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开启相关基因,利用表观遗传学适应气候变化》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马丽丽
  • 发布时间:2016-11-03
  • 某些海洋物种能够通过改变它们的基因来迅速适应气候变化。最近的研究发现,一种来自拉布拉多半岛圣劳伦斯湾南部的软骨鱼类—冬季鳐鱼可以改变它们的身体结构,以此更好地适应该地区的温暖水域。然而,它们并没有进化,相反,它们只是简单地转换了它们选择要“开启”的基因而已。对此,达尔豪西大学生物系Paul Bentzen教授解释说:“这样这些物种可以在进化上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适应环境。它们不要改变基因序列,而只是简单地改变这些基因的表达”。

    这种适应方式是由“表观遗传变化”引起的,不同于正常的进化过程,这个过程不依赖于缓慢的DNA序列变化,而是通过打开或关闭具有特定功能的DNA某部分而影响基因表达,使某些功能变得更强或更弱。这样的好处就是,跟进化相比,表观遗传过程非常快速,有时可以发生在短短的几天,这意味着某些物种可以更好地应对气候的快速变化。

    研究人员首先关注圣劳伦斯湾南部是因为此地冬季鳐鱼的奇特外形。这种鱼一般在北美海岸,这里的鱼比大西洋中同类体形小。研究者假设,可能是深度较浅的圣劳伦斯湾南部水温较高引起的。 研究人员希望他们的研究结果可以在物种保护领域有所应用,对保护频危物种等政策的制定提供帮助。

相关报告
  • 《新观点:子宫液内信息素影响胎儿表观遗传学》

    • 来源专题:再生医学与健康研发动态监测
    • 编译者:malili
    • 发布时间:2017-06-29
    • 受精前,子宫pH液有助于为精子迁移创造条件。这些液体还支撑胚胎植入子宫壁。最新证据表明,子宫液对胚胎发育还有另一个关键作用:将母亲所体验的外部环境传递给胎儿,使后者做出相应反应。该观点发表于6月22日《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 本文转载自“生物通” 对家畜、啮齿类动物和人类的研究表明,来自母亲的外部环境信息(包括食物供应、压力和污染物暴露等)会使胎儿表观遗传学标记发生改变,影响胚胎发育和出生后长期健康。科学家们推测,胎盘血液流动可能是母亲向胎儿传递状况的一种方式。但有证据表明,在胎盘形成之前,胎儿就可以根据母亲饮食变化作出反应。 本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殖生物学家段恩奎说:“这暗示着,子宫液可能是母体环境和漂浮胚胎之间的信息传递工具。胚胎植入前期(preimplantation period)是规划后代健康的关键时期,准妈妈们应该在这个关键窗口期保持良好饮食和情绪,远离有毒化学物质。” 然而,母亲与胎儿之间的“对话”是如何发生的,仍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理论上,子宫液和组织中的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是microRNAs(miRNAs)和氨基酸等信息的运输载体。胎儿细胞DNA被miRNAs和氨基酸等物质标记后,基因表达方式就会发生改变,指导胚胎或胎盘具体发育方式。因此,研究人员想知道哪些特定的外部环境或母体行为能改变子宫液分子组成并向胎儿传递信息。 小鼠研究表明,孕妇低蛋白饮食可降低子宫液中某些氨基酸水平,并影响营养转运相关基因表达。虽然这些变化能帮助发育中的胚胎预防营养不良,但与正常饮食动物相比,这种胎儿长大后更容易患心脏病。 本文共同作者王红梅推测,未来,人类子宫液分析研究发展或能帮助我们了解胎儿所接收的信号类型,甚至于操纵这些信号。“目前,子宫液成分还不是标准生物标记物,但是许多研究已经指出了非入侵式检测对子宫液分析研究的潜力,”她说。“我们也看到了该领域的巨大前景,一方面可利用超生记录和计算/生物力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筛查,另一方面,孕妇也可在接受子宫内膜检查中顺便采集子宫液样本。”
  • 《上海海洋大学徐田军团队在iScience发表鱼类表观遗传学研究成果》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3-01-27
    • 近日,上海海洋大学徐田军教授团队在m6A甲基化对鱼类先天免疫机制的调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成果以《FTO promotes innate immunity by controlling NOD1 expression via m6A-YTHDF2 manner in teleost》为题发表于Cell子刊《iScience》(DOI: 10.1016/j.isci.2022.105646)。上海海洋大学博士研究生耿尚为论文第一作者,徐田军教授为通讯作者。 m6A是真核生物RNA中的一种表观遗传修饰方式。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6A对细胞功能及生物学过程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包括影响mRNA代谢、生殖发育、干细胞分化及再程序化、生物钟等。但m6A修饰在低等生物中的功能以及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FTO已被证明是一种可以擦除mRNA内部m6A的去甲基化酶,该课题组以低等生物鱼类为研究对象,发现FTO以依赖于其去甲基化酶活性的方式改善了鱼类机体抵御病毒和细菌入侵的能力。基于MeRIP-seq高通量测序结果,该课题组将FTO的靶基因锚定到鱼类NLR信号通路中的重要免疫受体NOD1,并发现FTO可以擦除NOD1的m6A修饰,进而避免m6A识别蛋白YTHDF2对NOD1的降解,最终提高了机体的先天免疫和抗病能力。 长期以来,该课题组围绕鱼类RNA开展了系列研究,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了数十篇鱼类RNA调控机制的原创性论文。本研究工作首次阐述了m6A修饰在鱼类先天免疫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结果为开展鱼类的疾病防控和免疫防治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