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库达帕盆地库努尔亚盆地甘尼里尔附近高水平岩浆侵入体的产状及其成矿作用》

  • 来源专题:一带一路冶金门户
  • 编译者: 徐亮
  • 发布时间:2020-01-08
  • 在Kurnool亚盆地的Gani inlier附近发现了一套空间上相关的高水平岩浆侵入体,包括岩墙、laccolith和喷口。记录了火成岩侵入体的地质背景、形态及其与沉积盖层的关系。laccolith的辉绿岩、喷口的岩墙和泡状玄武岩是突出的岩石,受到广泛的氘蚀变。雪撬和尿石化。据推测,基性岩浆在走滑断裂域以岩脉形式侵入,在交叉断裂的交叉带以泡状玄武岩的形式通过喷口流出。由于断层控制,垂直上升的熔体在约700m的地下水平沿岩石沉积的岩性不连续面偏转成片状。从席状到拉科林的过渡导致了老塔德帕特里组作为新元古代库努尔沉积盖层中的一个内环的隆起。与侵入体相邻的铁矿和铜矿化的局限性归因于与火成岩活动有关的晚期熔融流体活动。根据野外关系,认为库努尔亚盆地这一地区在库努尔沉积后发生了高水平的岩浆活动。

相关报告
  • 《新疆油田在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天然气勘探首获重大突破》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0-12-29
    • 2020年12月16日,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在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呼图壁县境内的风险探井呼探1井获得重大突破,在7367-7382米井段试获高产工业油气流,日产天然气61万立方米,日产原油106.3立方米。  据悉,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勘探面积1.5万平方千米,其中呼探1井勘探有利面积近160平方千米,初步估算气藏规模千亿立方米。呼探1井的突破,是继盆地南缘西段高探1井获得千吨高产历史性突破后,经过勘探科研人员近两年持续攻关探索,在南缘中段首次获得天然气勘探重大发现,展现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天然气勘探巨大潜力和盆地规模增储“油气并进”的新格局,对提升天然气保供能力,助力新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新疆油田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国石油加快国内油气业务发展规划部署,坚持高效勘探、油气并举,全力克服疫情影响,持续加大油气勘探工作力度,在玛湖凹陷深层、沙湾凹陷、阜康凹陷相继获得多个重要发现。近日,又在南缘中段呼探1井获得重大战略性勘探突破。  当前,新疆油田正进入了新的一轮勘探发现、储量增长高峰期,准噶尔盆地呈现出“满盆油、半盆气”的勘探新格局。下步新疆油田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科学部署“十四五”期间勘探工作。一是坚持把资源掌控作为发展第一战略抓紧抓实。二是突出高效勘探,持续优化部署,努力增加规模效益储量特别是经济可采储量。三是分层次开展盆地基础、整体与目标研究,以理论大突破推进勘探大发现。四是总体部署、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突出主攻区集中勘探,强化接替区甩开勘探,加快天然气领域突破,每年梳理十个以上的风险战略目标,力争每年获得2-3项大突破,当好国内原油增储上产的主力军。
  • 《四川盆地结核分枝杆菌群体遗传学特征研究》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李阳
    • 发布时间:2015-08-31
    • 目的:探讨四川盆地(重庆、四川地区)流行的结核分枝杆菌(MTB)群体遗传学特征. 方法:对413株源自四川盆地的MTB进行长序列多态性(LSP)谱系鉴定,采用x2检验分析不同谱系MTB在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对菌株进行15位点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分型,评价各位点的分辨力.构建N-J树分析其系统进化;构建最小跨度树以模拟群体菌株的遗传结构;采用分子方差分析不同谱系MTB的群体间遗传分化;采用贝叶斯模型计算菌株最近共祖年代. 结果:通过LSP可将413株MTB分为两大谱系,其中北京谱系占56.2%(232/413),欧美谱系占43.8%(181/413).两谱系MTB在人群中的分布(性别、年龄、民族以及菌株耐药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北京谱系MTB的N-J树呈放射状分布,最小跨度树中有72.4%(168/232)的菌株被划分到同一“克隆复合群”;欧美谱系MTB的N-J树呈枝状分布,最小跨度树中呈现出多个“克隆复合群”.北京谱系MTB在该地区有显著的群体间遗传分化(FST=0.018 91,P<0.05),而欧美谱系MTB群体间遗传分化不显著(FST=0.005 19,P>0.05).欧美谱系MTB中最大菌株复合群的最近共祖年代为723 (95%CI:517 ~ 946)年. 结论:北京谱系和欧美谱系MTB在四川盆地以“互相对抗”形式流行;两谱系MTB的群体间遗传分化存在差异;欧美谱系MTB的侵入可能与一次历史事件(约720年前的战争)有关. 信息来源:李颖,付育红,原梅,董玲玲,黄海荣,李卫民,高基民. 四川盆地结核分枝杆菌群体遗传学特征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5,36(4):374-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