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污染农业土壤中多环芳烃-降解菌群对微生物生物修复的作用》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 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19-06-03
  • 将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中添加菌群,以更好的研究土壤中本地菌群对多环芳烃的降解作用。在土壤渗滤液培养基中,该菌群联合体在16天内降解了超过52%的低分子量的多环芳烃和35%高分子量(HMW)的多环芳烃。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和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分析环亚羟基化双加氧酶(RHDα)的α亚基基因表明,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假单胞菌类、甲基杆菌类、诺卡氏菌类、甲基硫杆菌类、无色杆菌类、假黄色单胞菌类和柄杆菌类参与了多环芳烃降解并且可能具有携带RHDα基因(nidA和nahAc)的能力。根据生物量和RHDα基因含量选取和收集菌落,并加回到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中,35天后,16个EPA优先的多环芳烃含量从95.23 mg/kg降至23.41mg/kg。与没有引入细菌群落的土壤相比,添加RHDα基因群落的土壤显着降低了其多环芳烃的含量,特别是高分子量(HMW)多环芳烃的含量。土壤中多环芳烃的代谢率与nidA和nahAc基因含量呈正相关。这些结果表明,向污染土壤中添加含有RHDα基因的本地细菌群落可能是清除农业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可行且环保的方法。

相关报告
  • 《南京土壤所在多环芳烃污染土壤自然复合微生物组降解机制方面取得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亮点监测
    • 编译者:于改红
    • 发布时间:2018-07-09
    • 新闻动态 南京土壤所在多环芳烃污染土壤自然复合微生物组降解机制方面取得进展. 2018-07-05分享到: 土壤自然微生物组具有高度的结构复杂性、代谢多样性和抗环境干扰性,因而它具有迅速调节自身结构来响应和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从而实现单一菌株难以完成或无法完成的环境功能。土壤自然微生物组是环境生物修复的重要资源,它能够直接参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如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等)。因此,如何挖掘土壤自然微生物组的环境修复功能,是当前生物修复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 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滕应课题组提出了基于土壤自然微生物群落构建复合微生物组的生物修复策略,并用于高分子量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该研究 将环境功能强(芘降解能力)的水稻土自然微生物群落引入到功能较弱的红壤中,使不同微生物成员相互接触,通过直接或间接生物信息交流,构建出新的相互作用关系网络(包括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环境之间),从而形成稳态的土壤自然复合微生物组,并显著促进土壤中多环芳烃芘的生物降解。研究结果为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相关成果发表在...
  • 《结合酶活性和测序分析与代谢组学研究土壤微生物对多环芳烃胁迫响应的新见解》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19-11-15
    • 多环芳烃(PAH)是一些最普遍的有机污染物,对土壤微生物有剧毒。长期受污染的土壤能否对新输入的污染作出应答还无从知晓。在这项研究中,通过检测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以及微生物代谢途径,系统研究土壤微生物对新鲜多环芳烃胁迫的响应。当微生物暴露于多环芳烃胁迫时,由土壤脱氢酶和脲酶活性决定的微生物活性被抑制。此外,多环芳烃胁迫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发生了明显变化。多环芳烃改变了微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度。根际细菌、鞘脂菌、分枝杆菌、Massilia、芽孢杆菌和假杆菌都受到多环芳烃的严重影响,可以作为农业土壤中多环芳烃污染的重要标志物。此外,大多数受到多环芳烃影响的微生物,其代谢功能也受到了不利影响。最后,土壤代谢组学进一步揭示了(多环芳烃)对与脂肪酸、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相关的土壤代谢途径的特异性抑制。因此,土壤代谢组成明显改变,反映了土壤代谢的变化。总而言之,将新鲜的污染物引入长期受污染的土壤会抑制微生物的活性和新陈代谢,这可能会对整个土壤的质量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