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 进化引导的反式酰基转移酶聚酮合成酶工程》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3-28
  • 2024年3月21日,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Evolution-guided engineering of trans-acyltransferase polyketide synthases的文章。

    细菌多模块聚酮合成酶(pks)是一种巨大的酶,可以产生广泛的治疗上重要但合成上具有挑战性的天然产物。通过改造这些酶,可以实现聚酮结构的多样化。然而,尽管教科书式顺酰基转移酶(cis-AT) PKSs取得了成功,但定制如此大型的装配线仍然具有挑战性。与教科书上的PKSs不同,trans-AT PKSs具有非凡的PKS模块多样性,并且通常演变成混合PKSs。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氨基酸的共同进化,以确定产生功能性PKSs的共同模块位点。研究人员利用这个位点插入和删除了不同的PKS部分,并从不同的途径和两个细菌生产者中创建了22个工程trans-AT PKS。该工程方法的高成功率突出了更广泛的适用性,以产生复杂的设计聚酮。

  • 原文来源: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j7621
相关报告
  • 《Science | 进化启发的非核糖体肽合成酶工程》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3-27
    • 2024年3月22日,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Evolution-inspired engineering of nonribosomal peptide synthetases的文章。 许多临床使用的药物来源于或受到细菌天然产物的启发,这些天然产物通常通过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RPSs)产生,大合成酶以流水线方式激活并连接单个氨基酸。 该研究描述了几种细菌NRPS的详细系统发育分析,导致鉴定了硫基化(T)结构域内尚未描述的重组位点,可用于NRPS工程。然后,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受进化启发的“T结构域之间的交换单元”(XUT)方法,该方法允许在广泛的GC含量,蛋白质相似性和延伸器单元特异性范围内组装NRPS片段,如由五种不同的NRPS片段设计和组装的蛋白酶体抑制剂的特异性生产所证明的那样。
  • 《紫苏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2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

    • 来源专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 编译者:王晶静
    • 发布时间:2020-12-31
    • 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 DGAT)是植物合成三酰甘油(TAG)最后一步的关键酶, 其中DGAT2在某些植物的种子油中能选择性积累更多不饱和脂肪酸. 本文成功克隆了紫苏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2基因(PfDGAT2), 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PfDGAT2实时荧光定量结果表明, 不同器官中PfDGAT2基因均有表达, 10?d种子的表达量最高, 在根中的表达量次之,在种子发育中后期, PfDGAT2表达量逐渐降低. 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 过表达PfDGAT2拟南芥种子含油率提高了21.68%~77.89%, 其中种子含油率增加最多的4个株系, 其亚麻酸(C18:3)增加4.57%, 花生一烯酸(C20:1)增加7.44%, 花生二烯酸(C20:2)增加5.4%, 二十二一烯酸(C22:1)增加10.37%, 而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和亚油酸(C18:2)含量分别降低了3.47%、6.64%和4.83%, 油酸(C18:1)和花生酸(C20:0)分别只降低了0.18%和1.91%. 本研究结果表明, 紫苏PfDGAT2基因不仅能提高种子含油率, 还能促进亚麻酸、花生一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积累, 这为研究植物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积累提供了参考及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