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引领作用日益凸显,给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已经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信息化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2021年10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数字人才队伍持续壮大,数字惠民便民取得新进展,全社会关注并参与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的氛围愈发浓厚。落实《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关于“定期开展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监测调查和评估评价,编制发布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水平报告”的部署安排,为了解我国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现状,找准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构建精准施策的数据支撑,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用、以评促强,中央网信办会同中国科协等组织开展了首次全国范围的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水平调查。此次调查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18-69周岁成年公民(以下简称成年人)和12-17周岁未成年公民(以下简称未成年人),共回收样本288万份,其中有效样本272万份。调查确立立足国情、国际可比、面向未来的指导原则,以数字认知、数字技能和数字思维为主要能力测度方向,结合受访者数字活动参与行为考察,编制形成本报告。本报告从我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的总体情况、地区情况、群体情况等进行分析,并描述了区域、城乡、年龄、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以期为社会各界深化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实践和研究提供借鉴参考。主要调查结果:我国六成以上公民具备初级及以上数字素养与技能。数字素养与技能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态势相符。城乡居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水平协同提升。各年龄段人群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受教育程度是影响数字素养与技能的关键因素。我国劳动者适应数字时代职业发展需要的能力逐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