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茶树的氨基酸蓝图》

  • 来源专题:生物育种
  • 编译者: 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24-06-27
  •   最近的一项研究揭开了茶树氨基酸代谢的秘密,揭示了根组织氮同化和关键氨基酸向叶片的长途运输的关键作用。这一发现为提高茶的风味和健康益处提供了一条途径,为改进茶叶种植方法和提高茶饮料的质量奠定了基础。氨基酸对植物生长至关重要,并显著影响茶叶的风味和健康益处。茶树,特别是茶树,具有独特的氨基酸特征,这有助于它们独特的味道和营养价值。尽管已知茶氨酸和谷氨酰胺(Gln)等氨基酸的重要性,但它们在茶树中合成、运输和降解的详细动力学尚不清楚。由于这些挑战,有必要对茶树氨基酸复杂的代谢途径和空间分布进行深入的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2024年2月28日发表在《 Horticulture Research》上的一项研究(DOI: 10.1093/hr/uhae060)中,剖析了茶树中氨基酸生物合成、运输和周转的空间动态。该研究提供了控制这些过程的代谢途径和基因表达的详细分析。通过了解这些机制,研究人员旨在改善茶叶种植和提高茶饮料的质量。研究表明,氮同化主要发生在根部,在那里谷氨酰胺、茶氨酸和精氨酸(Arg)被积极合成。然后这些氨基酸通过植物的维管系统运输。转录组分析发现,参与精氨酸合成的基因在根中高度表达,而负责精氨酸运输和降解的基因在茎和幼叶中表达。这表明植物内部有一个复杂的氨基酸管理系统。一个关键的发现是CsGSIa基因的作用,它对氨基酸的合成、运输和循环至关重要。CsGSIa在转基因茶树中的过表达和敲低实验表明,其对谷氨酰胺和茶氨酸水平有显著影响。研究还强调,精氨酸、谷氨酸、谷氨酸和茶氨酸是木质部汁液中主要的氨基酸,促进了氮从根到叶的长距离运输。

        首席研究员Jian Zhao博士说:“我们的研究结果提供了茶树氨基酸代谢的详细地图,这对基础科学和应用农业实践都至关重要。了解这些代谢途径为培育口味更好、有益健康的茶叶品种开辟了新的可能性。”这项研究的发现对茶叶行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阐明氨基酸代谢的途径,本研究为开发具有更高水平的有益氨基酸的茶树,提高风味和营养价值铺平了道路。这些见解可以应用于育种计划和种植实践,以生产优质的茶叶品种。此外,了解这些代谢过程可以帮助制定提高氮利用效率的策略,从而为更可持续和高产的茶叶种植做出贡献。

  • 原文来源: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24-6/20240621063956219.htm
相关报告
  • 《成都生物所在解淀粉芽孢杆菌提升茶叶品质、促进茶树硒吸收研究中获新进展》

    • 来源专题:生物育种
    • 编译者: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24-12-16
    •     硒是人类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在抗氧化防御、免疫系统和抗癌活性中发挥重要作用。全球约有5-11亿人口面临硒摄入不足的风险;我国有39-61%居民硒摄入量低于WHO推荐标准。作物中的硒是人类膳食硒的主要来源,因此农业硒生物强化是解决人体缺硒的典型策略。茶树(Camellia sinensis)是中国的重要作物,茶叶因其丰富的氨基酸和次级代谢产物而具有独特的口味和较高的健康价值。茶树是一种较为富硒的作物,因此富硒茶(硒含量:0.25–4 mg kg?1)是人类重要的补硒食品。硒还参与茶树氨基酸和次生代谢物的合成从而影响茶叶品质。植物促生细菌(PGPB)在提高土壤硒的有效性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并在农业硒生物强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A)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根际促生菌,其对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硒的影响及其机制仍不明确。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尹春英研究团队以茶树为植物材料开展控制实验,设置了4个处理:不施用硒肥和BA(对照组)、仅施用BA(BA)、仅施用硒肥(Se)以及BA与硒肥联合施用(BA+Se)。分别于春季和生长季采集样品,探究BA和硒肥对茶叶品质的影响以及BA对茶树硒吸收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表明:1)BA菌剂单独或与硒肥共同施加都促进了茶树的生长和茶叶品质(图1);2)与Se处理相比,BA+Se处理显著提高了茶树根和叶中的Se浓度以及茶苗全株的Se含量,分别提高了101.4%、34.5%和149.5%(图2);3)BA和Se处理对茶树根际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没有显著影响,但改变了细菌群落的组成(图3);4)对Se处理和BA+Se处理的根际土壤特性和细菌群落组成及功能的比较分析表明,BA+Se处理通过招募g_Sinomonas菌种和调节根际中Se还原酶的丰度,提高了土壤硒的有效性(图4)。本研究从根际细菌群落的视角揭示了PGPB促进作物硒生物强化机制;证实了BA在促进茶树生长、提高茶叶品质和硒生物强化方面的应用潜力。     上述研究结果分别以“Both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and Selenite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mproved Spring Tea Quality and Selenium Content”和“Combined application of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and sodium selenite promotes tea seedling growth and selenium uptake by regulating the rhizosphere bacterial community”为题发表在Journal of Soil Science and Plant Nutrition和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期刊。博士生李柳为论文第一作者,尹春英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联合资助。
  • 《氨基酸产品分类导则》

    • 来源专题:生物科技领域知识集成服务
    • 编译者:陈方
    • 发布时间:2019-05-09
    • 【英文标准名称】 Guideline for amino acid products classification 【中文标准名称】 氨基酸产品分类导则 【标准号】 GB/T 32687-2016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16-06-14 【实施日期】 2017-01-01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起草单位】 无锡晶海氨基酸有限公司;天津科技大学;武汉远大弘元股份有限公司;梅花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安溪茶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阜丰集团有限公司;菱花集团有限公司;河南莲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鲁洲生物科技(山东)有限公司;福建省麦丹生物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建阳武 【起草人】 李晓燕;陈宁;宁健飞;侯一鸣;张文文;何君;李德衡;杨玉岭;韩洪军;王健;赵玉斌;林宜云;胡建明;高润香;谢力昌;白钢;张成林;王先兵;孙晶;王灵云;王福才 【标准技术委员会】 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64) 【中国标准分类号】 X69 【国际标准分类号】 67_180_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