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InAsSb 1.55μm电信设备》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 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21-01-10
  •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首次展示将砷化镓铟锑(GaInAsSb)作为1.55μm电信波长的吸收材料。该材料被部署在单行进载流光电二极管(UTC-PDs)中,载流子光电二极管具有274 GHz的传输受限带宽,而对均匀GaAsSb吸收器的107 GHz响应则显示出对调制信号的增强响应。通过对材料进行分级以提供184GHz带宽,可以提高GaAsSb的性能,但是仍然不足274GHz。

    以前,人们认为使用四元GaInAsSb吸收剂没有多少好处,因为合金成分具有相似的带隙。研究人员表示GaInAsSb的增强是由于改善了制造器件中的电子传输。UTC结构仅取决于快速的电子传输,这是优于PIN二极管的一个优点,而PIN二极管则受到通过常规结构的各个部分的较慢的空穴漂移运动的限制。

    研究负责人科伦坡·博洛涅西(Colombo Bolognesi)表示,ETH装置比GaAsSb吸收器的极限速度提高了近3倍,并且与类似的InGaAs基装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四元GaInAsSb合金比InGaAs(业界领先的产品)优越30%到40%,尽管掺杂量比用于比较的InGaAs器件高出6.5倍。

    通过金属有机气相外延在2英寸半绝缘(100)磷化铟(InP)衬底上生长UTC-PD的半导体材料。结构为“ II型”,异质结导带和价带阶跃方向相同。光电二极管是通过沉积钯/镍/铂/金欧姆电极作为欧姆p接触,然后湿法刻蚀吸收体/集电极台面结构,对n接触进行钛/铂/金金属化而形成的,并隔离台面湿蚀刻。在基于特氟龙的回蚀平坦化工艺后添加共面波导探针垫。抗反射涂层由氮化硅组成。

    该器件的暗电流小于10nA,反向偏压可达5V,频率性能在0.2-60GHz范围内测量。输入光为1550nm波长的调制2mW信号,通过直径为3μm的透镜光纤传输。

    当器件面积小于80μm2时,3dB截止频率(f3dB)点大于所测量的60GHz。为了消除阻容(RC)延迟的影响,研究人员推断出面积为80μm2的器件的传输时间限制截止频率(fT)为274GHz。该值与具有均匀且渐变成分的GaAsSb吸收层器件的107GHz和184GHz相比。

    目前的性能限制因素是RC延迟,RC延迟可以随着器件尺寸的减小而减小。并且发现GaInAsSb四元吸收剂相对于三元GaAsSb对光刺激的响应高34%(0.094A/W比0.070A/W)。

    研究小组评论说:“GaInAsSb吸收剂的较高响应性可归因于以下几点:(i)与GaAsSb相比,Ga0.81In0.19As0.65Sb0.35的带隙更窄;(ii)由于缩短了运输时间,减少了吸收器中的载流子重组;(iii)吸收体L谷中电子的数量相对较低(减少了对InP的阻挡);(iv)与GaAsSb相比,GaInAsSb中的Auger重组寿命更长。

    相对于GaAsSb,GaInAsSb中的直接L谷与直接Γ谷之间的间接L谷分离更大,从而导致性能下降的L谷中的电子数量减少。实际上,GaAs和GaSb的间距分别为0.284eV和0.026eV,而相应的InAs和InSb的间距要大得多,分别为0.716eV和0.695eV。此外,L谷的电子迁移率要低得多。

    研究人员希望通过谐振腔结构和/或转换为波导架构来提高整体响应能力。由于当前的UTC-PD演示器的电磁仿真显示峰值光场区域与吸收层不对齐,预计响应度将有显着提高。

相关报告
  • 《基于实验室的LTE-M品牌的物联网设备仿真》

    • 来源专题:宽带移动通信
    • 编译者:gaof
    • 发布时间:2016-03-29
    • PRISMA电信测试,在其无线接入网络测试包中,增设了3GPP物联网设备仿真,同时加快了网络制造商和设备供应商的物联网设备部署时间。 PRISMA RAN测试系统,已经被较多的网络制造商用来验证2G、3G和LTE用例。通过扩展这种技术,来包含物联网仿真,从而使设备供应商、运营商以及物联网网络供应商,在实际部署之前,能够很好地证实其支持各种各样的连接设备、车辆和机器。除了预计使用最新3GPP协议的企业应用以外,还将包含齐全的工业、智慧城市和智能家居技术。 物联网和M2M网络设计,与传统网络结构完全不同,因为虽然大多数物联网设备将需要相对较低的功率和吞吐量,但连接设备的数量之多,将会在移动基础设施上产生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需求。为确保物联网应用的成功,所有元素必须依照3GPP的R12、R13中提出的特定标准进行测试,包括为M2M通信专门配置的LTE-M窄带频率。 PRISMA电信测试,现在能够提供一个RAN测试平台,该平台完全支持这些Cat-0和LTE-M设备的模拟,在芯片生产和商业设备发行之前,使网络设备的验证,能够很好地支持物联网的实施。
  • 《室温下发射1.55μm波长的硅基连续波量子点激光二极管》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20-07-19
    • 中国香港科技大学(HKUST)宣布了其利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直接在轴(001)Si(硅)上生长1.55μm量子点(QDASH)激光器的第一电泵室温(RT)连续波激光的结果。 科大团队成员以前在室温下实现了1.55μmQDash激光二极管的脉冲操作。研究人员最近还报告了降低1.3μm波长QDash脉冲激光二极管的阈值电流的方法。与慢得多的分子束外延(MBE)相比,MOCVD是III-V制造中首选的材料生长技术。连续波1.55μm激光二极管是通过硅波导插入硅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电子设备和光子之间的间隙并耦合到光纤的重要环节。 研究人员将他们在硅上的器件与在InP衬底上生产的相同结构进行了比较,发现基于InP的器件的阈值“低得多”。在实际系统中,激光二极管需要在高于室温的温度下工作。在硅上,在升高的温度下降低的阈值性能在25°C和50°C之间具有44.8K的T0特性。最高温度为59°C时,T0值降至27.11K以上。 InP上器件的T0在25°C至60°C之间为41K。较高的T0表示阈值性能的降低较慢。基于硅和基于InP的设备都能够维持高达100°C的脉冲激光性能。室温下硅衬底的阈值电流密度为555A / cm2,占空比为0.5%时脉冲为400ns。输出功率达到360mW以上。在脉冲模式下,硅和InP衬底激光二极管的T0值约为6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