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生物安全行为准则天津指南》》

  • 来源专题:国家病毒资源库信息情报服务平台
  • 编译者: mall
  • 发布时间:2022-01-24
  • 2016年《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第八次审议大会上,中国代表团向大会正式提交了由天津大学生物安全战略研究中心主笔撰写的“生物科学家行为准则”工作文件,并于2018年提交了后续文件。

    自此之后,尤其是2021年1月以来,天津大学与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国际科学院组织(IAP)共同牵头,广泛征集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生物科学家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多次磋商和反复打磨,最终形成了《科学家生物安全行为准则天津指南》(下文简称《天津指南》)。

    《天津指南》包含10项指导原则和行为标准,从科研责任、成果传播、科技普及、国际交流等多个环节倡议提高科研人员生物安全意识,也为其他国家和机构层面的生物安全治理提供了很好的工作范本。

    目前《天津指南》得到国际科学院组织(IAP)的核可,国际科学院组织(IAP)鼓励其生物安全协会成员科学院和其他科学组织积极传播《天津指南》,并确保将其纳入各个国家和机构生物安全和生物安保行为准则。

    附《科学家生物安全行为准则天津指南》中文。

  • 原文来源:http://tjusa.tju.edu.cn/info/1093/1443.htm
相关报告
  • 《探索 | 科学家提出由准粒子驱动的超亮光源》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3-10-23
    • 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正在重新思考辐射物理学的基本原理,目的是创造超亮光源。在《自然光子学》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葡萄牙高级技术研究所、罗切斯特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法国应用光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使用准粒子创造光源的方法,这种光源与当今最先进的光源一样强大,但体积要小得多。 准粒子是由许多同步运动的电子形成的。它们可以以任何速度传播,甚至比光速还快,并且能够承受强大的力量,就像黑洞附近的力量一样。 使用准粒子来制造与当今最先进的光源一样强大的光源 激光能量学实验室的高级科学家、机械工程系助理教授、光学研究所副教授约翰·帕拉斯特罗说:“准粒子最吸引人的方面是它们能够以控制单个粒子的物理定律所不允许的方式运动,” Palastro和他的同事通过在欧洲高性能计算联合计划提供的超级计算机上运行先进的计算机模拟,研究了等离子体中准粒子的独特性质。他们看到了基于准粒子的光源的潜在应用,包括用于扫描病毒的非破坏性成像、理解光合作用等生物过程、制造计算机芯片以及探索行星和恒星中的物质行为。 IST的博士生、该研究的主要作者Bernardo Malaca说:“灵活性是巨大的,即使每个电子都在进行相对简单的运动,所有电子的总辐射可以模仿比光速更快或振荡的粒子的辐射,即使局部没有单个电子比光速更快或振荡的粒子。” 准粒子光源与现有的自由电子激光器等光源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自由电子激光器稀少且庞大,对大多数实验室、医院和企业来说是不切实际的。根据该研究提出的理论,准粒子可以产生极其明亮的光线,只需要很小的传播距离,这可能会在全球各地的实验室引发广泛的科技进步。
  • 《中国科学家提出“农业精准微生物组”概念》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
    • 编译者:闫亚飞
    • 发布时间:2022-10-26
    • 据中国生物技术网10月11日消息,中国科学院和深圳华大生命科学院以谷子为模型揭示了基因型、根系微生物组与农艺性状之间的互作网络,提出植物“农业精准微生物组”概念,为农业微生物组的精准施用奠定了理论基础。该团队基于SNPs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计算了不同微生物单元的遗传力,发现根系微生物群的组成变化主要由植物免疫、代谢产物合成、激素信号传导以及养分吸收相关的基因来驱动。在未来的农业系统中,通过精准的微生物组管理设计高产的栽培品种和高效的微生物接种剂,向着改善植物-根系微生态互作的方向育种,将更加高效地促进农作物产量的提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