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光伏发电将实现平价上网》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wukan
  • 发布时间:2018-05-29
  •   5月27日,全球最大光伏展第十二届(2018)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展览会暨论坛(以下简称“上海光伏展”)在上海开幕。在开幕式论坛上,全球太阳能理事会主席朱共山预计,2021年后全国范围内将实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

      开幕式上,光伏发电平价上网依然备受瞩目。“技术革新是推动光伏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实现平价上网的根本驱动力,”朱共山就如何实现平价上网向与会人士表示。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高纪凡认为,随着光伏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的深度融合,智慧能源的时代已经来临,光伏组件发电转换效率将不断提升,成本将不断下降。

      数据显示,2012年,光伏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平均为14%-15%,2017年,已经接近19%-20%,平均每年提高约1个百分点。2012年,光伏发电每度电成本最高可达到1元/千瓦时,到2017年已变成0.6元/千瓦时,平均每年下降0.08元/千瓦时。

      光伏发电价格持续降低,已经趋于平价上网价格。2018年4月,特变电工在达拉特旗光伏领跑基地项目中报出了0.32元/千瓦时的竞标电价,报价大幅降低,仅比蒙西煤电标杆上网电价0.2829元/千瓦时高出不到4分钱。

      对此,朱共山表示,目前,中国西部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基地成本优势明显。通过特高压技术传输,智能微网和储能技术,可以实现光伏能源的高效综合利用。

      “预计2020年以后局部地区太阳能成本将低于火电上网成本,2021年后全国范围内将实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朱共山对近两年实现平价上网很有信心。

相关报告
  • 《2018年光伏发电统计信息》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4-11
    • 截至2018年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达到1.74亿千瓦,较上年新增4426万千瓦,同比增长34%。其中,集中式电站12384万千瓦,较上年新增2330万千瓦,同比增长23%;分布式光伏5061万千瓦,较上年新增2096万千瓦,同比增长71%。 2018年,全国光伏发电量17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平均利用小时数1115小时,同比增加37小时。光伏发电平均利用小时数较高的地区中,蒙西1617小时、蒙东1523小时、青海1460小时、四川1439小时。 2018年,全国光伏发电弃光电量54.9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8.0亿千瓦时;弃光率3%,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实现弃光电量和弃光率“双降”。弃光主要集中在新疆和甘肃,其中,新疆(不含兵团)弃光电量21.4亿千瓦时,弃光率16%,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甘肃弃光电量10.3亿千瓦时,弃光率10%,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 全国各省(区、市)2018年光伏发电统计信息详见附表。
  • 《中国首个大型平价上网光伏项目正式并网发电》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1-03
    • 2018年12月29日10时18分,中国首个大型平价上网光伏项目在青海格尔木正式并网发电,标志着替代煤电的平价清洁能源正式走进千家万户。  这座建在“世界屋脊”上的光伏电站,由三峡集团新能源公司联合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装机容量500兆瓦,占地771公顷,总投资超过21亿元,是国内一次性建成规模最大的“光伏领跑者”项目,也是国内首个大型平价上网光伏项目,项目平均电价0.316元/千瓦时,低于青海省火电脱硫标杆上网电价(0.3247元/千瓦时),开创了国内光伏平价上网的先例。项目建设中突破传统投资、技术、用地等制约因素,成功在海拔2900米的高原戈壁上建成这一“绿色平价工程”,探索出了更适合国内平价上网的工程建设和技术实施方案,在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引领全国光伏发电项目进入平价上网新时代,成为国家开启光伏发电产业发展新征程的一个重要坐标和时间节点。 光伏“领跑者”计划,是由国家能源局主导实施并直接管理的新能源建设项目,旨在促进光伏发电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成本下降。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实现平价上网后,将从补充性能源变成替代性能源,并逐步走向能源舞台的中央。近年来,国家能源局进一步推动技术进步和非技术成本的降低,加速新能源补贴退坡进程。青海省委、省政府,海西州委、州政府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全面创建绿色能源示范区。青海省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等单位推动成立了青海省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园区,搭建了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集控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和调度业务协调,保证了电站的快速接入和安全稳定运行,共同将格尔木项目打造成为推动我国能源转型升级的“青海样本”。 三峡集团、阳光电源充分发挥双方在技术、管理、人才、机制等方面优势,有效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主动创新项目开发模式、创新技术引领模式、创新工程建设模式、创新共享发展模式,历经4个月实现并网发电。项目全部投产后,将每年向社会提供约10亿千瓦时清洁电力,能够满足约63万户城乡家庭的用电需求,相当于节约煤耗约3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84万吨、二氧化硫约260吨、烟尘排放量约60吨,种植阔叶林约2300公顷,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三峡新能源公司负责人表示,技术革新是推动光伏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实现平价上网的根本驱动力。今后,三峡集团将继续秉承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发挥在技术创新、工程建设和生产运维等领域的优势,将格尔木光伏“领跑者”项目打造成为能复制、可推广的光伏高效平价上网的典型示范项目,为推动“人民用得起、国家不补贴、长期可持续”替代煤电的平价清洁能源,打赢“蓝天保卫战”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