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套百千瓦级电氢双向转换装置投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6-26
  • 近日,我国首套自主研发的百千瓦级电氢双向转换装置在广州投运,在国内率先通过一套装置完成制氢和发电,实现了绿电和绿氢的双向高效可靠转换,标志着我国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了“示范应用”。

    由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研发并投运的电氢双向转换装置,位于广州南沙小虎岛电氢智慧能源站,在外观上看,纵横交错的“钢管森林”旁矗立着三个银灰色集装箱,以及一个小型储氢罐。该装置基于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技术,具有电解池和燃料电池两种模式,集制氢与发电功能于一体:在电解池模式下,装置通过高温电解水制取“绿氢”,将这些氢气收集到储氢罐,可随时向站内供氢;当一键切换成燃料电池模式后,可将储氢罐内的氢气输送回装置,通过电化学反应按需发电并网。

    广州供电局氢能源研究中心杨怡萍介绍:“目前,通过对大功率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技术的突破,装置的系统电解制氢功率已达100千瓦,电堆平均每三度电可制一立方氢,相比传统电解制氢技术的效率提升了20%-30%,尾气循环利用下发电效率可达60%。”

    据悉,该装置依托“电-氢”和“氢-电”的高效、双向转化优势,丰富了新型电力系统的调节资源,助力更多的新能源并网消纳,也提升了电网在各种极端情况下的韧性与可靠性。一方面,该装置可以作为储能设备,在用电低谷时将富余的绿色电能用来制氢,并储存起来,有助于粤港澳大湾区风电等新能源的大规模就近消纳,促进能源间的“时空转移”,也为交通、工业等行业提供“绿氢”,助力各行业深度脱碳;另一方面,该装置可以作为发电设备,在用电高峰时,以及各类应急情况下,将储存的绿色氢气用来发电,实现电力供应更加安全可靠、绿色低碳。

    “这套装置实现了从材料到系统的全面国产化。”杨怡萍介绍,“作为小型、分布式的能源生产单元,未来通过模块化叠加组合,装置的制氢与发电功率可达到兆瓦级。”据了解,这套电氢转换装置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今后该技术有望进一步应用于冶金、化工等行业领域,电氢转换规模将提升百倍,拓展到万千瓦级。

    “双碳”目标的提出,使氢能产业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广州供电局副总经理龙云认为,通过“电-氢”转换,全社会用氢客户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成为用电客户,以绿氢为途径,既能大幅增加电网消纳新能源的能力,也能进一步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最终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33237.shtml
相关报告
  • 《上海应物所成功研制百千瓦级固体氧化物电池电氢双向转换装置》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7-15
    •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与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氢能源研究中心联合,攻克了双向可逆高温固体氧化物电池(RSOC)运行的全套技术和关键装备研发难题,成功研制出百千瓦级固体氧化物电池电氢双向转换装置,实现了一套装置即可完成制氢与发电、电力与氢气之间的高效转换。该装置目前已经在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小虎岛电氢智慧能源站内投运,我国双向可逆高温固体氧化物电池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了示范应用。 该装置在电解池模式下,制氢功率已达100 kW级,电堆直流电耗3.0 kWh/Nm3H2,电流密度高达0.79 A/cm2,相比其他电解水制氢技术(如碱性电解水、质子交换膜电解水)的效率提升了20-30%;燃料电池工作模式下,发电效率可达60%,高于其他的发电技术。 该装置基于RSOC技术,具有电解池和燃料电池两种运行模式,集制氢与发电功能于一体:在电解池模式下,装置在电力输入的条件下产生氢气并收集于储氢罐内,可随时向站内供氢;当一键切换成燃料电池模式后,可将储氢罐内的氢气输送回装置,按需发电并网;同时,电解池与燃料电池模式之间的切换速度达到分钟级。 依托“电—氢”和“氢—电”的高效、双向转化优势,该装置丰富了新型电力系统的调节资源,有望助力更多的新能源并网消纳,提升电网在各种极端情况下的韧性与可靠性。
  • 《国内首套海上风电传动链平台福建建成投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2-27
    • 26日,我国首个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的传动链平台在福建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行。这是国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电机组地面试验平台,测试能力全面,可模拟25兆瓦级风电机组的全工况运行。该平台的建成,意味着今后对10兆瓦以上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进行地面试验检测将不再受天气条件限制,试验效率将得到显著提升。海上风电试验基地由陆上检测中心和试验风电场两部分组成,传动链平台是陆上检测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传动链平台由多方协同研发,集全工况、高拟真、多尺度为一体,具有国内同类试验台不具备的轴线角度调节功能,以及全球容量最大的电网工况模拟装置。国网福建电力科技部主任方日升介绍,该平台能够复现真实海上环境下的“风—浪—流”复杂工况,试验效率可提高1倍以上。 这一平台的建成投运,对于推动我国海上风电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将为海上风电装备的研发和测试提供更加可靠和高效的平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