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到达52米最高蓄水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09-09
  • 9月6日18时,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库水位首次达到52米高程,这是枢纽全面完工前允许运行的最高水位,至此,左岸一期工程开始全面发挥综合效益。

    9月1日,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启动从47.6米高程向52米高程蓄水。蓄水期间,项目部高度重视,领导班子带队进行24小时值班值守,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相关问题;同时加强运行设备、水工建筑物、供电设备、备用电源巡查和运行维护,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蓄水工作的安全进行。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水库从47.6米汛限水位蓄至当前的52米高程后,左岸三台机组发电出力由原来的35万千瓦增加至60万千瓦,发电耗水率降低25%,年发电量可达37.5亿千瓦时,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随着库区水面增加,航道条件进一步改善,船舶航运更加安全、便捷,货物通过量将大幅提升;水库可调配水量近7亿立方米,初步具备水资源配置功能,如遇突发水安全事件,应急调水抵达珠江三角洲的时间可由原来的10天缩短至3天,显著提升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保障能力,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初步形成。

    自大藤峡工程开工以来,项目部克服高温多雨、岩溶涌水、暴雨洪水等诸多困难,全力推动工程建设,并提前实现大江截流。2020年以来,项目部坚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工程建设两手抓,迅速复产复工,按期完成一期下闸蓄水、机组发电等重大节点目标。目前,左岸一期工程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右岸二期工程建设正加快推进。

相关报告
  • 《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左岸工程全面投产运行》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8-07
    • 7月31日,随着第3台水轮发电机组正式并网投入运行,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左岸工程已如期实现建设目标,综合效益初步显现。 大藤峡水利枢纽左岸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包含泄水闸、发电厂房和船闸。目前,大藤峡右岸工程相关建设项目也已如期开工建设。根据建设规划,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将于2023年全部建成。图为船舶通过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船闸向上游驶去。
  • 《三河口水利枢纽通过下闸蓄水阶段验收》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2-28
    • 2月22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陕西省水利厅联合组织验收委员会并邀请水利专家组成专家组,到水电四局承建的引汉济渭三河口水利枢纽开展三河口水库正常蓄水位下闸蓄水阶段工作。 专家通过查看资料、实地察看,对表孔溢流面平整度进行详细查勘并召开会议,正式讨论通过阶段验收鉴定书。验收委员会表示。三河口水库工程形象面貌基本满足正常蓄水位蓄水要求,与下闸蓄水有关的已完工程经评定均达到合格,已通过正常蓄水位下闸蓄水安全鉴定,正常蓄水位以下移民安置和库底清理已通过专项验收,蓄水后未完工程的建设计划和施工措施已落实,下闸蓄水准备工作已完成,将择机下闸蓄水。 引汉济渭工程又称陕西南水北调工程项目,是指该项目是解决陕西关中、陕北缺水的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工程。它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补充,工程联通清河和汉江,沟通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2014年底批复进入筹建,用以满足西安、咸阳、宝鸡、渭南4重点城市及沿渭河两岸的11个县城和6个工业园的调输配水工程。 三河口水利枢纽为引汉济渭工程的两个水源之一,是整个调水工程的调蓄中枢。坝址位于佛坪县与宁陕县交界的子午河峡谷段,在椒溪河、蒲河、汶水河交汇口下游2公里处,坝址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8.70亿立方米。拦河坝为碾压混凝土拱坝,最大坝高145米,为目前国内在建最高碾压混凝土拱坝之一,总库容7.1亿立方米。 据了解,三河口水利枢纽和黄金峡水利枢纽、秦岭输水隧洞是引汉济渭工程的三大组成部分,计划2022年2月全面完工。届时,汉江水将通过秦岭输水隧洞调入关中各受水区,年均调水规模15亿立方米。用以满足西安、咸阳等城市及沿线工业园区用水,惠及2700万人,可补充500万亩耕地的农业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