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0名新材料领域院士齐聚武汉 共论行业发展新趋势》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9-26
  • 9月25日,2019新材料国际发展趋势高层论坛在汉开幕,近40位两院院士、海外院士和千余位专家、青年学者参加论坛。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先旺,武汉市政协主席胡曙光出席开幕式。

    本次论坛聚焦新材料领域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的国际发展,为工业化4.0时代的到来提供新材料领域解决方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兰州化物所教授薛群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徐惠彬,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张清杰作大会致辞。

    大会主席徐惠彬在致辞中表示,论坛旨在研讨和把握国际新材料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促进我国新材料的研究和产业发展的交流合作、人才培养,为材料科研人员搭建学科融合、交流展示的平台,已发展成为材料界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盛会。

    薛群基院士在致辞中表示,论坛始终坚持高端性、前沿性,有效团结和发挥了院士群体的智力优势。新时代材料研究人员,要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希望论坛充分凝聚高端材料人才,加强交流合作,共同为推动材料产业的生产力转化作出更大贡献。

    周先旺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论坛的院士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说,材料是生产力的重要标志。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推动了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蓬勃发展。目前,武汉市正以三大国家开发区和五大产业基地为依托,推进材料先行、产用结合,把新材料作为新的支柱产业培育,着力强化新材料对产业集群的支撑作用,着力建设新材料重大创新平台,着力集聚新材料领域顶级人才。武汉正全力营造一流人才环境和营商环境,竭诚为各类人才和企业家在汉创新创业做好服务。

    开幕式前,周先旺与参加论坛的院士专家和企业代表座谈。

    科技部有关负责人,市政府秘书长陈劲超参加活动。

相关报告
  • 《【原创】材料科技领域发展态势与趋势》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万勇
    • 发布时间:2019-05-22
    • 材料的创新进步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各领域的重大科技突破,是现代科技发展之本。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到材料研发的重要性,并制定了相应的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从设计、制备、表征、应用的链条看,近年来材料领域热点频现,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渗入到了本领域成为新的关注点,涌现出诸多新型材料,性质与结构研究获得新的突破,应用成果丰硕。武汉文献情报中心先进制造与新材料情报研究团队利用情报研究方法,梳理了部分国家在材料领域的重要规划,以及取得的最新进展和突破,并初步提出了对我国的启示与建议。 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重要战略行动方面,美国:重视基础及应用研究,关注高性能结构材料;欧盟及其成员国:聚焦主要方向,发布重点战略;日本:每年发布《制造业白皮书》,材料发展以产业化为导向。 在重要研究进展方面,体现出以下特点:机器学习助力材料设计开发;新型材料不断涌现;材料性质研究取得众多突破;新型材料助推器件发展;增材制造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在发展建议方面,我们提出:一从基础入手,资助前瞻性研究工作;二从路径着眼,开展相关领域方向的路线图绘制;三从共性切入,重视关键技术创新。 如需获取全文,可联系本网。
  • 《新材料成武汉产业发展新热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11-28
    • 新材料,作为武汉的“隐形硬核”,有实力有底气冲入第一产业方阵。11月17日,长江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新材料的深度报道,连日来,新材料成武汉产业发展新热词,签约与创业大赛,频现新材料项目。新材料已被列为武汉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专家建议,发展新材料产业,应加大成果转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新材料产业。 签约与创业大赛现场,频现新材料项目 “我们发明的高导电石墨烯膜材料,性能全球领先,真正发挥了石墨烯材料的核心性能,实现了高端应用。”11月21日,国内最有影响的华侨华人引智引资活动——华创会,第19次在汉开幕,汉烯科技公司签约入孵岱家山科技企业孵化器。 在本届华创会上,加拿大籍人才马虹蔚与材谷金带(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约,担任总工程师,将在“钢都”青山开展材料科学及金属成型学科的交叉学科研究。 同一天,同一个活动,签约两个新材料项目。近来,在武汉各种产业发展场合,新材料成为武汉新的城市热词、关键词之一。 创业武汉星光大道品牌活动已成功举办了五届,是创业企业成为创业之星的优质平台,是区域创新创业大赛的标杆。新材料是2019年创业武汉星光大道6个行业专场之一,在11月21日举行的年度总决赛中,前三名中有两个都属于新材料。 11月19日至20日,百万校友资智回汉·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专场活动举行。新洲区政府与入园企业签约50个招商引资项目,总金额1056.6亿元。签约项目中不乏新材料项目,其中武汉工程大学纳米新材料等项目颇具看点。 11月15日,在第二届大学之城创新创业大赛复赛上,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纳米复合材料专业的卢鹏荐掷地有声:“我们要做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超高纯度新材料!” 他从研究生期间开始,从事纳米复合材料领域创业,从武汉理工大学创业中心一间30平方米的房间出发,带领团队试图“改变一直以来在半导体芯片核心原材料一直依赖进口的局面,致力于成为中国高端精细功能材料的引领者。”目前,拓材科技已能够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定制开发新的高纯材料产品。 发展新材料产业,要从发文章走向应用 “武汉作为新一线城市正处在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提档升级的关键时期,整个大武汉充满着大创新、大发展、大变革的奋斗氛围,落户武汉是我们的必然选择。”长江日报的头版头条报道,让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喻学锋坚定了在武汉发展的信心。 一年前,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落户武汉经济开发区,这也是中国科学院在武汉市成立的第一家新型研发机构,具体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武汉市和武汉经济开发区联合组建,致力于实现部分“卡脖子”关键材料和技术的产业突围,努力建成国内一流的“硬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 “一代材料,一代产业”,喻学锋坦言,选择落户武汉,一是这里有丰富的新材料科研资源,二是显著的示范效应,三是巨大的新材料市场空间,“与其说是我们选择了武汉,不如说是武汉和我们是互相选择”。 11月29日,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承办的武汉市第九批科技成果转化·中国科学院新材料与智能制造专场上,将有20个项目进行签约转化。 “重点发展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建成我国重要的新材料研发与生产基地。”市政府已把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列入了武汉高质量发展的八大重点产业之一。 “当前,武汉在新材料领域既拥有明显优势,也有一定挑战,需要结合自身特点推进产业发展。”喻学锋认为,发展新材料产业,应加大科技成果转化,要引导科研人员从发文章走向科技应用。 喻学锋建议,发展新材料产业,还可共建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科技服务、标准制定、检验检测等各类产业联盟,通过设立更多新材料产业相关基金,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新材料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