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的精准靶向治疗》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 杜慧
  • 发布时间:2016-11-02
  • 本篇综述旨在讨论卵巢癌精准和个性化治疗的现代方法。此外也讨论了基于纳米技术和个性化治疗的现代方法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相关报告
  • 《中国首个卵巢癌靶向药今日获批》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8-24
    • 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而列居第三位。但卵巢上皮癌死亡率却占各类妇科肿瘤的首位,对妇女生命造成严重威胁。1990年,研究者发现了一种直接与遗传性乳腺癌有关的基因,命名为乳腺癌1号基因,英文简称BRCA1。1994年,又发现另外一种与乳腺癌有关的基因,称为BRCA2。实际上,BRCA1/2是两种具有抑制恶性肿瘤发生的基因,在调节人体细胞的复制、遗传物质DNA损伤修复、细胞的正常生长方面有重要作用。 23日,阿斯利康与默沙东中国共同宣布,其PARP抑制剂利普卓(奥拉帕利Lynparza)已得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上市。这是首个在中国问世的卵巢癌靶向新药。 奥拉帕利是一种利用“合成致死”机制治疗癌症的新药——在不少卵巢癌患者体内,会出现有害的BRCA1与BRCA2突变,影响到DNA的修复。而奥拉帕利则能进一步抑制这些癌细胞体内的PARP蛋白,让DNA已经难以修复的癌细胞积重难返,最终死亡。在海外,这款创新疗法已经获批治疗卵巢癌与乳腺癌。 在临床试验中,这款新药展现出了良好的卵巢癌治疗效果。相比安慰剂对照组,这款新药能让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翻倍,并将死亡风险降低65%!而对于带有特定BRCA基因突变,且对铂类化疗敏感的患者,这款新药更是让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显着延长至19.1个月。
  • 《Cell | 卵巢癌新辅助PARPi或化疗为靶向效应Treg细胞治疗同源重组缺陷肿瘤提供依据》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7-07
    • 2024年7月5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高庆蕾、方勇、马丁团队联合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梁晗团队在Cell期刊上发表了题为Neoadjuvant PARPi or Chemotherapy in Ovarian Cancer Informs Targeting Effector Treg Cells for Homologous-Recombination-Deficient Tumors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首次在同一研究框架中结合了前瞻性临床试验、多组学样本刻画、人源化小鼠模型三大要素,于卵巢癌治疗领域内成功践行了逆转化医学的先进理念。该研究在证明口服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niraparib)单药是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的有效新辅助治疗策略的基础上,通过对同源重组修复缺陷(HRD)诱导的及被新辅助治疗拮抗的肿瘤微环境变化的深入刻画,进一步提出了尼拉帕利与CCR8单克隆抗体联合清除效应调节性T细胞(effector regulatory T cell, eTreg)的HRD肿瘤创新免疫治疗方案,对高浆卵巢癌的精准治疗贡献了一箭双雕。 总之,该研究首次在临床水平解析了PARP抑制剂如何重塑卵巢癌微环境,发现了卵巢癌免疫治疗的新靶点eTreg,为未来卵巢癌的精准治疗开辟了新的方向。在更普遍的意义上,该研究成功构建起从新疗法的临床试验,到治疗相关微环境的动态刻画,再到下一代联药策略的临床前验证的实践闭环,是践行逆转化医学理念的又一典范。它再一次强有力地证明了,人体临床试验不是用来测试经过实验室充分研究的治疗方法的终点,而是启发疾病治疗新方案、昭示生物学新机制的起点:每一次对于受到治疗扰动的人体分子与细胞动态的监测,都可以借由生物大数据的获得,对直接关联于肿瘤响应或抵抗某种治疗的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并将这些结论反馈给基础实验室,从而修正既有理论模型。临床科学家、患者、实验科学家在逆转化医学的这一有机动态中,不断探寻并接近着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Sydney Brenner所言之理想:“我们不再需要寻找模式生物,因为我们自己就是模式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