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Terran Orbital公司开发的PTD-3卫星实现每秒200 GB的空地激光通信能力》

  • 来源专题:光电信息技术
  • 编译者: 王靖娴
  • 发布时间:2023-07-12
  •     据Terran Orbital网站5月12日消息,美国Terran Orbital公司开发的PTD-3卫星在轨开展激光通信测试,实现了每秒200 GB的空地通信传输能力。PTD-3卫星搭载了由NASA空间通信与导航 (SCaN) 资助、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开发的TeraByte InfraRed Delivery (TBIRD) 有效载荷。

        这项技术的传输速率比目前最先进的卫星通信快几个数量级,使航天器能够在一个地面站通道内将数TB的数据下行到地面。这一突破有可能彻底改变天基地球观测和合成孔径雷达等行业。此前,Terran Orbital帮助TBIRD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内将1.4 TB的测试数据传输到单个地面站,在速度和数据传输量方面都打破了当时的纪录。每秒200 GB的空对地光链路打破了这一纪录。

相关报告
  • 《德国Mynaric公司将为美太空发展局NExT实验卫星提供激光通信终端》

    • 来源专题:光电信息技术
    • 编译者:王靖娴
    • 发布时间:2023-07-12
    •     据Satnews网站2023年5月2日报道,Mynaric公司与Loft Orbital的子公司Loft Federal达成协议,将于2024年上半年向其提供CONDOR Mk3光通信终端。Loft Federal负责美国太空发展局(SDA)NExT实验卫星平台的生产、部署和运营,并将利用该终端支持安全可靠通信。     SDA的NExT实验测试台将展示有可能纳入新兴太空架构未来批次的新型任务有效载荷的作战效用。该项目将利用由“扩散型作战太空架构”建立的低延迟数据传输和超视距指挥控制基础设施。     Mynaric的CONDOR Mk3光通信终端是专门设计的关键通信和数据传输系统,作为大规模部署的政府和商业卫星星座的一部分而构建,并与SDA的互操作性标准完全兼容。此前,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选择该终端用于SDA传输和跟踪层“1期”。    CONDOR Mk3的前身是CONDOR Mk2,最近作为DARPA“黑杰克”计划的一部分交付给了Telesat政府解决方案公司。此外,Mynaric还被指定为DARPA“天基自适应通信节点”(Space-BACN)项目第一阶段的关键开发合作伙伴。
  • 《国内自主研发的的超高速星地双向激光通信终端发射升空》

    • 来源专题:光电信息技术
    • 编译者:王靖娴
    • 发布时间:2024-03-01
    •     2024年2月3日,由国内激光通信企业氦星光联自主研发的我国首个民营自主可控的超高速星地双向激光通信终端在广东阳江海域搭载捷龙三号火箭顺利升空。     该款通信终端为按星间建造规范研制的星地星间通用产品,关键性能符合卫星互联网技术标准。支持同轨/异轨卫星组网应用,2.5G/5G/10G三档传输速率可调,可满足多用户需求,并具备全天候复合场景适应性。建链时间15秒、传输速率10Gbps、链接精度4微弧度,各项关键指标均为我国星地激光链路试验领先水平。     在充分利用国内外成熟背景成果确保产品技术状态稳定可控,并实现关键性能、技术指标稳居行业前列的同时,通过灵活机动的项目管理办法以及关键核心部组件自主研制等有力措施,实现了研制周期、系统造价大幅下降,以多快好省的商品和服务呼应商业航天对"快速度、准精度、狠效率"的核心诉求。意味着激光通信从高精尖技术前沿加速转向快准狠工业应用阶段。     据悉,本次发射任务主要是为了验证激光通信的几个关键技术:大相对角速度、强大气湍流条件下的星地建链能力;自研光模块及EDFA在轨应用能力;星地双向通信能力。这也是该公司基于战略规划和响应客户需求,紧扣"国产化"和"低成本"锁定的关键方向,近两年研发的工作都是围绕这两个关键点在开展。     据介绍,卫星激光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保密性好等优点,是建设空间信息高速公路不可替代的手段,也是当前国际信息领域的前沿科学技术。尤其是星地激光通信技术,技术难度极大,是当前各国竞相开发的热点。     本次终端在轨验证是氦星光联创立以来的第二次在轨验证。2023年1月15日,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的高通量小型化通信单元在太原发射升空,根据数据判读分析结果,用户确认通信单元和卫星配置的设备接口匹配,传输数据内容完整正确,符合行业标准。该通信单元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重量减轻60%,功耗减轻10瓦以上,各项技术指标及综合性能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本次在轨验证后,氦星光联的第三次在轨验证工作也已排上日程,将于今年二季度在实现星地通信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高速星间激光通信任务以及小规模激光组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