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学商业论坛(BSBF)组织开发欧洲“大科学市场”》

  • 来源专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领域知识集成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魏韧
  • 发布时间:2019-06-27
  • 2018年2月27日,大科学商业论坛(BSBF)在丹麦召开,旨在组织开发欧洲价值120亿欧元“大科学市场”。

    此次大科学商业论坛为期两天,召集了欧洲核子中心(CERN)、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所(EMBL)、欧洲航天局(ESA)、欧洲南方天文台(ESO)、欧洲同步辐射光源(ESRF)、欧洲散列中子源(ESS)、欧洲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XFEL)、劳厄-朗之万研究所(ILL)等“大科学”组织与工业公司。大科学组织向潜在的新业务合作伙伴展示了投资计划和优惠措施,并旨在促进更有条理的联合采购,以促进工业界参与欧洲大科学市场。

    大科学商业论坛是在欧盟委员会发布欧洲研究基础设施可持续性行动计划的背景下召开的。该行动计划将组织欧盟研究设施投资方、用户和运营团队之间进行辩论,以便为欧盟研究设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并为下一代框架计划和未来的欧盟结构和投资基金提供建议。大科学商业论坛(BSBF)与会者向该征求行动报告提出了重要建议。

  • 原文来源:http://ec.europa.eu/research/infrastructures/index.cfm;http://www.esfri.eu/ri-world-news/towards-establishing-european-action-plan-ensuring-sustainability-research
相关报告
  • 《欧洲海洋局发布《未来科学简报》:海洋科学中的大数据》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0-05-25
    • 2020年4月27日,欧洲海洋局发布《未来科学简报》第6期,题为“海洋科学中的大数据”。本期简报指出海洋科学正在迅速进入数字时代,并探讨了大数据,如高速率获取的、高维度多变量的海量数据,以推进海洋科学的潜在可能。 简报第一章探讨了海洋观测范围和规模的扩大,以及自动化采样和“智能传感器”,正在导致数据的不断累积。这为通过更复杂的、跨学科的分析来改变我们研究和理解海洋提供了机会,并为海洋资源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然而,更多的数据并不一定意味着我们有正确的数据来回答许多关键的科学问题,并就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作出科学、数据驱动的管理决策进行了讨论。简报指出,为了提高海洋大数据财富的价值,大数据就必须公开共享、互操作,并将其整合到复杂的跨学科分析中,这些要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然而,海洋科学界还没有达到大数据革命的程度,“数据泛滥”带来了一系列独特的挑战,这对许多海洋科学家来说都是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在海洋科学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管理、计算基础设施和互操作性、数据共享、大数据分析、数据验证、培训和协作方面相关的瓶颈和机遇,提出应克服某些特定的挑战,以确保海洋大数据价值的最大化。并提供了大数据在支持海洋科学中应用的一些最新进展和案例。 第二章探讨了气候科学和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特别着重于欧洲和全球计划,以整合用于全球气候谈判的碳和其他生物地球化学数据。第三章讨论了如何利用大数据创建高分辨率、多学科的生境地图,以规划新的海洋保护区。第四章着眼于海洋生物观测,包括遗传序列、图像和水声数据,并呼吁建立一个全球连接的长期生物观测网络,以便利用大数据进行更复杂的跨学科分析。第五章论述了海洋和近海的食物供应,重点是水产养殖和利用人工智能管理海虱等暴发以及鲑鱼养殖。 为使海洋科学成为大数据驱动的学科,在第六章中,简报提出以下建议: ? 通过不断开发“智能传感器”以实现自动采样和数据处理,从而加强数据采集,以便机器能够收集更多的海洋数据。另外建议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以便进行更多的实时或接近实时的分析和决策; ? 通过更广泛地采用基于可查找、可访问、可互操作和可重用(公平)原则的社区数据标准和精心设计的数据管理计划,加强数据处理和管理,使数据具有机器可读性。建议更多地利用现有的海洋数据管理基础设施; ? 通过升级欧洲海洋数据管理基础设施,处理和交换更多的多学科和实时数据,提高数据的互操作性和可访问性。这些基础设施应该包括更集成的云计算、数据存储和大数据分析工具。建议欧洲海洋科学共同体更多地参与开发虚拟研究环境和欧洲开放科学云倡议。建议这些基础设施应长期保持下去,多媒体和数字部门的计算技术应得到更多的跨学科应用; ? 通过新的激励措施和协议,如社会网络或数据影响因素,改善科学家、工业界和政府之间的数据共享 ? 通过发展数据科学家与海洋科学家之间的密切合作、开发标准化模型和精心管理的社区数据集来培训算法,增加大数据分析的使用并确保数据验证; ? 通过建立新的区域和全球海洋科学网络,并巩固现有网络,开展人工智能方面的专门培训。建议培训数据管理员,以保持数据输入人工智能算法的质量; ? 以工作组的形式加强海洋科学家、计算机科学家、数据科学家和数据管理人员之间的合作,让数据科学家参与海洋研究的设计。 (李学荣 编译)
  • 《欧盟发布《让科学发生:欧洲研究区研究基础设施的新目标》》

    • 来源专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领域知识集成服务平台
    • 编译者:魏韧
    • 发布时间:2021-03-16
    • 2020年10月,欧洲科研基础设施战略论坛(ESFRI)发布《让科学发生:欧洲研究区研究基础设施的新目标》白皮书(MAKING SCIENCE HAPPEN A new ambition for Research Infrastructures in the European Research Area)。文件指出,在研究基础设施领域,ESFRI成功实现了欧洲研究区(ERA)制定的初始目标,欧洲现已形成确定新的具有潜力的投资重点、研发新设备的有效机制,并全面建成研究基础设施景观。 科学的重要使命是引领经济、社会和环境转型并为做好必要的准备。欧洲研究基础设施是实现科研突破、促进技术创新的关键。重振欧洲研究区将是完成这项任务的关键。ESFRI考虑如何促进欧洲研究基础设施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使其有效地支持研究和创新,实现欧洲更长远的政策目标。 ESFRI需要进一步优化研究基础设施景观:1)促进跨学科研究,开发数据互操作,催生新学科应对新的社会挑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2)使各国和欧洲的各种资金更有效地协同合作,寻找投资方向;3)使研究基础设施更好地融入主办国的社会发展;4)不断提升服务的现代化程度,支持欧洲优先事项;5)强化欧洲在全球事业中的领导地位。 为建设更强大的欧洲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强化研究基础设施作为欧洲研究区重要支柱的地位,形成健康、可持续、一体化的研究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致力于产出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提供跨国服务,支持教育和技能的开发。2)增强研究基础设施作为跨部门战略投资的作用,参与欧洲战略议程,使欧洲的研究与创新能够应对紧迫且复杂的社会挑战。3)开发和利用欧洲研究基础设施作为知识与创新中心的潜力,融入当地社区,成为欧洲竞争力的基础,产生区域性和全球影响力。4)进一步增强各地区、国家乃至整个欧洲在研究基础设施开发和投资优先事项以及政策方面的一致性。5)挖掘研究基础设施作为开放科学主要推动者的潜力,提供满足FAIR原则和质量认证的开放数据,支持欧洲开放科学云的发展壮大,提高为用户服务的能力。6)更好地利用ESFRI的潜能,确保其具备的适当能力为欧洲制定一致的研究基础设施政策和投资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