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王江平:国内电子化工新材料需要更有力的产业生态来支撑》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5-24
  • 2018年5月23日,为加快电子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保障下游集成电路和平板显示应用需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电子化工新材料补短板工作座谈会,王江平副部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电子化工新材料产业联盟秘书处介绍了国内外电子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巨化集团、兴发集团等8家电子化工新材料生产企业,中芯国际、京东方等下游应用企业,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四十六所、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作了大会交流发言。

    王江平同志在总结讲话中指出,电子化工新材料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集成电路用新材料种类多,需要更长的周期,国内电子化工新材料需要更有力的产业生态来支撑。

    王江平强调,要增强电子化工新材料供应保障的紧迫感、危机感,要科学分类,找准短板,集中优势,精准发力,构建需求应用、验证检测、科研协作的产业生态,要研究更有效的政策供给,发展好电子化工新材料,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作好支撑。

    会议由部原材料司潘爱华副司长主持,规划司、科技司、电子司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 原文来源:http://www.xincailiao.com/news/news_detail.aspx?id=188971
相关报告
  • 《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调研新区新材料产业发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4-01
    • 3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一行,赴江北新区新材料科技园、产业技术研创园、智能制造产业园调研新区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工信部原材料司司长王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谢志成,南京市副市长蒋跃建,市工信局局长陈光,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保平参加调研。 王江平一行先后来到塞拉尼斯南京一体化生产基地、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南京钢铁集团、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膜科技产业园进行调研。考察中,王江平一行听规划、看产品、问发展,详细了解各家企业在促进新材料生产应用,推动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方面的经验举措,并鼓励企业进一步加强管理创新,实现最优效率,不断提高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研发水平。 王江平对南京江北新区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表示肯定。他强调,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产业创新体系薄弱环节为重点,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支撑、产学研用协同促进的新材料产业体系,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 要加快推进新材料企业信息化建设,协同推进数字车间、智能工厂改造,实现全方位、实时精准的控制和对产品使用的智能化感知、预测、分析和管理。要强化产用结合,将应用和产业化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要坚持企业管理创新。利用管理创新完善管理规范,实现最优效率,更好服务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要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全面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强化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执法检查,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 《化工新材料已成世界大国必争之地!中国的机遇与选择》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11-22
    • 11月20日,以“合作共生 创新共赢”为主题的中国合成树脂产业发展大会暨2019年新材料发展趋势论坛在山东青岛召开。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虽然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但面对新时代新要求,仍需补足短板,抢抓机遇,创新发展。 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俊贵表示,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已经进入动能转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基础化工产业大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阶段已经结束,市场约束、生态约束压力趋紧,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开始发挥作用,中国化学工业将进入本质安全、绿色发展、自主创新的新时代。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材料工业研究所副所长曾昆介绍,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总产值从2010年的6000亿元扩大到2018年的3.8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4%,远高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增速。 工程塑料是化工新材料的重要部分。赵俊贵指出,“十三五”是我国工程塑料行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主要表现为五个“一批”:一批专业化工程塑料企业正在加速成长;一批长期制约行业发展的新技术取得突破;一批新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对支撑相关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起到重大作用;一批推动工程塑料行业发展的标准陆续发布;一批工程塑料企业和产品开始走进国际市场。 同时,赵俊贵指出,“虽然我国生产了世界39%的化学品,但只生产了世界15%的化工新材料,与化学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化工新材料已成为我国化学工业最大的短板。” 他表示,目前,我国化工新材料自给率只有60%,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仍有130多种急需化工新材料品种国内尚不能生产,部分产品已成为制约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推动石化工业从原料型向材料型转变,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是“十四五”的主要任务之一。 他指出,我国工程塑料行业还存在五方面突出问题:一是原料高端化、多样化不足;二是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足、中小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专业化分工合作不足;三是创新体系不健全、创新链条不完整;四是产业体系产业链融合发展不充分;五是创新意识不够强烈,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过于依赖传统路径,产品创新性、工艺稳定性、性能高功能化、技术服务化不够。 他说:“新材料已成为世界大国经济、技术、军事竞争的必争之地,也是未来化学工业利益争夺点。世界石化产业重心东移,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放缓、研发速度放慢,中国快速崛起等,为我国化工新材料发展提供了发挥后发优势的提速换档机遇。” 曾昆指出,预计“十四五”全球经济复苏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国际经贸规划变革继续推进,我国经济持续新常态,产业高质量发展纵深推进。面对新形势,我国新材料产业要围绕“满足新要求,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一方面要解决“卡脖子”材料问题,一方面要打好新材料产业基础,做到“一代材料,一代产业”。 会议同期召开了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对接论坛、第十三届ABC中日先进高分子材料研讨会、复合材料产业未来发展研讨会暨不饱和聚酯树脂分会第十五届第三次全体会员大会、PC行业2025-2035发展规划讨论会、新材料应用发展大会暨汽车轻量化非金属材料产业联盟年会、2019即墨石墨烯产业发展论坛等多场会议。来自中国、日本、美国、德国、英国新材料领域的行业领袖、专家学者和企业界嘉宾代表共6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次会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指导,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主办,中国汽车轻量化非金属材料产业联盟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