要以这次竣工仪式为契机,再鼓干劲、再抓落实,努力在项目引进和服务项目建设上比能力、拼业绩,加快掀起新一轮项目建设热潮,为助推大英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 据了解,大英县工业污水处理厂项目计划总投资3亿元,设计污水处理规模每天3万吨,分三期实施。当天竣工的是第一期,日处理污水1万吨,处理后的水质将达到地表水三类(Ⅲ类)标准排入郪江。项目为完善园区基础配套,优化产业结构,做大总量、做优增量,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对打造全市能源盐化工特色产业园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 随后,胡道军、胡铭超一行先后来到其余四个竣工项目现场,分别为兴茂石化危废集中处置项目和四川康泉生物制药GMP建设项目揭牌,为蜀泰化工高活性汽柴油加氢催化剂和纳米新材料项目、久大蓬莱盐化迁建技改项目启动生产。 每到一个现场,胡道军都认真参观了生产线流程,仔细听取了项目方关于车间生产、产品特色、市场销售、专利获取、产值税收等方面的情况介绍。胡道军强调,全县上下要始终坚持“工业强县”战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执行“不让企业跑 路、干部上门服务”制度,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要积极融入成渝城市群协同发展,做好配套和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积极做大做强三大主导产业,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项目方要进一步加快生产步伐,在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的前提下,迅速抢占市场、扩大规模,在自身得到成长的同时,为大英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相关报告
  • 《四川永盈80万吨功能性新材料一体化项目投产》

    • 来源专题:绿色化工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12-04
    • 近日,四川永盈年产80万吨功能性新材料一体化产业链项目一期A线乙炔裂解装置安全火炬点火成功,标志着项目进入投料试生产阶段。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330亿元,是南充工业领域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项目。项目以天然气为原材料,主要生产1,4-丁二醇(简称“BDO”)这一绿色化工产品。BDO是氨纶、化妆品、可降解材料、锂电池溶剂等多种产品的原料,是重要的有机和精细化工原料。据悉,该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达240亿元。
  • 《四川达州集中签约17个化工新材料产业项目》

    • 来源专题:现代化工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06-05
    • 5月31日下午,投资四川·达州市“双招双引”投资推介会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新材料专场活动在上海举行,现场集中签约项目17个。 17个项目均属新材料产业,达州高新区、达州东部经开区、达州市宣汉县等地与相关方签订了产业合作项目。其中,北京华晟创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将在达州投资建设年产100万吨低碳胶凝材料项目,该项目一期计划总投资2.5亿元,预估年消纳各类固废200万吨以上。与宣汉县签约的重庆鼎钛科技有限公司,将借助中石化普光气田产出的丰富硫磺资源,建设硫化工新材料项目。 新材料是达州重点培育的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之一。依托天然气、硫磺、玄武岩矿石、富锂钾卤水等资源,近三年,达州已引进浙江正凯集团天然气制乙二醇、辽宁星空钠电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生产线及储能电站、广东美联色母粒生产基地等多个“百亿级”产业项目,初步形成高端化工、高性能纤维、新能源电池正负极以及光电新型显示等新材料产业错位发展格局,并培育了一批“单项冠军”——玄武岩纤维原丝产能居全国第一,隔热隔音玻璃棉应用于大飞机制造。2023年,达州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760亿元,同比增长16.2%。 推介会上,达州重点介绍了高端化工、高性能纤维、新能源电池、光电新型显示材料等细分领域合作项目,比如建设30万千瓦风电设备的玄武岩纤维风电叶片开发与应用项目、建设14GWh(吉瓦时)整装动力智慧工厂项目等。 聚焦单个产业举办投资推介会,是今年达州新推出的招商引资比拼拉练升级版,主要围绕能源化工、新材料、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轻纺服饰等六大主导产业举办投资推介会,瞄准加快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同时,达州将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有机结合,采取“产业+园区+高校(院所)”形式举办推介会,促进资金、项目、人才引进共赢。 经过前期深度对接,当天的推介会上,宣汉县的四川巴人新能源有限公司与新联超导(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签订超导瞬变电磁勘探项目合作协议,达州市开江县政府与上海海洋大学校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决策咨询、人才交流等方面展开合作。此外,活动为达州市“双招双引上海工作站”授牌,并为科研人员、企业家共8人颁发“双招双引”特聘专员聘书,延伸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