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1:汛情背后的气候有何异常?》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lifs
  • 发布时间:2020-08-07
  • 今年汛期,我国南方多地遭遇因强降雨引发的内涝、山洪等灾害,多地群众和财产受灾。24号到26号,新一轮强降雨,将自西向东影响西北地区东南部、西南地区东北部至长江中下游地区。除了汛情,让人头疼的还有高温,24、25号两天高温范围扩展,江南、华南及新疆等地炎热持续,北京、天津、河北东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等地也加入高温行列,最高气温都将在35℃以上,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一边是汛情,一边则是高温。而在往年台风喜欢光临的7月,至今没有来敲门。根据中央气象台中期预报,7月底前,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仍无台风生成。这意味着,今年7月很可能没有1个台风生成,如此的话,这也将是自1949年至今,71年来我国7月份首次出现“空台”现象。 ▲7月的异常天气 当极端天气越来越多,是否意味着“气候异常”?背后的科学解释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应对? 在7月24日的节目中,《新闻1+1》连线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首席,朱定真,为您解读。 1、今年气候总体非常异常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 贾小龙:今年入汛以来我国气候非常复杂,尤其是主汛期6月份以来,我国南方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暴雨洪涝,持续的强降雨,今年的气候特点总体上还是非常异常。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说明: 首先今年南方地区梅雨开始比较早,暴雨非常多,持续的时间也非常长,今年南方地区,江南、长江中下游和江淮地区的入梅时间分别比常年同期偏早了7天、5天和11天。入汛以来经历了9次强降雨过程,全国64%的县都出现了暴雨天气。 雨量大,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了超过6成,是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的,像太湖流域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了一倍,是历史第二位。淮河流域的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了近5成近6成,也是历史第二位。 降水强度非常强,多个县、市日雨量打破了历史极值,一些地方单日雨量就可以达到一年总雨量的20%到30%,一个过程的雨量可能就下了一年的雨量。总体从这几个方面来说,今年的气候非常的异常。 2、天气异常的原因:是天在“气”我们,还是我们的行为“气”到了天? 贾小龙:第一,长江流域持续性的强降雨是在全球变暖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发生的,研究已经表明全球变暖可以导致全球一些区域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增加,持续时间也会更长,我国增暖的速率是全球增暖速率的2倍,另外1961年以来我国暴雨日数每十年增长39%。 第二,我国的雨带主要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北侧就是雨带的位置,去年秋季以来,发生一次弱的厄尔尼诺事件,西太平洋副热带地区的高压异常发展,而且面积很大、强度很强,副高南侧东方南侧气流把来自太平洋的水汽源源不断输送到我国南方地区。同时我国北方冷空气也非常活跃,持续冷空气南下,这样冷暖空气长时间对峙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造成了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强降雨的发生。 3、去年被公认为是历史上第二热的年份,今年呢?以后夏天会不会越来越热? 贾小龙:截至目前,今年我国华南地区、江南南部,6月份以来平均气温也是历史同期最高的,像江南南部到华南高温日数比常年同期偏多了5到20天,福建、海南等地的高温日数都是历史第一。当然今年我国整体温度是怎样的情况,可能要到今年结束之后,利用观测数据来进行分析。但是根据目前的预测,8月份我国的雨带会向北抬,南方大部地区可能会受到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副热带高压其实对应就是高温少雨。另外,全球变暖对我国的影响也非常明显,我国高温日数在过去60年,每十年全国平均高温日数增加0.5天,如果不加以人为控制,排放控制,未来温度增高的趋势,高温发生的频率,持续时间还是有一个增长趋势的。 4、今年将是71年来第一个没有台风的7月? 贾小龙:往年在南海西太平洋地区一般会生成26到27个台风,其中有6到7个会登陆我国。1到7月份往年生成的台风大概在7.7个左右,登陆我国的大概在3个左右。今年1到7月份,目前为止,生成的台风只有两个,登陆了一个,尤其是7月以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台风生成,的确是非常异常的。历史上的确还没有发生过7月份没有台风生成的年份,也足以说明今年我国天气气候非常异常。 5、目前,为何还未有台风生成? 贾小龙:7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台风生成的原因,还是受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要影响到南海到西太平洋地区,在它控制下,在南海西太平洋地区主要的台风生成源地,它的对流活动,大气上升运动严重的显著的被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给压制了,这也是造成了今年以来整个在南海西太平洋地区台风生成异常偏少的一个主要原因。 6、7月“零台风”登陆,是好还是坏? 贾小龙:台风有利有弊,它的弊处就是台风登陆会带来暴雨、大风、风暴潮等一些灾害影响,但是我国的季风雨带是逐步推进的,现在是正处在“七下八上”关键的防汛季节,如果雨带北推到我国的北方地区,副高就直接控制了我国的南方大部地区,南方将是高温少雨的气候条件,这时如果有台风影响,一方面会缓解高温热浪的影响,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降水,会缓解一些水资源短缺问题,同时也会防止一些干旱的发生发展。因为我们现在看到在我国的华南地区实际上已经有一些干旱在发展,所以要从两个方面来看待。 7、近期,防汛也需关注北方地区 贾小龙:目前从中央气象台的短期预报可以看到,从24号到26号,从四川盆地到长江中下游还是有一次明显的强降雨过程,在7月底或8月初我国东部的雨带可能会逐步北抬到淮河以北地区,到黄淮、华北和东北地区。现在也正处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未来可能除了要防范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西北地区的降水,对于北方地区海河流域、黄河上中游以及松花江流域、辽河流域可能有比较严重的汛情,所以后期可能也要关注北方汛情对各方面造成的一些影响。 1、为什么中国容易受极端天气影响?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首席 朱定真:因为我们国土幅员辽阔,关键是跨度,经纬跨度非常大,所以各个气候带可能出现的灾害天气都会在我国出现。我们大概统计了一下,起码有30多种主要气象和次生灾害都会在我国不同的季节发生,所以这确实是我国的一个自然状况,或者气候状况的一个国情。 2、极端天气越来越多已成定局? 朱定真:从大概10年、20年前,提出了气候变暖以后,可能会发生一连串不确定的变化,特别是极端天气会增加,或者它的频率会增加。当时可能大家还不太相信,但是经过了这十几年、二十年来看,它的事实已经出现了,所以现在全球的科学界对这个问题已经基本意见一致了,也就是随着气候变暖现象的出现,极端天气事件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对于我国来讲,我国本身就是各种极端天气种类比较多,我国有很多对于气候的极端性、暴露度和敏感度都比较高的地区,这样就对气候的少许变化,反应或反馈就会比较明显,这个特别要当心。 3、“气候风险”又该怎么理解? 朱定真:我们一定要重视未来的气候风险,这个实际上全球已经有很多国家形成了共识,联合国也提出未来可能最大的几个风险,第二位就是气候风险。因为气候风险带来的是整个生存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不能说它完全是不利的,有些地区可能是有利,有些地区可能不利,但是对于出现一个阈值或者超出一个阈值以后,现在科学家公认比如说超过两度可能就不利,也就是弊大于利了。这样对全球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水安全都会造成影响,最后都是反馈到人类身上。所以从中国自己的角度来看,我们也特别关注未来气候继续变化下去的话,我们的风险到底有多少。 4、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大? 朱定真:农业生产是最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的,因为它离不开户外的环境的温、压、湿等等的变化。对于农业来讲,季节变化和地域的分布、地形、地势,都会对作物的质量产量造成影响。我们说“十里不同天,一山有四季”,假如气候带变化下去,气候摆动了呢?这种情况下,我们说那就要特别当心。我们现在搞精准扶贫,经常会鼓励大家去种一些经济作物,比如果木,别的村可能种的很好,质量也很好,收成也很好,那是不是挪到你们村去种就可以呢?我们说这里面就有气候的问题,如果不做好事先的气候评估,去引种了一个不适合你当地气候生长的这个品种,那农食也浪费了,最后的产量也是不会好,质量也不会好。 5、应对极端天气,“农业气候区划”需要再摸家底 朱定真:我们投资建设基础设施,雨水多,要做一些防洪设施,假如30年、50年这边雨水变少了呢?而雨水多的地方我们反倒没有提前做好这种准备。所以这种一进一出,就需要我们一定要未雨绸缪。所以我为什么说我们要提前再做一次农业气候区划?因为我们上次的农业区划是30年前,30年过来已经变了,那我们在为未来30年求发展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摸一下家底,把它弄清楚,然后科学的去应对。 6、未来一个月,需特别关注汛情从南向北转移 朱定真:现在随着雨带的北移,特别是江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已经“出梅”了,主要就是向北,华北雨季开始了。这时东北地区,包括淮河流域,包括偏北的地区,这些地区可能抗旱相对来说习惯了,但是防涝可能准备不如南方充足。在这种极端天气,特别降雨量、短时的雨强,都突破往年的情况已经出现的时候,要特别关注这些地区的防汛准备。

相关报告
  • 《相变:音乐背后的数学》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9-06-03
    • 下次当你听一首最喜欢的曲调或者想到自然声音的美妙时,你最终也可能会思考音乐背后的数学。 无论如何,如果你花时间与凯斯西储大学物理学副教授Jesse Berezovsky谈话,你会的。长期的科学研究人员和兼职的中提琴演奏者已经习惯于理解和解释两个学科之间的结缔组织 - 更具体地说,音乐的有序结构是如何从一般的声音混乱中产生的。 “为什么按照这么多规则组成音乐?为什么我们用这种方式组织声音来创作音乐呢?”他询问了他最近关于他的研究的一个简短的解释者视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借用相关问题的方法: “随机气体或液体中的原子如何结合在一起形成特定的晶体?” 物理学,音乐的相变 他说,物理学中的答案 - 和别列佐夫斯基认为的音乐 - 被称为“相变”,因为秩序与无序或熵之间的平衡而产生。 “我们可以看到声音的不和声和熵之间的平衡 - 或竞争 - 并且看到相位转换也可以从无序的声音发生到有序的音乐结构,”他说。 混合数学和音乐并不新鲜。长期以来,数学家一直对音乐结构着迷。例如,美国数学学会将其网页(https://www.ams.org/publicoutreach/math-and-music)的一部分用于探索这个想法(毕达哥拉斯,任何人?“哼声中有几何形状字符串,球体的间距有音乐。“) 但别列佐夫斯基认为,到目前为止,大部分思想一直是自上而下的方法,将数学思想应用于现有的音乐作品,作为理解现有音乐的一种方式。 他认为他正在揭示艺术中固有的“音乐和谐的新兴结构”,就像秩序来自物质世界的无序一样。他认为这可能意味着一种全新的方式来看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音乐。 “我相信这种模式可以揭示和谐的结构,特别是在西方音乐中,”别列佐夫斯基说。 “但我们可以更进一步:这些想法可以为研究不同文化和跨历史的整个调整与和谐系统提供新的视角 - 甚至可能是探索这些领域新想法的路线图。 “或者对于我们任何人来说,也许这只是欣赏音乐的另一种方式 - 看到音乐的出现就像我们形成雪花或宝石一样。” 音乐中的紧急结构 别列佐夫斯基说他的理论不仅仅是我们对音乐的看法。相反,他说数学结构实际上是音乐本身的基本支撑,使得得到的八度音和其他安排成为定局,而不是人类的任意发明。下次当你听一首最喜欢的曲调或者想到自然声音的美妙时,你最终也可能会思考音乐背后的数学。 无论如何,如果你花时间与凯斯西储大学物理学副教授Jesse Berezovsky谈话,你会的。长期的科学研究人员和兼职的中提琴演奏者已经习惯于理解和解释两个学科之间的结缔组织 - 更具体地说,音乐的有序结构是如何从一般的声音混乱中产生的。 “为什么按照这么多规则组成音乐?为什么我们用这种方式组织声音来创作音乐呢?”他询问了他最近关于他的研究的一个简短的解释者视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借用相关问题的方法: “随机气体或液体中的原子如何结合在一起形成特定的晶体?” 物理学,音乐的相变 他说,物理学中的答案 - 和别列佐夫斯基认为的音乐 - 被称为“相变”,因为秩序与无序或熵之间的平衡而产生。 “我们可以看到声音的不和声和熵之间的平衡 - 或竞争 - 并且看到相位转换也可以从无序的声音发生到有序的音乐结构,”他说。 混合数学和音乐并不新鲜。长期以来,数学家一直对音乐结构着迷。例如,美国数学学会将其网页(https://www.ams.org/publicoutreach/math-and-music)的一部分用于探索这个想法(毕达哥拉斯,任何人?“哼声中有几何形状字符串,球体的间距有音乐。“) 但别列佐夫斯基认为,到目前为止,大部分思想一直是自上而下的方法,将数学思想应用于现有的音乐作品,作为理解现有音乐的一种方式。 他认为他正在揭示艺术中固有的“音乐和谐的新兴结构”,就像秩序来自物质世界的无序一样。他认为这可能意味着一种全新的方式来看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音乐。 “我相信这种模式可以揭示和谐的结构,特别是在西方音乐中,”别列佐夫斯基说。 “但我们可以更进一步:这些想法可以为研究不同文化和跨历史的整个调整与和谐系统提供新的视角 - 甚至可能是探索这些领域新想法的路线图。 “或者对于我们任何人来说,也许这只是欣赏音乐的另一种方式 - 看到音乐的出现就像我们形成雪花或宝石一样。” 音乐中的紧急结构 别列佐夫斯基说他的理论不仅仅是我们对音乐的看法。相反,他说数学结构实际上是音乐本身的基本支撑,使得得到的八度音和其他安排成为定局,而不是人类的任意发明。 他的研究发表在5月17日的“科学进步”杂志上,“旨在解释为什么基本有序模式出现在音乐中,使用相同的统计力学框架来描述物理系统中相变的紧急顺序。” 换句话说,当原子从气体或液体组织成晶体时引导原子排列的相同的??通用原理也是这样的事实,即“在这个模型中发生相变从无序声音到离散的音高集合,包括12西方音乐中使用的倍数八度音阶。“ 该理论还说明了为什么我们喜欢音乐 - 因为它陷入了过于不协调和过于复杂之间的紧张关系。 连续播放的单个音符完全没有不和谐(低“能量”),但对人耳来说完全无趣,而过于复杂的音乐片段(高熵)通常不会让人耳感到满意。别列佐夫斯基说,大多数音乐 - 跨越时间和文化 - 存在于两个极端之间的紧张关系中。 ——文章发布于2019年5月23日
  • 《《天气预报》首播背后的故事》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
    • 编译者:APC
    • 发布时间:2018-11-08
    • 距离第一期《天气预报》节目出现在电视荧屏上,已经过去了38年。一首《渔舟唱晚》,藏着多少人的回忆;一档《天气预报》,寄托着多少人的牵挂。这一切的背后又蕴含了多少气象工作者的酸甜苦辣。   一次偶然   1979年,国家气象中心(时为北京气象中心)的领导王世平在随团考察日本气象事业发展时,偶然看到了当地电视上播放的天气预报节目。又能看又能听的天气预报,让王世平一行感到又新奇又兴奋。当时,天气预报在国内电视节目中还是一片空白。   “国外能搞,我们也能搞,而且要做得更好!”从日本回来后,在电视上播天气预报的想法便在他们心中扎下根。   气象部门既然要制作电视天气预报,就离不开电视台。于是,王世平等人就找到中央电视台。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中央电视台也正在琢磨制作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两家的想法一拍即合。   然而,合作制作天气预报节目并不容易。节目将采取哪种形式?由哪方负责制作?由谁来主持?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1979年至1980年,经过中央气象台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长达一年多的商议、准备,《天气预报》节目终于定样。节目由主持人出镜播报,播出时间确定为每天《新闻联播》节目后,时长约为2分钟,若有重大灾害性天气可适当延长;节目中的图表和文字由中央气象台提供,中央电视台负责进一步加工。   初上荧屏   离开播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可节目主持人迟迟没有着落。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对气象知识不甚了解,中央气象台的预报员又没有主持经验。这可给大伙儿出了难题。   经过商议,双方决定参考国外的电视气象节目,由气象专家来担当主持人。   此消息一出,气象部门各单位热闹非凡,纷纷介绍、推荐合适的人选,很快就有了二三十人的大名单。   经过重重考核,韩建钢和李援脱颖而出。韩建钢是中央气象台业务骨干,气象知识扎实,人也长得精神。李援是中央气象台绘图室工作人员,主要负责预报图形的绘制,讲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在那个生活条件艰苦的年代,大家的日子过得紧巴。为了让韩、李二人撑起《天气预报》的门面,中国气象局领导特批一笔经费用于购置出镜的工作服。   千呼万唤始出来。我国历史上第一期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在1980年7月7日与观众见面了。那天出镜的是韩建钢,他穿着整齐,端坐在演播室里,面对着摄像机镜头和话筒,有条不紊地播报着全国的天气预报。就像一位资深主持人一样,韩建钢出色地完成了首播任务。   抓住人心   节目刚开播的那段日子里,团队成员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紧张。   由于气象数据的实时性特征,每天17时,编导根据中央气象台提供的最新预报数据,开始马不停蹄地写稿,并将专业语言转换成电视语言。而这个过程仅有半个小时。   当韩建钢、李援拿着编导写好的文字稿上车赶往中央电视台时,纸面的墨水经常没有干透。在路上他们也一刻不放松,争分夺秒熟悉稿子,到了电视台就直奔演播室化妆。待《新闻联播》一结束,他们便马上接棒播报《天气预报》。   当时的演播背景是一块灰色褶幕,摄像设备是电视台老式一英寸机,播报的内容主要是全国天气形势、少数大城市天气预报以及特殊天气警报等。   这一节目虽然收到众多好评,但也面临不少反对之声。反对者认为《新闻联播》要传递的信息量大、时间紧,再从其中抽出宝贵的几分钟用来播出天气预报不合适。   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支持《天气预报》继续播出的群众占调查人数的80%以上。这给了气象部门和电视台很大的信心和鼓励——《天气预报》节目不仅要保留,而且要办得更好。   如今,《天气预报》节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制作,到由气象部门独立制作播出;从最初的手工制作、骑车送带,到现在的数字化制作、光缆传输;从最初的一间只有1平方米的播音间,到现在近4万平方米的演播大楼;从中央一频道每天2分钟的时长,发展到建立覆盖全国的多频道、多频次、多类型、多媒体的气象影视服务格局……   岁月流转,《天气预报》变了,变得更贴心也更与时俱进;《天气预报》也没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依然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