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晓风、曹雪涛、高福等24位中国学者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zhoujie
  • 发布时间:2019-11-17
  • 11月16日,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第二十二次院士大会在京召开。

    曹晓风、曹雪涛、高福等24位中国学者增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这是中国科学家当选人数最多的一次。

    截至目前,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里,中国科学家有206人。其中,1996~2009年产生123人;2010~2019年(第十四届到第二十一届)8次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院士大会,选举并产生来自中国的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83人。

    国际欧亚科学院成立于1994年,拥有来自46个国家的600余名院士、通讯院士和荣誉委员。

    国际欧亚科学院总部设在莫斯科,分别在欧洲(法国)、欧亚(俄罗斯)和亚太地区(中国)建立区域中心,并在15个国家建立了国家科学中心。

    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是15个国家科学中心中人数第二位的中心,于1996年由中国科学院申报并经国家科委批准成立。

相关报告
  • 《恭喜!4位中国学者当选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ouj
    • 发布时间:2019-10-08
    • 近日,美国护理科学院正式发布 2019 年增选院士名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护理部主任、复旦大学护理学院副院长张玉侠,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教授王红红,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护理学院院长周郁秋,中山大学护理学院教授尤黎明名列其中。 当选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Fellow of American Academy of Nursing,FAAN)被认为是美国护理领域最高荣誉之一,也是全球护理界最负盛名的荣誉之一。美国护理科学院始建于1973年,旨在吸引全球人才引导护理学科发展、参与卫生保健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运用护理知识促进人类健康。截至目前,中国内地获得FAAN头衔的共11人。 目前在全世界约有2700多名院士,他们是在护理教育、管理、实践、研究和政策等领域有卓越成就的医院和管理人员、临床护理专家和科研人员。推选新院士工作于每年10月份开始,候选人必须由二位现任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推举,由院士选拔委员会审阅其对护理事业发展和人类健康的显着贡献的证据。次年6月公布上年度新当选院士及国际院士名单。 新院士在正式当选仪式后可以享用“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的称号,并致力于为加强医疗与护理的质量,促进健康保健系统中的公平和公正,促进健康的行为和环境作出贡献。 ...
  • 《多位中国科学家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ouj
    • 发布时间:2019-10-08
    • 近日,接国际欧亚科学院通知,经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院士大会选举推荐,国际欧亚科学院主席团审议通过,中国海洋大学原校长、教授、中国海洋大学校友会会长吴德星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与吴德星教授同时当选的还有中国海洋大学1982届校友、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院长孙松研究员。 吴德星博士现任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大学校友会会长。吴德星教授致力于物理海洋学研究,是最早提出“透明海洋”设想并付诸探索的研究者之一,也是海洋观测仪器规范化海上试验的开拓者之一;作为技术组组长参与了国家《渤海碧海行动计划》和浙江、福建重大用海工程;曾任“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他潜心学术研究,在海洋环流动力学理论、数值模式与数据分析、船基海洋观测平台技术等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性科技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出版编著3部,获发明专利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9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6项;热心科普教育,任总编组织编创出版海洋科普丛书3套(21册),其中2套获全国优秀科普作品;2004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获大韩民国宝冠文化勋章。 孙松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院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国际海洋研究委员会副主席,曾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孙松研究员长期致力于海湾、近海、极地和深海生态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在海洋生态系统演变的理论与方法、海洋生态灾害发生机理与综合防控、深海探测与研究体系建设等方面起到引领作用。近年来,担任首席科学家组织实施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和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试点实验室鳌山科技创新计划项目,作为首席科学家完成国家“973计划”项目一项;担任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负责人及中国科学院方向群项目顶层设计专家等。发表论文283篇,其中被SCI收录116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文章147篇;出版专著7部,获得省部级奖励4项。 国际欧亚科学院是由世界著名自然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社会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科学团体,成立于1994年,目前已拥有欧洲、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和澳洲等46个国家600余名院士、通讯院士和荣誉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总部设在莫斯科,分别在欧洲(法国)、欧亚(俄罗斯)和亚太地区(中国)建立区域中心,并在15个国家建立了国家科学中心。 截至目前,国际欧亚科学院已先后选举出近200位中国院士、通讯院士及荣誉委员(包括港、台和外籍华裔科学家),学术专长涵盖了自然科学和技术工程的大部分领域、社会科学的部分领域,以及战略研究和管理学领域等,充分体现了中国科学中心院士群体学科交叉、高端智库和国际化集成的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