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生物采出地下残留油气》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19-04-26
  •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进大庆油田勘探开发院实验中心的微生物采油技术实验室,只见一瓶瓶装着黑色液体的“油宝宝”整齐排列在匀速晃动的温暖“摇篮”里睡得好香甜。原来,这个实验室正在开展利用微生物降解原油生成天然气技术的研究。据了解,作为我国最大油田的大庆油田,从水驱、聚驱、复合驱一路走来,经历了长达60年的高速开发,地下油藏含油量逐年减少,也越来越难有效动用。微生物采油技术就是要将三次和四次采油之后残留在地底下石头缝儿里、利用现有技术无法采出的30%左右的原油转化成天然气,把枯竭油田变成气田进行开发,达到充分利用石油资源的目的。据大庆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收率研究二室高级工程师王蕊介绍,微生物采油技术是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主要为生物表面活性物质、有机溶剂、生物聚合物、气体等)和微生物自身的活动(细胞体的作用、生物降解等特性)来增产或提高采收率的一项四次采油技术。该技术对环境没有污染,是真正的绿色环保采油技术。通过碳源由碳水化合物向碳氢化合物的转变,既增强了对油藏的适应性,又大大降低了成本,突破了世界上微生物采油界的传统论断,确定了微生物降解原油过程,并采...

相关报告
  • 《用微生物采出地下残留油气》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5-16
    • 近日,记者走进大庆油田勘探开发院实验中心的微生物采油技术实验室,只见一瓶瓶装着黑色液体的“油宝宝”整齐排列在匀速晃动的温暖“摇篮”里睡得好香甜。原来,这个实验室正在开展利用微生物降解原油生成天然气技术的研究。 据了解,作为我国最大油田的大庆油田,从水驱、聚驱、复合驱一路走来,经历了长达60年的高速开发,地下油藏含油量逐年减少,也越来越难有效动用。微生物采油技术就是要将三次和四次采油之后残留在地底下石头缝儿里、利用现有技术无法采出的30%左右的原油转化成天然气,把枯竭油田变成气田进行开发,达到充分利用石油资源的目的。 据大庆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收率研究二室高级工程师王蕊介绍,微生物采油技术是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主要为生物表面活性物质、有机溶剂、生物聚合物、气体等)和微生物自身的活动(细胞体的作用、生物降解等特性)来增产或提高采收率的一项四次采油技术。该技术对环境没有污染,是真正的绿色环保采油技术。通过碳源由碳水化合物向碳氢化合物的转变,既增强了对油藏的适应性,又大大降低了成本,突破了世界上微生物采油界的传统论断,确定了微生物降解原油过程,并采用技术手段对降解程度进行了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微生物采油的效果。
  • 《沈阳生态所在微生物残留物的矿物保护机制方面取得进展》

    • 来源专题:生物育种
    • 编译者: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24-01-24
    • 微生物是土壤有机质分解和转化的重要驱动者,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质以获得自身生长所需的养分和能量,在微生物死亡后形成的残留物也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目前关于微生物残留物在土壤中的稳定机制尚不清楚,影响了人们对土壤有机质动态的准确预测。基于此,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团队通过13C15N高丰度同位素示踪技术和数值模型模拟的方法,利用不同矿物组成的人造土壤,探究了土壤矿物组成对微生物残留物碳和氮周转的影响,发现2:1型粘土矿物伊利土和蒙脱土处理下残留物碳和氮矿化速率常数和解吸速率常数显著低于1:1型粘土矿物高岭土处理,吸附速率常数结果正好相反;金属氧化物类型对微生物残留物碳和氮周转过程没有影响;微生物残留物氮的周转过程均显著快于微生物残留物碳,可能因为土壤碳氮比较高,超过碳氮比阈值,造成微生物对微生物残留物氮的优先利用,以缓解微生物氮限制。相关研究表明了矿物保护是微生物残留物长期稳定的重要机制。研究成果以Mineral composition controls the stabilization of microbially-derived carbon and nitrogen in soils: Insights from an isotope tracing model为题,发表在《全球变化生物学》(Global Change Biology)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