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更加注重从煤炭开发的源头上加强统筹谋划》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1-24
  • 1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张星介绍了2024年一系列促进煤炭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

    他表示,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在能源供应中发挥“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2024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新颁布的《能源法》精神,坚持强化煤炭在我国能源供应体系中的基础保障和系统调节作用。在近年来煤炭供应保障平稳有序的前提下,更加注重从煤炭开发的源头上加强统筹谋划,更加强化在极端应急情形下做好政策兜底,持续完善制度设计、不断优化政策措施。

    一是印发实施了《关于建立煤炭产能储备制度的实施意见》,对产能储备建设目标、管理机制、启用程序、支持政策等作出明确规定,推动煤炭企业在国际能源市场剧烈波动、恶劣天气多发、供需形势急剧变化等情形下“向上弹性生产”,快速释放储备产能,有效提升煤炭应急保障能力,实现煤炭管理的重大制度创新。

    二是修订发布了《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管理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年第29号令,将近年来煤炭管理有效经验做法上升到规章层面,进一步强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突出规划的科学性、制度的约束性,提高煤炭资源的集约化规模化开发水平,持续提升煤炭供应保障能力。按照资源环境总量、发展规划等管理要求,明确矿区内煤矿应在规划确定的产能规模内组织建设生产,将生态环境影响控制在规划及规划环评确定的环境承载范围内。同时,针对已出台的产能储备制度,29号令要求在矿区规划阶段对建设储备产能进行技术论证分析,并在矿区总体规划修编、局部调整等方面给予支持政策,双向发力提升煤炭供给体系质量和韧性,更好发挥煤炭的兜底保障作用。

    三是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促进煤炭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梳理分析近年来智能化发展成效和问题,强化统筹规划、科技创新、政策供给,指导各地科学确定建设目标,分类分级推动智能化建设,推进全系统智能化应用,提升常态化运行水平,加快打造煤炭行业新质生产力。

    四是印发《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2024—2027年)》,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领,部署安排煤炭绿色智能开采、煤炭洗选加工、煤制油气、煤电改造等重点任务,要求重点省区和中央企业建立推进机制、制定落实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分工,有力促进煤炭绿色低碳转型。

  • 原文来源: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84363-1.html
相关报告
  • 《重大利好!国家能源局三大措施发展煤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1-04
    • 11月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7080号建议的答复复文摘要。国家能源局称,下一步,将继续推动煤电行业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发展。 一是根据发展需要合理建设先进煤电。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坚持着眼当前、谋划长远,新建项目优先采用大容量、高参数、低能耗、调节能力好的发电机组。 二是优化存量煤电机组结构。统筹行业发展和电力保供,按照延寿运行、淘汰关停、“关而不拆”转应急备用等方式分类处置、逐步有序淘汰煤电落后产能,加大力度规范管理和整治燃煤自备电厂。 三是大力实施煤电“三改联动”。重点推动供电煤耗在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上的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配套煤电灵活性改造、“三北”地区和工业园区供热改造,提升煤电机组清洁高效水平和促进新能源大规模发展。 详情如下: 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7080号 建议的答复复文摘要 你们提出的关于提升清洁能源供应能力推动河北能源转型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围绕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风光电基地,合理规划建设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支撑性煤电,充分发挥煤电基础保障和系统调节作用,进一步夯实煤电的电力保供“压舱石”作用,促进新能源开发外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电力保障,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推动实现“双碳”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你们的建议对促进河北能源供给清洁低碳转型、切实提升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关于加快蒙西—京津冀电力通道及送端电源建设前期工作的建议 跨省区输电通道是结合电力供应保障和清洁能源外送消纳需求,由国家总体统筹布局的重大项目,通道规划中需要考虑电力市场空间、电网输电技术、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红线等因素。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丰富的煤炭和风光资源,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电力输出省份,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电力供应保障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我局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实施蒙西至京津冀输电通道,进一步提高蒙西地区电力外送能力,确保京津唐和华北地区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为做好蒙西至京津冀输电通道配套电源规划建设工作,确保网源协调发展、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新能源可靠并网消纳,我局已研究确定跨省区输电通道配套电源规划建设工作程序,委托咨询机构抓紧开展蒙西至京津冀输电通道配套电源方案评估工作。 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充分发挥“十四五”跨省跨区输电工程调度协调机制作用,协调解决蒙西至京津冀输电通道前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抓紧明确配套电源方案,科学研究论证、加快前期工作进展,力争工程尽快具备核准建设条件,早日开工建设,“十四五”建成投产发挥作用。 二、关于坚持“等容量、减煤量、减排放”原则,允许河北利用关停机组容量建设大型高效煤电机组,发挥煤电作为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的作用的建议 充分发挥煤电的基础保障作用和灵活调节作用,对推动煤电清洁低碳高效转型和促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消纳至关重要。我局高度重视煤电行业清洁高效发展,积极推动煤电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2021年10月,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实施方案》,统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消纳调峰需要,推动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2022年4月,举办全国煤电“三改联动”典型案例和技术推介会,进一步推广煤电机组改造升级成熟适用技术。 2021年以来,陆续推动河北省符合条件的落后煤电机组淘汰关停,进一步改善环境和降低碳排放,促进煤电结构优化调整。目前,我局正组织相关评估机构抓紧对河北省“十四五”中后期拟淘汰的落后煤电项目进行评估。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推动煤电行业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发展。一是根据发展需要合理建设先进煤电。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坚持着眼当前、谋划长远,新建项目优先采用大容量、高参数、低能耗、调节能力好的发电机组。二是优化存量煤电机组结构。统筹行业发展和电力保供,按照延寿运行、淘汰关停、“关而不拆”转应急备用等方式分类处置、逐步有序淘汰煤电落后产能,加大力度规范管理和整治燃煤自备电厂。三是大力实施煤电“三改联动”。重点推动供电煤耗在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上的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配套煤电灵活性改造、“三北”地区和工业园区供热改造,提升煤电机组清洁高效水平和促进新能源大规模发展。 三、关于充分考虑河北资源禀赋和转型压力,在财政金融等方面研究出台支持政策,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建议 中国人民银行积极关注、支持河北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绿色金融体系,重点支持河北省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绿色产业领域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是构建绿色金融政策体系。2021年末,指导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联合河北省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制定促进河北省绿色金融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搭建多层次绿色金融组织体系、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水平、拓宽绿色融资渠道、完善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加强绿色金融保障等,为绿色金融制度体系构建了顶层设计。围绕首都生态环境支撑区和水源涵养区功能定位,紧抓联合北京举办2022年冬奥会和争创国家级氢能产业示范城契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助推张家口市完善氢能产业链条,建设氢能应用城市。围绕雄安新区高标准建设任务,开展绿色金融创新,有力支持雄安新区更好实现双碳目标。 二是优化信贷结构。发挥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和窗口指导作用,定期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货币政策执行委员会会议等,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落实绿色金融政策,优化信贷结构,将更多金融资源投向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领域。按季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工作,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三是加强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两项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将信贷资源向绿色发展和能源转型领域倾斜。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一是发挥产业财税金融政策合力。加强与发改、工信、生态环保等部门协作,进一步畅通政、银、企三方沟通交流渠道,深入挖掘河北省产业、能源转型升级重大项目,满足项目融资需求。二是发挥碳减排支持工具牵引带动作用。引导金融机构更加充分认识绿色转型的重要意义,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重点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融资,加大绿色项目储备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三是围绕张家口“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功能定位,出台绿色金融支持张家口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指导意见。开展氢能产业园区、集群融资对接,推进金融支持京津冀氢能全产业链发展。 感谢你们对国家能源工作的关心和理解,希望今后能得到你们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国家能源局 2022年11月2日
  • 《国家能源集团:加大新疆能源产业投资 加快打造2亿吨级煤炭清洁开发基地》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7-30
    • 7月28日,由国务院国资委党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兵团党委共同主办的中央企业产业兴疆推进会在喀什举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兵团党委第一书记、第一政委马兴瑞,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出席会议并讲话,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主持会议,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兵团党委书记何忠友出席并讲话。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国跃在会上作交流发言,并代表集团公司与自治区和兵团签署合作意向书。 马兴瑞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兵团,对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对新疆的无私支援表示衷心感谢。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国资委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把援疆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指导推动中央企业深入开展产业兴疆行动。广大央企主动担当作为,围绕新疆“八大产业集群”建设等领域深化投资合作,推动央企援疆取得丰硕成果。新时代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新疆特殊重要战略定位,为新疆工作擘画了美好蓝图,为中央企业提供了巨大发展机遇。希望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与新疆携手共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定位,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开放合作为重点,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以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为导向,持续开展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战略合作。新疆将加强政策支持,强化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以更加开放姿态和包容胸怀,全力支持央企在疆发展壮大。 张玉卓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兵团长期以来对国资央企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会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特殊重要战略地位,统筹谋划、扎实推进国资央企援疆工作。各中央企业讲政治、顾大局、勇担当,聚焦促进稳定、改善民生、凝聚人心,持续加大在疆投资和建设力度,积极参与推进产业兴疆,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了积极贡献。各中央企业要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立足新疆资源禀赋,推进油气、煤炭等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利用,加快推进新能源基地建设,发展壮大农牧特色产业,深入推进旅游兴疆,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机遇。要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持续加大南疆产业布局力度,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好成效为新疆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刘国跃在交流发言中表示,国家能源集团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新疆作为集团最重要的战略发展区,深度融入新疆高质量发展战略规划,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建设贡献国能力量。一是积极服务国家能源安全,加大新疆能源产业投资,加快打造2亿吨级煤炭清洁开发基地、千万吨级集成创新煤制油煤化工示范基地、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和“疆煤外运”“疆电外送”能源综合大通道;二是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集新疆发展所需和集团所能,发挥集团产业一体化优势、规模优势、人才优势、创新优势,在推动新疆能源“三基地一通道”建设再立新功;三是积极服务能源低碳发展,对标对表“双碳”目标,推动全产业链绿色低碳融合发展,协同构建能够适应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的新机制;四是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坚定“创新是企业责任”使命理念,以大项目带动科技创新、装备升级和产业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新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会议通报了2021年以来中央企业产业援疆工作进展情况,听取有关央企产业援疆项目情况汇报。自治区和兵团与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华电、中国石油、国家电网等25家中央企业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其中,集团公司与自治区政府签订合作项目20个,涉及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矿、新能源等项目,与建设兵团签订合作项目3个,主要为光伏发电项目,23个项目总投资超2000亿元。 国务院国资委有关领导,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兵团有关领导,49家中央企业主要负责同志及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