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Microbiol:识别出隐秘的HIV躲避宿主机体免疫力和药物靶向作用背后的分子机制》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2-11-25
  • 当病毒进入细胞并开始反转录后,未能发生整合的HIV-1前病毒就会被表观遗传化沉默,但其背后的机制,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近日,一篇发表在国家杂志Nature Microbiology上题为“Epigenetic silencing by the SMC5/6 complex mediates HIV-1 latency”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杜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可能发生进化并帮助抵御感染的机体免疫反应似乎是驱动HIV进入潜伏状态的分子机制,其潜伏在细胞中是为了重新爆发;相关研究结果或为研究人员提供了线索来揭示到底是什么样的过程能使得HIV特别隐蔽,但同时又在其它病毒感染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研究者Bryan R. Cullen博士说道,HIV感染被证明是无法治愈的,因为有少量潜伏的HIV感染的T细胞并不会被抗病毒药物和机体免疫反应所触及;这些细胞的寿命很长,且能自发地从潜伏状态出现,甚至在感染数年后才会开始产生HIV,因此患者必须终身服用抗逆转录病毒的药物。本文研究为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见解,并指出了名为SMC5/6的特殊蛋白复合体或许参与到了宿主细胞的染色体功能维持和修复过程中。

    HIV进入机体后会感染免疫系统的CD4+ T细胞,随后会制造一个基因组长度的DNA分子,并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并在那里复制,且产生病毒RNAs和蛋白质。如果这种所谓的DNA前病毒被阻止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中(比如被一种阻断该过程的药物所阻止),那么其就无法制造出任何病毒RNAs和蛋白质,并会变得具有惰性,相反,能够进行整合的DNA前病毒通常能够驱动有成效的HIV感染。

    研究者Cullen等人发现,在一小部分受感染的细胞中,SMC5/6蛋白复合体能够开启一种特殊过程,在DNA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之前就沉默DNA前病毒,这些前病毒甚至在整合之后依然会保持惰性,并会导致潜伏感染,从而在促使其爆发为主动感染之前就一直处于较低态势。研究者指出,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潜伏的结果并不是来自于感染HIV的任何内在特性,而是来自于细胞先天性免疫反应的一个不幸的副作用,这种反应或许就是为了沉默外来入侵的外源DNA而进化来的。

    研究者表示,一种能关闭SMC5/6沉默作用的分子或许就能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性策略展现出一定希望的结果,因为其已知了潜伏HIV感染的建立;而重新激活的前病毒容易受到自然免疫系统反应和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影响。Cullen说道,尽管抗逆转录病毒疗法能将AIDS患者机体的病毒载量降低到检测限一下,但这些药物仍然无法根除HIV-1,尽管科学家们付出了大量努力来尝试开发能激活潜伏HIV-1的疗法,并帮助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清除体内感染的病毒,但这种努力迄今为止并不能帮助开发出有效且无毒性的药物,本文研究或许就朝这一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很显然,理解导致HIV-1潜伏的机制或许能帮助阐明潜伏状态的HIV-1前病毒如何被重新激活以及如何被破坏,综上,本文研究结果表明,SMC5/6复合体或许能在整合前通过表观遗传学沉默具有整合能力的HIV-1前病毒,从而在介导HIV-1潜伏期的建立中发挥着直接的作用。

    原始出处:

    Ishak D Irwan,Hal P Bogerd,Bryan R Cullen. Epigenetic silencing by the SMC5/6 complex mediates HIV-1 latency, Nature Microbiology (2022). DOI:10.1038/s41564-022-01264-z

  • 原文来源:https://news.bioon.com/article/d5d5e4868201.html
相关报告
  • 《Nat Commun:揭示SARS-CoV-2躲避宿主机体免疫系统攻击的新机制》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1-12-13
    • I类MHC所介导的抗原呈递通路在抗病毒免疫力发挥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题为“SARS-CoV-2 inhibits induction of the MHC class I pathway by targeting the STAT1-IRF1-NLRC5 axi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日本北海道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SARS-CoV-2或能敲除一种与I类MHC免疫复合体相关的重要分子通路,相关研究结果或能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COVID-19感染发生的过程和分子机制。 研究者Koichi Kobayashi说道,我们的发现揭示了病毒如何逃逸人类机体的免疫防御系统,同时或能帮助解释为何该疾病的大流行会如此严重。研究者所发现的机制或能提供开发新型药物的新型分子靶点。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诱发COVID-19的病原体SARS-CoV-2相比未感染个体而言是如何改变感染者机体免疫系统中的基因表达的,这是研究复杂细胞信号通路的一种有用的方法,这些信号通路会诱发机体抵御有害细菌和病毒的免疫反应。 I类MHC分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是机体免疫反应抵御病毒的核心武器,当病毒感染细胞时,细胞就会促进病毒抗原在受感染的细胞表面进行表达,并吸引细胞毒性T细胞的注意力,这些免疫细胞能锁定并随会被感染的细胞,以及入侵其内部的病毒。除了分析COVID-19患者体内的基因表达外,研究人员还利用SARS-CoV-2病毒感染人类细胞系来证实他们的研究发现。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来自SARS-CoV-2病毒中名为ORF6的特殊蛋白或能抑制宿主机体细胞中名为NLRC5蛋白的功能,NLRC5主要负责激活I类MHC通路。研究者表示,这种情况或会以两种方式发生,ORF6会阻碍信号信号,从而关闭NLRC5的表达,而且ORF6还能阻断NLRC5的功能。包括HIV和MERS在内的其它感染性病毒都能靶向作用I类MHC通路,研究者认为,SARS-CoV-2或许也会如此,但这项研究是首个揭示其中机制的研究。 研究者Kobayashi说道,如果没有I类MHC通路的激活,所感染细胞中的病毒就基本上会隐藏在免疫系统之外,这或许就能帮助解释为何SARS-CoV-2病毒会一直在体内持续存在,以及为何其会不断感染其他人群并导致疾病大流行。进一步研究或能帮助寻找并检测阻断ORF6病毒蛋白活性的药物,从而恢复宿主细胞激活MHC复合体的能力;如果成功的话,这种药物或许就能促进宿主机体的免疫系统清理病毒,并有效增强宿主机体的免疫反应。 综上,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研究人员揭示了SARS-CoV-2的一种新型免疫逃逸机制,其或能靶向作用关键的I类MHC转录调节子STAT1-IRF1-NLRC5的功能。 原始出处: Yoo, JS., Sasaki, M., Cho, S.X. et al. SARS-CoV-2 inhibits induction of the MHC class I pathway by targeting the STAT1-IRF1-NLRC5 axis. Nat Commun 12, 6602 (2021). doi:10.1038/s41467-021-26910-8
  • 《Nature:发现可帮助HIV躲避机体免疫系统的隐形斗篷分子 或有助于开发HIV新疗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病毒学领域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wuyw
    • 发布时间:2018-11-26
    • 近日,来自英国伦敦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隐形的斗篷分子,其可以在机体中使得HIV被隐藏从而躲过机体的免疫系统,而文章中研究者阐述了如何使用一种实验性的药物来使病毒暴露,从而诱发机体免疫效应阻断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上。 研究小组在宿主细胞中发现了两种分子,当HIV感染机体细胞后,这两种分子可以被HIV所“雇用”,而这两种分子可以阻止HIV病毒过早地产生遗传信息,这无形中就可以帮助病毒隐藏自身从而逃避机体的先天免疫系统。 当机体细胞缺少这两种分子后,HIV就会被暴露于机体的“报警系统”中,随后机体抗病毒免疫效应就会启动杀灭病毒,靶向作用这种隐形的斗篷分子会使得HIV不易发生突变,从而降低对疗法的耐受性。研究者Greg Towers说道,HIV在机体细胞中是一种非常老练的隐藏者,其可以有效躲避过机体的免疫侦察兵,如今我们发现了这种保护HIV的这种隐形分子,对于后期开发HIV的疗法非常重要。 在实验中,研究者表示,一种基于环孢菌素的实验药物可以有效阻断HIV的复制,环孢菌素是一种广泛用于抑制器官移植病人发生排斥反应的药物,研究者使用了这种药物修饰后的形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其可以有效阻断隐形斗篷分子的作用。最后研究者说道,理解HIV与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机制对于抑制病毒传播以及开发新型疗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