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mar工程机械推出新型零尾摆动挖掘机》

  • 编译者: 赵卫华
  • 发布时间:2025-05-16
  • ViO38-7 和 ViO33-7 标志着 Yanmar CE 零尾摆动挖掘机系列的最新进展。

    洋马表示,这些下一代机型将取代现有的 ViO38-6 和 ViO33-6,具有更高的性能、效率和操作员舒适度,并且全部采用时尚紧凑的“高级红”包装。

    ViO38-7 和 ViO33-7 比其前代产品有了显著的升级。ViO38-7 的工作重量 (OW) 为 3585 公斤,在 2200rpm 转速下可提供 32.8kN 的铲斗挖掘力,而重量较轻的 ViO33-7 的工作重量为 3265 公斤,可提供 30.69kN 的挖掘力。

    这两款机器还受益于液压系统的改进和 18.5kW Yanmar 发动机,与之前的机器相比,挖掘效率提高了 7%。

    机器左侧的动臂摆动角度已得到改善,从而影响了两个装置的转弯半径。与之前的型号相比,动臂摆动角度减少了 115 毫米,为操作员提供了更宽的工作范围。下部车身位置和铲斗形状的其他变化也增强了清理能力。

    ViO33-7 的宽度较窄,仅为 1550 毫米,非常适合在拥挤的地形中行驶,而 ViO38-7 的宽度为 1740 毫米,同样如此。据 Yanmar 称,这两款车型的运输性能也非常出色,ViO33-7 的运输重量为 3210 公斤(驾驶室)和 3090 公斤(顶篷),而 ViO38-7 的运输重量为 3530 公斤(驾驶室)和 3405 公斤(顶篷)。

    洋马表示,对行走马达和液压泵的改进提高了挖土作业的效率。综合起来,这些更新使挖掘机能够在斜坡上行驶得更快,从而缩短了总行驶时间。ViO33-7 现在的最大速度为 4.8 公里/小时 - 平地速度提高 7% - 负载下速度提高 25%。此外,标准的自动减速功能有助于提高操作效率。

    在设计方面,洋马公司表示,公司已经对客户的直接反馈作出了回应。这两款新机型都采用了大胆的新设计,将洋马公司标志性的零尾摆动功能与时尚、现代的美感融为一体。

    重新设计的机舱符合人体工程学,提供更宽敞、更安静的环境。新增功能还包括 4.3 英寸彩色显示屏、优化的空调通风口和方便使用的储物选项。


相关报告
  • 《中日美工程机械厂商的“无人化”竞争》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战略政策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19-10-15
    • 全球工程机械2强正围绕“无人工程机械”展开激烈交锋。美国卡特彼勒7月5日公开了无人驾驶型液压挖掘机。日本小松也将在2019年内启动以人工智能(AI)实现自主运行的工程机械的验证试验。和汽车一样,工程机械也将迎来技术创新的浪潮。在中国企业不断崛起的背景下,无人工程机械的开发竞争或将影响未来的市场竞争力。     7月5日,在日本三重县东员町发布无人工程机械的卡特彼勒日本法人的代表执行董事哈里(HarryKobrak)强调称,“工程机械的数字化是不可逆转的。将加速这一领域的创新”。该公司的新型工程机械与大成建设联合开发,通过传感器掌握与翻斗车的距离,同时装载土方。经过在建筑现场的验证等,力争2021年以后实现实用化。 1     在那之前,卡特彼勒2020年将推出属于该公司首款无人工程机械的“压路机”。今后,还将推进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和AI,扩大无人工程机械的产品线。卡特彼勒的产品经理弗雷德·里奥(音译)认为,“建筑现场95%的作业能实现自动化”。希望在率先推出无人工程机械,在编程方法和通信标准等方面打造世界标准。     各厂商竞相研发无人工程机械的背景是全球范围内建筑现场的劳动力短缺。与工厂相比,建筑现场的自动化进展迟缓。在少子老龄化加剧的日本,劳动力短缺日趋严重,对机械的更新换代需求将提高。而美国由于移民流入受到限制,劳动力不足成为课题。在中国,人工费正在上涨,同时工作条件艰苦的岗位难以招到人。     一方面,卡特彼勒的竞争对手小松也不甘人后。该公司采用AI的无人挖掘机能通过图像来识别周围的状况,对装载沙土、行驶和停止自主作出思考与判断,力争2021年实现商用化。小松的智能化建设推进本部长四家千佳史表示,除了工程机械的技术进步之外,“与无人机航拍测量等结合,建筑现场的智能化也将加速”。     小松在利用数字技术方面一直领跑。1999年在自身工程机械上配备了“康查士(KOMTRAX)”系统,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等远程监控工程机械的运行状况。通过把这一系统用于零部件的故障监测,实现了高效维护。     小松的“永不停止的工程机械”可将故障导致的运行损耗降至最小,在全球建筑现场得到积极利用。如今小松营业收入的2成以上来自采用“康查士”系统的机械的维护等服务。小松在2019年4月发布的中期经营计划(截至2021年度)中把利用“物联网(IoT)”定位为支柱。     近年来,在新兴市场国家拉动下,全球工程机械销售维持高增长,但目前笼罩阴影。英国工程机械咨询公司Off-Highway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工程机械销量预计同比减少2%,降至111万台。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需求减速,预计到2023年前后持平或小幅减少。     其中,卡特彼勒和小松的交锋将日益激烈。英国KHL集团的资料显示,从2018年全球工程机械市场的份额(按金额计算)来看,排在首位的卡特彼勒比2017年下降3.8个百分点,降至12.6%。小松则与2017年持平,为11.9%,二者之间的差距缩小。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中国份额较高的卡特彼勒受到了中国经济减速的影响。     卡特彼勒的营业利润率为15.2%,小松为14.6%,在制造业内维持了较高的盈利能力。不过,在中国经济增长减速、当地企业扩大销售低价格产品的背景下,要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关键在于服务,而非单纯销售机械。在把无人工程机械与数字服务结合,推动提升建筑现场效率方面,除了硬件之外,软件的开发能力或许将成为关键。     中国企业崛起三一重工掌握2成国内份额     在日美工程机械2强竞相开发数字技术的背后,存在中国企业的崛起。作为世界最大工程机械市场,中国截至2010年代前半期曾是小松的根据地,但抓住旺盛基础设施投资需求的当地企业快速增长。尤其是拥有“SANY”品牌的三一重工,在中国市场占据2成左右份额,高居首位。     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当地市场上的小型挖掘机需求增长。小型挖掘机无需像大型机械那样的技术实力,行业准入门槛较低。此外,中小企业也在崛起,竞争激烈。重视维持品质和价格的小松2018年在中国的份额仅为6%左右,没有进入前3位。采用IT监视运行状况和远程控制等服务是小松与中国企业形成差异化的主要武器,可以说无人工程机械就是其结晶。     在钢铁领域,全球粗钢产量份额(2018年)前10的企业中,6家来自中国。在造船领域,从2018年全球船舶建造量份额来看,中国占到34%,大幅超过日本(13%)。在工程机械领域,中国企业也在崛起,日美2强的地位并非坚如磐石。     近日,由三一、华为、跃薪智能等联合打造的首台5G遥控挖掘机正式亮相并投入实用。通过移动5G网络,工作人员启动了远在千里之外,河南洛阳栾川钼矿的5G遥控挖掘机。在露天矿区里,设备进行了挖掘、回转、装车等远程、无人复合动作,每一个指令都迅速到位。在无人工程机械领域,如果日美企业的技术创新迟缓,也有可能被中国企业夺走优势。
  • 《Engcon 推出适用于小型挖掘机的倾斜旋转器》

    • 编译者:赵卫华
    • 发布时间:2025-05-16
    • 倾斜旋转器制造商 Engcon 推出了一款专为 2-4 吨重量级挖掘机设计的新型倾斜旋转器,称为 EC204。 据该公司称,该型号提供与 Engcon 大型倾斜旋转器相同的功能和特性。 更新后的 EC204 与 2-4 吨挖掘机兼容,并在倾斜旋转器上方和下方包含 Engcon 的 EC-Oil 快速接头系统,这是小型机器的独特功能。 这项创新简化了在需要时更换附件或断开倾斜旋转器的过程。 该型号提供 45 度倾斜角、无限旋转,并便于安装各种附件,提高了挖掘任务的多功能性和灵活性。此外,它还为 Engcon 的创新定位系统 EPS 做好了准备。 engcon 产品经理 Martin Engstr?m 表示:“我们能够为 2 至 4 吨级的倾斜旋转机提供 EC-Oil 自动快速连接器系统,这确实使挖掘机成为终极工具载体。我们的客户可以信赖 engcon 始终提供最先进的技术,以提高他们的盈利能力”。 升级后的 EC204 将于 2025 年 1 月开始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