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集团水电开发环保投入超百亿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5-15
  • 作为三峡集团生态环保业务的实施主体,长江环保集团目前已在江西九江、安徽芜湖、湖南岳阳和湖北宜昌四个试点城市先行试点城镇污水处理,项目已全部基本落地。

    记者近日从三峡集团了解到,作为全球最大的水电开发运营央企,该集团从1993年至今,已在三峡工程和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的环境保护相关项目中累计投入达103亿元,后续还将继续加大投入。目前,三峡集团已深度融入共抓长江经济带大保护,并致力于发挥骨干主力作用。

    推广长江大保护经验

    目前,三峡集团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管理体制,正着手打造生态环保业务板块,并通过组建中国长江生态环保集团(以下简称“长江环保集团”)、发起设立中国长江绿色发展投资基金、筹建长江生态环境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牵头组建长江生态环保产业联盟、设立长江生态环保专项资金等,形成共抓长江大保护的专业力量。尤其是,作为三峡集团生态环保业务的实施主体——长江环保集团目前已在江西九江、安徽芜湖、湖南岳阳和湖北宜昌4个试点城市开展先行试点城镇污水处理,项目已全部基本落地。

    三峡集团环境保护部主任王殿常向记者透露,上述4个试点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已经全面铺开,下一步要在长江经济带更多省市开展工作推广。

    “目前,正加强与重庆、上海、武汉、南京等12个城市开展第二批合作,通过一系列项目的实施,探索治水的新模式、新机制、新标准、新规范、新技术、新政策,形成可复制、推广的长江大保护经验模式。”长江环保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针对长江沿线城市管网欠账、污水收集率低等影响城市水环境的‘顽症’,研究提出城镇污水处理的系统综合解决方案。”上述长江环保集团负责人表示。据他介绍,未来将以城镇污水处理为切入点,以摸清本底为基础,以现状问题为导向,以污染物总量控制为依据,以总体规划为龙头,坚持流域统筹、区域协调、系统治理、标本兼治的原则,遵循“一个城镇一种模式一个主体”,突出整体效益和规模化经营,通过“厂网河(湖)岸一体”“泥水并重”、资源能源回收、建设养护全周期等模式开展投资建设和运营。

    多举措保护水生生物

    “三峡集团成立之初,我们就开始了生态环境监测,监测范围从长江上游到河口地区,内容涉及水文、水质、水生生物、气象、土壤等多方面。”王殿常告诉记者,“长江生态环境恶化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原因复杂,有工农业污染、采砂、捕捞等,长江大保护是一个系统性工作,需要多方齐抓共管。”

    农业农村部长江办赵依民4月13日在“2019年中华鲟放流活动”现场表示,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人社部联合制定了《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今年将实现长江流域33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捕,到2020年实现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常年禁捕。“农业农村部也将设立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基金,鼓励企业和公众支持长江水生生物保护事业,健全多主体参与、多元化融资、精准化投入的体制机制。”

    据了解,在“针对四大家鱼自然繁殖需求的三峡工程生态调度方案前期研究”等相关科研基础上,三峡集团协调相关部门,制定了三峡水库生态调度试验方案。2011年起,该集团连续7年开展11次针对长江中游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的生态调度试验。2018年,溪洛渡、向家坝、三峡梯级水库联合开展生态调度试验,利用调度手段持续增加梯级水库出库流量,在宜宾以下的长江河段制造一场连续的洪水过程,宜都断面监测到四大家鱼产卵量总量13.3亿粒,再创历史新高。

    针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开工建设起,三峡集团投资3.82亿元用于保护区能力建设、增殖放流、科研、监测等工作。同时,联合农业农村部全面合作水生生态保护工作,建成溪洛渡、向家坝、乌东德、白鹤滩鱼类增殖放流站,以及赤水增殖放流站和重庆增殖放流站,共同承担金沙江下游4个梯级的鱼类增殖放流任务。

    在长江梯级水电开发过程中,三峡集团始终秉持绿色水电开发理念。2018年,黑水河生态修复工作进入实质启动实施阶段,老木河水电站拆除工程开工。按照规划,白鹤滩水电站蓄水前完成干流各梯级的生态流量下泄及监控设施,完成老木河闸坝的拆除、松新电站以下河道连通性以及松新坝址以下生境修复。2025年在前期工作效果监测和评估的基础上,完成松新以上河段的连通性修复、河道生境修复等生态修复工程。

相关报告
  • 《三峡集团斥资14亿元成立新公司》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4-02-19
    • 近日,我国四川省江油市一家全新的能源企业——四川江油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这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罗刚,注册资本达到了惊人的14亿元人民币。其经营范围涵盖了水力发电、自来水生产与供应、储能技术服务以及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强烈的产业发展决心。 值得注意的是,四川江油抽水蓄能有限公司的股东背景实力雄厚。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我国知名的大型能源企业三峡集团全资子公司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与长江电力共同持股。其中,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1%,长江电力则持有剩余的49%股份。 这家新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在水力发电和储能技术领域的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作为一家专注于抽水蓄能领域的企业,四川江油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将继续推动我国水电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助力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公司在自来水生产与供应方面的业务拓展,也将有利于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当前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四川江油抽水蓄能有限公司紧跟发展趋势,积极投身于新兴能源技术的研发。这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创新发展,也为公司自身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之,四川江油抽水蓄能有限公司的成立将有助于推动我国水电能源产业的繁荣和发展。在三峡集团及其子公司、长江电力的强大支持下,该公司在水力发电、储能技术服务等领域有望取得更多突破,为我国能源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 《三峡集团发布2017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wukan
    • 发布时间:2018-07-10
    •   2018年7月9日,三峡集团对外正式发布《2017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三峡集团自2010年建立社会责任报告发布制度以来,连续发布的第八份年度报告。报告以新理念、新视野全面披露三峡集团2017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绩效。   报告围绕主题“牢记使命 改革创新 做好新时代答卷人”,通过“固本培元 筑牢发展基础”、“创新实干 创建世界一流”、“不忘初心 继续砥砺前行”三大篇章,展示了三峡集团2017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国资委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践行“管理三峡,保护长江,奉献清洁能源,共建美好家园”新历史使命,发挥大国重器作用,奋力做好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新时代答卷人。   报告重点披露了三峡集团主动服务国家“六大战略”,积极打造“六大平台”,在助力国家能源供给侧改革、服务长江经济带战略、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贯彻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等方面勇担央企使命,将社会责任议题与主要业务相融合,将利益相关方期望的满足同企业的发展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以企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全球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打造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平台,服务长江经济带。三峡集团坚持把电站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统筹做好防洪、发电、航运、补水等多功能目标,努力实现长江流域梯级电站群的综合效益最大化,为长江经济带发展发挥保障作用。2017年,汛期拦蓄洪水129亿立方米,流域梯级电站电力年发电量首次突破2100亿千瓦时,三峡升船机具备转入正式通航条件,三峡船闸过闸货运量达1.3亿吨,枯水期为长江中下游补水232.9亿立方米,三峡水库连续8年实现175米试验性蓄水目标。2017年,白鹤滩水电站通过国家核准,入选2017年度央企十大创新工程;同时建设乌东德水电站和白鹤滩水电站两座千万千瓦级巨型电站。   打造共抓长江大保护项目实施平台,共建生态文明。三峡集团秉持“全流域、全生命周期、开放和以科研为导向”的环保理念,积极推动建立健全共抓长江大保护的企地合作和协同机制,努力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发挥主力骨干作用。成立共抓长江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生态环保业务实施主体筹备组,研究制定长江绿色发展投资基金设立方案,组建中国长江生态环保集团,筹建生态环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017年,环保投入8.5亿元。加强长江流域珍稀特有动植物研究与保护,累计放流2520尾大规格中华鲟,完成三峡珍稀特有植物引种436种1.8万余株,首次实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达氏鲟人工繁殖,首次实施流域梯级水库联合生态调度促进长江四大家鱼繁殖10.8亿粒。   打造清洁能源领域产融对接平台,助力清洁能源产业升级。三峡集团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原则,形成集财务投资和战略投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于一体的产融结合新模式,走出一条以产业为支撑、以金融为保障、产融结合的良性互动、协同发展道路,推动我国清洁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和全球化发展。发起设立新业务培育类、财务性投资类、企地合作类基金9只,完成基金平台搭建,管理基金330亿元。成功发行中国实体企业首单绿色欧元债券6.5亿元、中国企业首只债券通短期融资券20亿元、三峡巴西首只债券4.2亿雷亚尔。   打造海上风电等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平台,驱动新能源发展。三峡集团坚持将新能源作为第二主业,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以创新驱动新能源发展,推动协同创新,带动并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福建漳浦、长乐外海两个百万千瓦风场的建设实现我国百万千瓦海上风电场开发零的突破,打造了我国综合能力最强的海上风电一体化作业平台——福船三峡号。全球首个国际化大功率海上风电试验场——福建福清兴化湾一期投产发电,全球单体最大的水面光伏项目——安徽淮南15万千瓦水面漂浮光伏项目投产发电。   打造引领中国水电 “走出去”平台,构建命运共同体。三峡集团紧跟“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推动有序合作转变,将中国水电优势企业组合成国家力量参与全球竞争,带领中国水电的装备、技术、标准一起走出去。2017年,在中外领导人见证下签署一批重要合作协议。境外可控、在建、权益总装机规模近1800万千瓦,境外资产总额超过1100亿元,全年实现发电量超过380亿千瓦时。在建国际投资和国际工程承包项目70多个,业务覆盖全球47个国家和地区。三峡巴基斯坦第一风电项目及巴西运营水电站特许权竞拍项目荣获2017年度“国家优质投资项目”奖,三峡集团杜克巴西并购荣膺“年度最佳跨境并购交易奖”。   打造水电工程库区扶贫开发平台,共创美好生活。三峡集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思想,充分发挥水电工程建设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三峡集团公益基金会的平台作用,全力以赴做好移民搬迁安置和后续帮扶工作,认真做好帮扶川滇少数民族脱贫攻坚,积极做好定点扶贫、对口支援、援疆援藏、公益慈善等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2017年累计对外捐赠资金13.83亿元。   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卢纯在报告致辞中表示,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三峡集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抢抓机遇、务实担当,以高质量发展不断做强做优做大,以蓬勃的希望和创造的伟力,为国家能源安全、生态安全保驾护航,彰显大国重器担当,奋力创造新业绩,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