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ways研发出最新金属3D打印技术——快速增材锻造》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姜山
  • 发布时间:2017-07-25
  • 法国3D打印机制造商Prodways是GroupeGorgé旗下一家非常成功的子公司。今年5月,Prodways在欧洲证券交易所上市。最近,该公司宣布即将展示其最新的金属3D打印技术——快速增材锻造(RapidAdditiveForging)。该技术可打印大型钛零件,可能会对航空航天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Prodways已经为其新的RAF技术提交了专利申请。该技术是与GroupeGorgé的另一家子公司CommercyRobotique合作开发的。CommercyRobotique专门从事机器人焊接,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

    Prodways为其新RAF工艺开发的3D打印机利用一个机器人,机器人配备有一个头来将熔融金属沉积到一个惰性气体环境中。该工艺采用一种独特的金属沉积技术,重点关注工艺重复性和冶金质量,并且几小时就能3D打印好一个零件。打印机会快速制造好钛坯,其几何结构与最终部件相似。随后,钛坯会被精加工。

    Prodways已经在不同的金属上测试了RAF工艺,但会特别用它来3D打印钛。多家航空领域的公司认为Prodways的新RAF技术可应用于目前飞机上使用的近50%的钛零件,这样能节省高达50%的零件生产成本。

    对用RAF工艺打印的不同零件进行的第一次冶金测试表明,与典型的金属3D打印工艺,如激光或电子束烧结相比,RAF工艺能实现更大的机械阻力和更高的无孔隙率。

    Prodways的第三代原型机能打印尺寸超过70厘米的零件,目前该公司正在开发下一个版本,最大可打印2米的零件。Prodways表示,他们的新工艺已经引起了几家顶尖工业集团的关注。随着技术的开发,他们也将提供定期更新。 .

相关报告
  • 《美国研发新型3D打印工艺》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09-11
    • 增材制造或称3D打印会采用数字化制造工艺,生产既轻又坚固的部件,而且无需采用特殊模具进行生产。在过去十年间,3D打印以每年超20%的增长率快速增长,用金属和工程聚合物打印出飞机部件、汽车部件、医疗和牙科植入物等各种部件。其中,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是最常用的制造工艺之一,可以利用激光将微米大小的材料粉末打印出部件:激光将颗粒加热至一定的温度,再熔合成固体。 据外媒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创新(机械工程)系James和Sally Scapa教授Hod Lipson表示:“增材制造是经济恢复的关键,但问题是,SLS技术一次只能打印一种材料:整个部件都由一种粉末制成。那么,有多少产品是仅由一种材料制成的呢?这一点限制了该工艺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挑战,Lipson与其手下的博士生John Whitehead利用在机器人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研发了一种新方法以克服SLS技术的局限性。通过将激光倒置,让其指向上方,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方法,让SLS技术可以同时使用多种材料生产部件。 一般而言,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技术会采用一个指向下方加热打印床的激光,将材料颗粒熔合在一起。一个固体打印物就是由下至上打印而成的,打印机上均匀地放一层粉末,并利用激光选择性地熔合这一层粉末中的一些材料。然后,打印机在第一层上沉积第二层粉末,激光将新材料熔合到前一层的材料上,持续这一过程直到完成部件。 如果在打印时只采用一种材料,SLS工艺会效果很好。但是在单次打印中采用多种材料极具挑战性,因为一旦粉末层沉积在打印床上,就不能被移开,或者被另一种粉末取代。 此外,在标准的打印机中,因为每一层放置的材料都是一样的,未熔合在一起的材料会让人看不清正在打印的物体,直到打印循环结束移开完成打印的部件才能看到。这也意味着,在打印完成之前,并不一定能够发现打印失败了,从而会浪费时间和金钱。 研究人员决定找到一种完全不需要粉末打印床的方法。他们设置了多个透明的玻璃板,在每个板上都涂有一层薄薄的不同类型的塑料粉末。然后,将一个打印平台放在其中一种粉末表面上方,引导一束激光从底面向上穿过底部。该工艺根据虚拟蓝图,可以选择性地将打印平台上的一些粉末以预先编程好的模式烧结。然后,该平台被熔融材料抬高,移到另一个涂有不同粉末的平板上,再重复这一过程。整个工艺可以让不同的材料要么合并成一层,要么堆叠在一起。与此同时,旧的、用过的平板又不断被填满粉末。 研究人员展示了其打印的产品原型,用平均层高43.6微米的热塑性聚氨酯(TPU)粉末打造了一个50层厚、2.18毫米的样品,还用平均层高71微米的多材料尼龙和TPU打印出部件。此类部件既证明了该工艺的可行性,也证明了在烧结过程中通过向悬挂部件挤压平板,可以打造出更坚固、更致密的材料。 现在,研究人员还在利用金属粉末和树脂进行实验,以便直接制成比用SLS系统制成的种类更多的机械、电气和化学部件。
  • 《赢创开发出3D打印柔性塑料》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8-09-03
    •   近日,赢创开发出全球第一种用于3D打印的基于聚醚嵌段酰胺(PEBA)的柔性塑料材料。这种高性能粉末以其高弹性和高强度而出众,适用于各种基于粉末的3D打印技术。   据了解,由新的PEBA粉末制成的3D打印部件,可以在-40℃~90℃较宽的温度范围内表现出高度的柔韧性、优异的耐化学性和卓越的耐久性。这种粉末还完美地适用于制造功能性的三维高技术塑料部件,包括原型和批量生产的产品。   赢创工程产品线负责人Thomas Gro?e-Puppendahl说:“我们的PEBA材料适用于各种基于粉末的3D打印技术,如激光烧结、高速烧结或黏合剂喷射。赢创与面向金属和聚合物的工业化3D打印的领先技术提供商EOS展开了集约化的开发合作。这种柔性的合成粉末优化了EOS的激光烧结系统,并已成功地被纳入到EOS这家多重服务提供商的材料组合中。”   EOS公司聚合物高级产品经理Fabian Stoever表示:“柔性聚合物材料大大拓宽了对增材制造的选择,因为它们使我们在有吸引力的市场实现新的高要求的应用。此外,材料的多样性不仅使我们能够生产个性化的高科技功能部件,还能够利用整个材料范围开发更复杂的3D概念。”