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里约热内卢金狮面狨易迁区趋血蚊虫媒病毒载体的生态生物学研究》

  • 来源专题:农业生物安全
  • 编译者: 刘小燕
  • 发布时间:2023-09-02
  • 在人类中重新出现的重要病原体源于从动物到人类的传播。在美洲,人类黄热病病例通常与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经蚊子传播有关。本研究确定了巴西里约热内卢黄热病病媒趋血蚊的流行情况。选择的大西洋森林片段是金狮面狨(Leontopithecus rosalia)的易迁区域,从2020年3月到2022年10月,在席尔瓦-雅尔丁市的Fazenda Trêsirmos安装了10个诱卵器来收集蚊子卵。共采集卵1514只,其中活卵1153只;50%为医学上重要的蚊种,24%为黄热病病媒趋血蚊小蚊种。2020年12月(n = 252)、2021年11月(n = 188)和2022年1月(n = 252)是该病媒生物密度最高的月份。趋血蚊与温度(r = 0.303)和湿度(r = 0.48)呈正相关,孵卵至第15次孵卵,雌虫丰度较高。实施蚊虫虫媒病毒活动监测有助于保护金狮面狨和人类种群免受虫媒病毒传播的威胁。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3-39629-x?error=cookies_not_supported&code=5c140ea8-91c6-4aea-98ea-d44ebc31dde4
相关报告
  • 《首次发现本地Zika病毒在巴西里约热内卢HIV感染者间传播》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门佩璇
    • 发布时间:2015-11-18
    • 自2015年5月,巴西卫生部报告发现Zika病毒在本国某些地区传播。之前已经有许多研究描述了HIV感染与地方性疾病之间的关联,但尚无HIV感染者中出现ZIKV感染病例的报道。本研究报道了巴西里约热内卢HIV感染者人群中出现的第一例实验室确诊的ZIKV感染病例。该病例只有轻微的症状,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恢复良好。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病人血清中的ZIKV为亚洲病毒分支。
  • 《NEJM:里约热内卢孕妇的寨卡病毒感染》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防治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16-03-07
    • 2015年首次在巴西通过逆转录 - 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患者血清标本检测到寨卡病毒(ZIKV)。2016年3月4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了来自巴西研究人员Patrícia Brasil等人关于里约热内卢寨卡病毒感染孕妇的临床表现和胎儿急性寨卡病毒感染的反映的初步研究结果,描述了孕妇寨卡病毒感染的表现。 研究人员调查了过去5天出现皮疹的寨卡病毒感染孕妇,使用RT-PCR检测的血液和尿液标本中的寨卡病毒,然后研究者对她们进行前瞻性临床检查和系列超声检查。 研究共调纳入了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的88例有皮疹的孕妇,其中72 (82%)血液和/或尿液寨卡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急性感染寨卡病毒的时间为5至38孕周之间。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瘙痒下降、斑疹或斑丘疹、关节痛、结膜充血、头痛; 28%有发热(短期和低烧)。寨卡病毒感染阳性孕妇比那些病毒阴性的孕妇更可能为具有斑丘疹(44%对12%,p = 0.02),结膜受累(58%对13%,p = 0.002),和淋巴结病(40%比7%,P = 0.02)。在42 例寨卡病毒感染孕妇(58%)和所有寨卡病毒感染阴性孕妇妇女进行胎儿超声。42 例寨卡病毒感染孕妇中有12位(29%)在多普勒超声中发现胎儿发育异常,16位寨卡病毒感染阴性孕妇妇女没有发 现异常。不良结果包括在36和38孕周胎儿死亡(2胎),出或不出现小头畸形的宫内生长受限(5胎),心室钙化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CNS)病变(7胎),异常的羊水体积或脑或脐动脉血流(7胎)。迄今为止,42位进行胎儿超声检查的孕妇的分娩,超声检查结果已得??到证实。 以上证据显示,尽管临床症状较轻,在怀孕期间感染寨卡病毒似乎有严重后果,包括胎死宫内,胎盘功能不全,胎儿生长受限,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有关。 来源文献:Brasil P, Pereira J J P, Raja Gabaglia C, et al. Zika Virus Infection in Pregnant Women in Rio de Janeiro — Preliminary Report[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6.DOI: 10.1056/NEJMoa160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