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干涉量子传感器体积巨大,但密歇根大学的物理学家设计出一种将其小型化的方法》

  • 来源专题:计量基标准与精密测量
  • 编译者: 张宇
  • 发布时间:2024-10-10
  • 原子干涉仪是一种量子传感器,它利用原子的波粒二象性来以极高的精度测量重力、加速度和旋转。目前的原子干涉仪大多是大型仪器,占用建筑物,并需要高达数十米的塔架。

    近日,密歇根大学的物理学家们已经开发出一种量子旋转传感器的设计,其核心尺寸肉眼几乎难以察觉。

    据主要作者、密歇根大学博士生 Bineet Dash 称,这种概念验证设计可能有助于将基于原子干涉仪的量子传感器从实验室推向世界。

    Dash说,科学家们可以使用原子干涉仪进行各种任务,从不断寻找引力波引起的宇宙结构中的微小涟漪,到了解南极洲冰盖融化引起的地球重力的微小局部变化。但由于其的尺寸庞大,原子干涉仪通常局限于实验室环境。目前,最灵敏的原子干涉仪使用建筑物内的高塔将原子束射出数十米,以收集信息。

    由 Dash 和密歇根大学的物理学家 Georg Raithel 的实验室开发的新设计使用了一种特殊的激光束,可以在风车形的几何结构中捕获原子,这种结构可以从30微米的半径(小于人类头发的直径)扩展到大约10倍大,约300微米。研究人员的设计发表在《AVS Quantum Science》期刊上。

    “这种干涉仪并不是对其他地方开发的现有设计的增量改进,”Dash 说。“这是基于我们小组在

    2021 年提出的一种完全不同的方法。”

    目前,研究人员经常使用基于激光波干涉的干涉仪。Dash 说,在天体物理学中,这种光学干涉仪被用来探测引力波。在惯性导航中,光学干涉仪用于测量飞机、轮船和卫星的旋转。

    “人们常说已经有利用光工作的传感器了。为什么我们还需要开发一种使用量子力学的传感器?“Dash 说。“其中一个主要的动机是,在相同的条件下,原子干涉仪的灵敏度可能比光学干涉仪高好几个数量级。”

    基于光干涉的旋转传感器使用所谓的萨格纳克效应(Sagnac effect)。法国物理学家乔治·萨格纳克(Georges Sagnac)发现光可以用来测量旋转:如果你将光发送到一个旋转的物体周围,然后再发送另一束与旋转方向相反的光束,两束光波就会重叠。但是这些光波会相互“干涉”,并开始显示出它们行进路径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用来测量旋转速度。

    原子干涉旋转传感器基于相同的概念。根据量子力学,原子是粒子,但它们也具有波的特性。根据 Dash 的说法,因为它们的波长比光的波长小得多,这使得它们能够比光干涉仪进行更准确、更敏感的旋转测量。

    但是Dash说,除了体积庞大之外,大多数现有原子干涉仪的工作原理也给它们在实验室外的使用带来了问题。将原子通过激光脉冲以不同的路径被射入实验室塔内的真空中,一个原子的路径比另一个原子的路径更高,然后它们最终都到达塔的底部,它们到达底部的时间差提供了背景加速度的信息。

    当原子被释放到自由空间时,它们可能会分散,一旦分散,信息就会丢失。在某个时刻,原子会分散到足以丢失所有信息。尽管原子流是一起发射的,但许多原子并没有重新汇合,这会导致更多的信息丢失。

    2021 年,身为学生的Dash在Raithel实验室采用“光晶格”的概念来尝试缩小原子干涉仪的尺寸。当两束方向相反的激光束在同一条路径上交叉时,就会产生光格,进而产生光网格。Dash说,在适当的条件下,原子可以被限制在光格的最小单位中,就像鸡蛋放在鸡蛋盒里一样。光晶格能够使原子移动受限,并允许实验人员将原子引导到预定的路径上,这些路径能够确保它们一定会重新汇合。

    2021年的研究表明,激光参数的细微调整,能够使处于不同量子态的原子被分别困在单独的不同晶格中。这样研究人员使用激光脉冲同时作用于两个被困在不同晶格中的原子上就可以制造出量子叠加态。沿相反方向移动这两个晶格会在两束原子流之间产生滞后,然后可以使用它来读取背景加速度。

    但是2021年的设计只让原子沿直线来回运动,这不适合用于旋转感应。

    在目前的研究中,Raithel 的实验室设计了一种使用特殊激光束的方法,该激光束以角度模式而不是线性驻波模式发送原子。

    “它看起来像一个风车,通过稍微改变激光频率,可以改变风车的速度,”Dash 说。“在预定的旋转时间之后,风车之间的旋转速度会出现滞后,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滞后来计算背景旋转加速度。”

    Dash说,虽然该论文描述的使一个概念验证的设计,但Raithel实验室目前正在进行一项原型实验,该实验使用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低温原子源。

    “目前的原子干涉仪非常适合基础物理学研究,但它们笨重、功耗高、占用空间大,而且由于它们的几何尺寸,导致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实用,”Dash 说。“我们的研究是基于原型开发的,但这是一种非常通用的技术,可以适用于惯性导航和重力测绘等多种用途,以及基础物理学的研究中。

  • 原文来源:https://news.umich.edu/honey-i-shrunk-the-quantum-sensor/
相关报告
  • 《物理学家用量子麦克风计算声音粒子》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07-29
    • 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学家开发了一种“量子麦克风”,它非常灵敏,可以测量声音的单个粒子,称为声子。 该设备于7月24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最终可能会产生更小,更高效的量子计算机,通过操纵声音而不是光来操作。 斯坦福大学人文与科学学院应用物理学助理教授,研究负责人Amir Safavi-Naeini说:“我们希望这种设备能够为未来的量子机器提供新型的量子传感器,传感器和存储设备。” 量子运动 最早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于1907年提出,声子是由抖动原子发出的振动能量包。运动的这些不可分割的包或量子表现为声音或热量,这取决于它们的频率。 像光子,它是光的量子载体,声子是量子化的,意味着它们的振动能量被限制在离散值 - 类似于楼梯由不同的步骤组成。 “声音具有我们通常不会经历的这种粒度,”Safavi-Naeini说。 “声音,在量子水平,爆裂。” 机械系统的能量可以表示为不同的“Fock”状态 - 0,1,2等 - 基于它产生的声子数量。例如,“1 Fock状态”由一个特定能量的声子组成,“2 Fock状态”由两个具有相同能量的声子组成,依此类推。较高的声子状态对应于较响的声音。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一直无法直接测量工程结构中的声子态,因为状态之间的能量差异 - 在阶梯类比中,步骤之间的间距 - 正在消失得很小。该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研究生Patricio Arrangoiz-Arriola说:“一个声子对应的能量比保持灯泡一秒所需的能量小十万亿亿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斯坦福大学的团队设计了世界上最敏感的麦克风 - 利用量子原理来窃听原子的低语。 在普通的麦克风中,入射的声波摇动内部膜,并且该物理位移被转换成可测量的电压。这种方法不适用于检测单个声子,因为根据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量子物体的位置如果不改变它就不能精确地知道。 “如果你试图用常规麦克风测量声子的数量,测量行为会向系统注入能量,掩盖你试图测量的能量,”Safavi-Naeini说。 相反,物理学家设计了一种方法来直接测量声波中的Fock状态 - 从而测量声子的数量。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位置和动量不能准确地知道 - 但它没有说能量,”Safavi-Naeini说。 “可以无限精确地了解能源。” 唱歌量子比特 该组开发的量子麦克风由一系列过冷纳米机械谐振器组成,这些谐振器很小,只有通过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谐振器耦合到超导电路,该超导电路包含在没有电阻的情况下移动的电子对。该电路形成量子比特或量子比特,其可以同时存在于两个状态并且具有可以电子方式读取的固有频率。当机械谐振器像鼓面一样振动时,它们会产生不同状态的声子。 “谐振器由周期性结构形成,就像声音的镜子一样。通过在这些人工晶格中引入缺陷,我们可以将声子捕获在结构的中间,”Arrangoiz-Arriola说。 像不守规矩的囚犯一样,被困的声子在监狱的墙壁上发出嘎嘎声,这些机械动作通过超细线传递到量子比特。 “当量子比特和谐振器的频率几乎相同时,量子比特对位移的敏感性特别强,”联合第一作者亚历克斯沃拉克说,他也是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 然而,通过使系统失谐以使量子位和谐振器以非常不同的频率振动,研究人员削弱了这种机械连接并触发了一种量子相互作用,称为色散相互作用,将量子位直接连接到声子上。 该键使得量子位的频率与谐振器中的声子数成比例地移动。通过测量量子比特的调谐变化,研究人员可以确定振动谐振器的量子化能级 - 有效地解析声子本身。 “不同的声子能级在量子比特谱中表现为明显的峰值,”Safavi-Naeini说。 “这些峰值对应于Fock状态0,1,2等等。这些多峰从未见过。” 机械量子力学 掌握精确生成和检测声子的能力可以帮助为新型量子器件铺平道路,这些量子器件能够存储和检索编码为声音粒子的信息,或者可以在光学和机械信号之间无缝转换的信息。 可以想象,这种装置可以比使用光子的量子机器更紧凑和有效,因为声子更容易操作并且具有比光粒子小数千倍的波长。 “现在,人们正在使用光子对这些状态进行编码。我们希望使用声子,这带来了许多优势,”Safavi-Naeini说。 “我们的设备是制造'机械量子力学'计算机的重要一步。” 斯坦福大学的其他合着者包括研究生王昭友,姜文涛,蒂莫西麦肯纳和杰里米威特默,以及博士后研究人员Marek Pechal和RaphëlVanLaer。 ——文章发布于2019年7月26日
  • 《悉尼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精密传感实验开发出新的传感协议为下一代量子传感器开辟了道路》

    • 来源专题:计量基标准与精密测量
    • 编译者:张宇
    • 发布时间:2025-09-26
    • 近日,悉尼大学的科学家在精密传感实验中绕开了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该项基础研究项目为下一代量子传感器开辟了道路。 澳大利亚和英国的物理学家重塑了量子不确定性,以规避著名的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所施加的限制——这一结果可能为未来用于导航、医学和天文学的超精密传感器技术研究奠定基础。 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于1927年被提出,该原理阐述了无法同时以无限的精度测量某些成对的属性(例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换句话说,不确定性总是需要在实际测量中进行权衡的:一个属性被测量的越精确,另一个属性的不确定性就越大。 由悉尼大学纳米研究所和物理学院的Tingrei Tan博士领导的一个团队展示了如何通过工程手段设计不同的权衡策略,以实现同时精确的测量位置和动量。 “把不确定性想象成气球里的空气,”Tan博士说。“如果不戳破气球,你就无法将其排出,但你可以挤压它来使它移动。这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所做的。我们将不可避免的量子不确定性推到我们不关心的地方(位置和动量的大范围、粗糙的跳跃),以便我们所关心的细节可以被更精确地测量。” 研究人员还使用时钟的类比来进一步解释他们的发现。想象一个有两根指针的普通时钟:时针和分针。现在想象这个时钟只有一根指针。如果是时针,你可以分辨出现在是几点,并且大致知道是几分,但分钟的读数会非常不精确。 如果时钟只有分针,虽然你可以非常精确地读出分钟,但你会失去更大的背景信息——具体来说,就是你不知道是几点钟。这种“模块化”测量以牺牲一些全局信息为代价,以换取更精细的细节。 “通过在量子系统中应用这种策略,我们可以更精确地测量粒子的位置和动量的变化,”悉尼大学量子控制实验室团队的Christophe Valahu博士(论文的第一作者)说。“我们放弃了全局信息,但获得了以前所未有的灵敏度检测微小变化的能力。” 该策略的理论阐述发表于2017年。而现在,谭博士的团队通过使用他们之前为纠错量子计算机所开发的技术方法,对这一策略进行了首次实验演示。 “这是一个从量子计算到量子传感的巧妙跨界,”来自RMIT大学的理论家、共同作者NicolasMenicucci教授说,“最初为稳健的量子计算机设计的想法可以被重新利用,以便传感器能够在不被量子噪声淹没的情况下检测到那些微弱的信号。” 悉尼大学团队通过捕获离子的微小振动状态实现了这种传感协议——这相当于量子版本的钟摆。他们在“网格态”中制备离子,这是一种最初为纠错量子计算而开发的量子态。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展示了位置和动量可以一起被测量,并且精度超过了“标准量子极限”——这是仅使用经典传感器所能达到的最佳水平。 “我们并没有打破海森堡原理。我们的协议完全在量子力学框架内运行,“来自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的论文共同作者Ben Baragiola博士说。“该方案针对小信号进行了优化,在小信号中,细节的精细程度比粗糙程度更重要。” 能够检测极其微小变化的能力在科学和技术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超精密量子传感器可以用于:在GPS不起作用的环境中(例如潜艇、地下或太空飞行时)提高导航精度;增强生物和医学成像;监测材料和引力系统;或探究基础物理学。 虽然仍处于实验室阶段,但该实验展示了未来用于测量微小信号的传感技术新框架。它并不是取代现有的方法,而是在量子传感工具箱中添加了一个特殊的工具。 “正如原子钟改变了导航和电信一样,具有极高灵敏度的量子增强传感器可能会催生全新的产业,”Valahu博士说。 这个项目联合了悉尼大学的实验人员,以及英国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墨尔本大学、麦考瑞大学和布里斯托大学的首屈一指的理论家们。它展示了跨机构和跨国界的合作如何加速研究进展并增强澳大利亚量子研究社区的能力。 “这项工作凸显了国际联系与合作在推动研究发展中的力量,” Dr Tan说。 研究人员声明没有竞争利益。资金来自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美国海军研究全球办公室、美国陆军研究办公室物理科学实验室、美国空军科学研究办公室、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欧洲委员会、悉尼量子学院以及H.和A.哈雷。 该项目的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DOI:10.1126/sciadv.adw9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