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纳米枪”治疗肺癌临床试验在沪进行》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18-05-29
  • 近日,全球首例“纳米枪”治疗肺癌临床试验在上海市东方医院完成,医护人员通过穿刺方式,将“纳米枪”注射到一名老年肺癌患者的肿瘤内部,该患者是一名来自四川的原发性肺癌患者,现年71岁,不适合接受手术和靶向药物治疗,也不愿接受放化疗。本次治疗是经东方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的临床试验,受试者不支付任何费用,并已声明放弃手术、放化疗等传统治疗手段。

    据了解,该“纳米枪”由比昂生物创始人杨光华联合核医学肿瘤学专家哈菲、病理学专家萨德合作研发,杨光华介绍,纳米枪“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铼—188。这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能放射β、γ射线,而且作用距离为1—2厘米,所以能精准射杀肿瘤细胞。它的半衰期仅为16.9小时,约70小时后就在人体内失去活性,因此毒副作用很小;二是硝基咪唑,这种有机物中间合成体对肿瘤细胞有很强的”亲和力“,与铼—188耦合后,能”铆牢“肿瘤细胞进行射杀,不会损伤附近的正常组织;三是纳米材料制成的药物递送载体。G5聚赖氨酸树形分子结合配体(硝基咪唑耦合铼—188)后的纳米粒子大小为20纳米,能穿透血管、组织间隙和细胞膜,进入肿瘤组织内部。这种纳米载体具有树枝状结构,进入肿瘤组织后能起到固定作用,让肿瘤细胞不断地摄取铼—188和硝基咪唑。

    东方医院肿瘤医学部副主任高勇表示:这种肿瘤治疗技术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而且操作简单。”去年11月,他参与的全球首例“纳米枪”治疗肝癌临床试验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进行,为一名生存期只有2个月的晚期肝癌患者注射了“纳米枪”。治疗后不久,病灶就失去了活性,肿瘤细胞缩小直至凋亡。目前,这名患者恢复状况良好。

    高勇透露,此次的肺癌临床试验结果也将于一个月后揭晓,到时用PET-CT扫描患者的病灶,观察肿瘤是否失去了活性。

    “‘纳米枪’技术对于实体肿瘤具有广谱性,除了肝癌,其适应症还有望覆盖肺癌、胰腺癌、胃癌等多种癌症,除了技术上的优势,‘纳米枪’的治疗成本也低于传统治疗手段,如果通过临床试验、获批进入市场,其价格不会很高,能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杨光华表示,今年1月,他带领团队在杭州桐庐县创立了光华国际精准医疗中心,开始打造以生产“纳米枪”核素为核心的健康产业基地,比昂生物则是“纳米枪”技术的医疗临床基地。

    比昂生物成立于2007年,位于上海国际医学园区,专业从事生物医药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在全国拥有四个技术研发基地,开展基因载体克隆、病毒载体大规模生产工艺、基因药物载体纯化系统、干细胞修饰以及定向分化技术的研发与各类相关的科研项目技术服务外包。

    在2016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行业)总决赛上,比昂生物的参赛项目“用于CAR-T的临床级可诱导慢病毒载体大规模生产技术的开发”获得了企业组第一名,该项目是在国内首次提出设计能表达嵌合抗原受体的临床级慢病毒载体,首次使用聚酯纤维纸片为微载体加入到细胞培养体系中,作为细胞附着生长底物,新生产方法的产量是旧工艺的100倍、利用无血清培养基生产慢病毒载体。

  • 原文来源:http://news.bioon.com/article/6722650.html
相关报告
  • 《肺癌筛查和戒烟临床试验》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18-01-19
    • 国家建议对年龄在55-80岁、吸烟史为30年以上的吸烟者进行肺癌筛查,这就要求实施高效和有效的大规模戒烟制度。这些年龄较大、风险较高的吸烟者不同于以往有烟草依赖行为和药物干预临床试验的参与者。如何更好地在肺癌筛查的环境中最大程度地进行戒烟治疗,这方面的知识匮乏。由国家癌症研究所资助的七项临床试验和由退伍军人健康管理局资助的一项临床试验弥补了这一差距,并形成了SCALE(肺癌筛查背景下的戒烟)协作。本文介绍了与这些临床试验设计相关的方法学问题:临床工作流程、参与者资格标准、筛查指标(基线或年度重复筛选)、评估内容、停止吸烟的兴趣以及治疗方法和剂量,所有这些将影响烟草治疗结果。烟草干预考虑肺癌筛查提供的“受教时刻”,如何将阳性和阴性筛查结果、与肺癌筛查相关临床事件的戒烟治疗相协调。独特的数据元素,如感知肺癌风险和烟草治疗成本是有意义的。肺癌筛查为降低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供了一个新的有前景的机会,通过有效的戒烟治疗可以降低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SCAL团队合作和协作承诺最大限度地从临床试验中获得知识。
  • 《碳纳米材料在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9-02
    • 纳米材料有潜力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和诊断。虽然有许多纳米材料可用于改善药物传递和成像,但这些纳米材料如何赋予比其他纳米材料更大的优势,以及目前的临床方法通常是应用或疾病特异性的。本文讨论了碳纳米材料(如纳米金刚石、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石墨烯和石墨烯氧化物)的独特特性如何使其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包括治疗耐药癌、增强磁共振成像、改善组织再生和干细胞库等。此外,还综述了进一步改善碳纳米材料的药物递送和成像的策略,如诱导内皮细胞泄漏以及应用人工智能设计最佳的纳米颗粒药物组合递送。虽然碳纳米材料的临床应用仍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但有大量的临床前证据表明碳纳米材料的转化潜力。早期临床试验研究得到了强调,进一步支持在药物递送和成像的临床应用中使用碳纳米材料。 ——文章发布于2018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